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孙明非解读十一五时期十大关键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12 月30 日 | 文章来源:《小康》杂志

十六届五中全会及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什么是关键时期?关键时期存在哪些关键问题?

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关键一:积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只有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明显改变落后面貌,才能盘活国民经济的全局,实现长期持续的发展,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

“十一五”时期,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努力改变农村和西部地区的落后局面,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积极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新渠道,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按功能区划分,来界定不同地区经济开发程度,并把各区域之间的良性互动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重点内容,努力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机制。

关键二: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格局难以持续,出路就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展望未来,如果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可以转变过来,发展就可以持续;如果再转变不过来,将严重制约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十一五”时期,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三: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我国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和宏观经济运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产品技术水平低、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等现状是羁绊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主要障碍之一。

“十一五”时期,要不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制造业,特别是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要采取切实措施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提高服务业比重,增强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关键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但一些产业的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大量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科研开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环节,也是我国迈向小康社会软肋。

“十一五”时期,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力争取得重大突破。要大力推进集成创新,促进重要产业跨越发展,努力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形成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关键五: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深化改革要解决一些长期积累的“老大难”问题,而行政管理体制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所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关键点,是完善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制保障的支撑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小康社会的突破点。

“十一五”时期,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在继续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做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继续改革政府管理方式,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健全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度。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六: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是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方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客观要求。

“十一五”时期,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加大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的力度,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要深化垄断行业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加强和改善服务与监管,鼓励、引导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通过深化企业改革,真正使各类市场主体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的要求决定企业的经营行为。

关键七:加快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财政体制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核心,处理好各级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形成上下左右协调的利益机制,关键在于完善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和生命力,关键在于不断完善金融体制。

“十一五”时期,要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调整和规范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间的收支关系,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继续完善税收体制,逐步统一各类企业所得税,形成规范的企业税制,扩大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试点范围,促进企业技术进步,调整和完善资源税,推动资源节约。要加快国有金融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健全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八: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十一五”时期,必须下更大的气力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切实改变社会事业薄弱的状况,推动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要继续实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优化调整教育结构,深化

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全面普及义务教育,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公共卫生责任,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点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强疾病预防、医疗救治服务。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关键九: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当前,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社会保障和其他社会援助体系覆盖面小、收入差距有所扩大,社会公平的问题已十分突出。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不仅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也会动摇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更会威胁到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十一五”时期,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在充分发挥市场引导就业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增加社会保障资金,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稳步提高统筹层次,逐步提高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更注重社会公平,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政策,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关键十:建立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管理体系

我国社会体制和管理体系不健全、社会管理主体越位与缺位并存的情况,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良性协调发展的需要,成为建设小康社会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时期,要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管理格局。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不断增强社会和谐的基础。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完善社会纠纷调处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有效缓解和疏导矛盾。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机制,增强处理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的能力。更加注重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 孙明非)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