打印文章 ] [   ]
“十一五”规划需参考新GDP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12 月30 日 | 文章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前不久,国家统计局表示,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初步测算,我国2004年GDP现价总量为15.9878万亿元,比去年年报核算数增多2.3万亿元,增幅达16.8%。消息传出,国内外的经济学界和舆论界反响强烈。

人们最初的反应是,重新测算的GDP表明,中国已成为全球第六大经济实体。这说明,中国的国力比人们想像的要强大。然而在经过几天的冷静思考之后,人们意识到这次GDP数据的调整,有许多重要的问题需要重新认识。

首先需要认识的是,我们以往的统计数字是否过于“失真”?毕竟,GDP总量增加2.3万亿元,增加幅度达到16.80%,绝不是一个小数目。其中仅第三产业就增加了2.13万亿元,占新增加值的93%,更说明过去对第三产业的统计是多么的不准确。统计数字是对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基本描述,是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来不得半点马虎。这次的数据调整,既让我们看到了以往工作的不足,也看到了这次经济普查是何等重要。

其次,即使是这次的普查结果,也有不尽详尽之处。比如,第一产业不在这次普查范围之内,具体数字如何,有待即将于明年开始的全国农业普查去印证。再比如,第二、第三产业中一些小规模经营活动,一些“灰色经济”并没有进入普查范围,其“底细”如何?所占比重有多少?会不会对GDP总量造成“失真”?这都需要清醒认识。

最为重要的是,正在制定中的“十一五”规划的基本依据之一,是此前的统计数字。在新的规划草案中,上至2006年或今后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下至产业、行业的结构调整,甚至具体到教育、卫生投资占GDP比重,等等,无不以原有的统计数字为参照坐标。在“家底”已经进一步摸清的情况下,在GDP总量数据已经有了重大调整之后,假如新的发展规划不做相应的调整,而仍以原有数据为依据,那么,新的规划也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失真”现象,预定目标可能出现无法预计的偏差,投资、税收、财政支出、就业安排、宏观调控等决策可能因为最初的“差之毫厘”而导致“失之千里”。事关重大,必须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所幸的是,距离明年召开两会正式审议通过“十一五”规划还有一段时间。我们期盼着有关方面因势利导、去伪存真,拿出一份经过认真修订的、更加真实反映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有据可依的规划方案,为今后5年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指明方向。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