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十一五”开局 用住房和汽车领域扩大消费破题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12 月29 日 | 文章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是“十一五”开局之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引起的连锁反应不仅仅表现在增加农民收入和调整居民收入分配结构上,更表现在住房和汽车这两大热点领域的突破上。扩大住房和汽车消费,就要大幅度放宽按揭贷款条件,同时加大对廉租屋的投资力度。

“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几乎所有专家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都将此看作是2006年最重要的任务。

就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有效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国际先驱导报》对国家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建进行了专访。

新农村运动缓不济急

《国际先驱导报》问:在提“扩大消费”的同时,您同时提到“生产过剩”,二者是什么关系?

王建答:这是保证合理供给需求比例的一对概念,扩大消费是调整生产过剩的一个手段。

我认为一场全面的生产过剩危机是难以避免的。从理论上说,生产过剩危机的发生机制是收入分配关系被扭曲,由于收入向少数人集中,导致社会的储蓄和投资倾向高而消费倾向低,由此放大了生产规模却缩小了消费,这种生产与消费的不对称到达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生产过剩危机。从实际情况看,中国今年前9个月固定资产投资相对于GDP的比重已经上升到53.6%,银行存差已经达到8.9万亿人民币,其中今年以来新形成的存差就高达2.6万亿元,比年初增长了40%,而2003年存差的增长幅度是22%,2004年是29%,说明收入集中与储蓄过剩的情况自今年以来更加严重。如此,则未来生产与消费不对称的情况也会更加严重。

问:大家也在提各种各样的建议,诸如增加农民收入等等,来扩大消费。

答:有人寄希望于即将兴起的中国“新农村运动”,把拓展农村消费空间作为防止生产过剩的重要手段,也有人把调整居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大多数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比重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应该说这些事情都很重要,都应该做,也早晚得做,但是这些政策措施在对付即将到来的过剩危机中却可能是无效的。

由于过剩主要发生在与住宅和汽车相关度最高的几个产业领域,例如从主要的过剩生产能力看,到2007年至2010年间,钢可能过剩2亿~3亿吨,汽车可能过剩1000万台。增加农村居民和城市普通居民的消费能力,可能把如此巨大的过剩能力吸纳掉吗?

现在有关部门正在制定消费品(例如家电产品)下乡的方案,但是每台电冰箱和洗衣机耗用的金属材料只有几十公斤,而一台汽车要耗用一吨,一套100平米的住宅要消耗3吨钢材,即使把农村居民主要家用电器每百户拥有率提高到目前城市居民的水平(电冰箱从25%提升到95%,洗衣机从目前的7.7%提升到95%),所耗用的金属材料也只有不到1500万吨,只相当于500万套住宅的水平。如此,相对于数亿吨的钢铁产能过剩,只能是杯水车薪。

此外,调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与搞好新农村运动,都需要很长时间,但是出现显著生产过剩却是未来一两年的事,缓不济急。

“零”首付值得考虑

问:那具体说来,扩大消费应该从哪方面入手?

答:从目前情况看,要靠扩大按揭贷款规模,增加住宅与汽车消费。

中国目前有超过70%的城市居民拥有独立住房,但这些住房大部分是“房改房”,在户型、位置、面积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因此发展城市住宅建设仍有巨大空间。由于收入差距的影响,目前大部分城市居民还没有购买住房的能力,为了对付过剩矛盾,启动住房需求,就得大幅度放宽按揭贷款条件。

根据2004年的统计数据,目前在中国城市就业人口中,已经大约有20%的人月收入在3000元的水平,如果把住宅按揭贷款年限从目前的20年延长到30年,并且大幅度降低首付比例,甚至在特定时期内也允许“零”首付,就可能吸引超过2500万个城市家庭进入购房市场。对汽车消费也应当采取类似政策,这样就可以保持住汽车和房地产等产业对钢铁、水泥等过剩产品的吸纳能力。

靠“廉租屋”带动投资

问:目前中国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已经相对饱和,投资应该偏重于什么方面?

答:要靠“廉租屋”投资带动投资的增长。投资占了近年来需求增长的60%,保持一定的投资增长速度,是保持“十一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前提条件。但是不能再继续加大对已经过剩产业领域的投资,否则就是饮鸩止渴,使今后的过剩矛盾更严重。

从发达国家看,在城市人口中都是有50%居住政府的廉租屋,如果中国到2030年有12亿城市人口,其中一半住廉租屋,按人均25平米计算,就需要150亿平米,如果每平米投资3000元,未来25年就需要近50万亿元的投资,那么在“十一五”期间投资5万亿~10万亿元廉租屋,就很正常,更重要的是“该投的投了”,就能在正常条件下保持住投资的增长率。(张皓雯)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