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政协常委建言“十一五”规划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10 月18 日 | 文章来源:人民网

政协十届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于10月13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讨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15日上午举行的全体会议上,16位常委、委员作了大会发言,对“十一五”规划制定和实施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农业、农民、农村

索丽生:建设新型农村促进城乡和谐

农民、农业和农村,自古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命脉所系,至今犹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符合深化改革的现实要求,符合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中央政府免除农业税之后更为全面和长远的战略举措。民盟中央认为,抓住机遇,整体建设新农村,正逢其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根本之策。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像重视城市发展一样重视农村发展,建立新的管理机制

二、认真研究落实农村公共服务项目,提供优质服务产品

三、切实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四、加快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五、注意总结现有新型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厉以宁:提高农民收入和城乡协调发展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中所遇到的困难:

一是农民收入低、底子薄,为了增加收入,经常滥开垦,滥砍伐,滥采石采矿挖沙,过度放牧等。此外,为了增加收入,农民往往过多地使用农药,使用化肥,农药和化肥的过多使用都使环境受到损害。二是单个农民力量薄弱,即使他们懂得有必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例如饮水缺乏,灌溉用水供应不足,新技术在农业中的推广以及植物病虫害和畜禽传染病的消除等等,都不是单户农民力量所能及的。因此,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途径,第一,要增加政府对农业的投入;

第二,依靠农民集体的力量;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文化技术水平,使他们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过程中逐渐富裕起来,而在富裕以后更加珍惜土地资源、水利资源、牧草树木资源,更加注意环境的保护,以进一步增加收入。

当前,为了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城乡协调发展,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应当有较大幅度增加。这些投入主要用于四个方面,一是用于良种基地的建设;二是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三是用于农业技术推广;四是用于农民的技术培训。只要政府投入增加,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速度一定可以加快。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

关于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的若干建议

资源匮乏与浪费并存是世界通病,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球共同追求、且远远尚未实现的目标。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同样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资源供应的挑战。把实施节约资源基本国策作为“十一五”规划中的重要指导原则,足见中央政府对节约资源的重视程度和决心。但是,我们面临实施上的困难是系统性的,必须全面改革和采取综合配套措施,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1.加强政府职责,注重能源战略研究和政策的正确引导

2.消除节约资源的制度性障碍,完善节约型社会的制度安排

一是改革现行的资源产权管理制度。必须提高国家的资源使用收费,完善资源初始产权分配、使用权交易制度,建立资源开发的后转移支付制度等。

二是使资源价格反映资源的稀缺性、供求关系。目前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基本处于低价或无价状态,不能反映其真实成本,低价的直接后果是无法激励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行为,因此,不改变这种状态,资源节约就可能落空。

三是建立行业的资源环境绩效标准。所谓资源环境绩效可以用单位GDP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进行衡量。由于行业、区域差异,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不同标准,特别是优先考虑重点行业的能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绩效标准的制定。

四是提高重点资源能源密集型行业的市场准入标准。应根据资源、环境的要求,制定不同地区的更加严格的行业和产品市场准入标准。

3.通过发展模式选择和结构转变实现整体性的节约

4.重新定位循环经济

5.制定具体计划和措施,大力开展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

 

对“十一五”人口问题的几点看法

人口问题在我国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人口再生产是个缓慢过程,人口问题的暴露及解决往往都要经过几十年。比如,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直到今天人口数量才逐渐趋于稳定。因此在制定人口政策时要有相当的超前性和预见性,执行政策时要有稳定性。另外,人口再生产涉及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人口问题不仅对当代,而且对下几代人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应当从全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从战略上制定我国的人口政策。为此建议:

1.应当尽快确定我国人口的总规模。如果希望我国人口稳定在15亿,那么不久就应当考虑修改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确定人口规模必须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持人口、资源、环境平衡、保障国防安全等方面综合慎重地考虑。我建议我国最终人口规模以5—8亿为好。

2.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还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增加。现在群众生育意愿比较高,60%以上夫妇希望生二胎,但如果我国人口规模要控制在5—8亿,实现这一目标至少还需要200年时间。因此,还必须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增加。

3.解决人口问题既要治标也要治本。为了纠正出生性别比失衡,在出台法规禁止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性中期引产的同时,还应该在“十一五”期间大力推行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及少生快富的试点工作,并形成长效机制。近来,关于强制婚检的争论很大,建议用生育前免费体检代替强制婚检。

4.国家应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多做一些工作。现在我国一些地区的新生儿畸形率特别高,比如山西的婴儿出生缺陷率居世界之最。这固然与多种因素有关,但有些出生缺陷是可以预防的。例如注射风疹疫苗可预防先天性心脏病,加碘、补充叶酸可以减少呆小症、神经管畸型。这些工作花钱不多,但意义重大,建议在“十一五”期间把这些工作抓紧切实做好。

5.要加强对人口问题的研究。我们在人口问题某些方面经验不多。例如在经济尚不发达,养老系统尚未覆盖广大农民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庞大的老年人口安度晚年?怎样能使数量巨大的农民有序地转变成城镇居民?又比如,如何更有效地防止性病和艾滋病蔓延?如何限制有权、有钱人的超生问题等等,都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措施。为此政府必须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综合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政协在这方面也可以积极发挥作用。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经济增长方式

进一步明确有关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针政策的建议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它行业和领域”。国务院非公经济36条进一步要求,“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允许非公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公用事业及基础设施领域、社会事业领域、金融服务领域和国防科技工业领域;还特别提出,“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也允许国内非公有资本进入,并放宽股权比例限制等方面的条件”。目前,有关部门已经或正在制定相关落实措施,社会各方面都在盼望这些政策能够真正得到贯彻执行。

但是,也必须指出,从近期的某些现象看,在一些部门实际工作中,或是基于传统习惯,或是基于某些思想顾虑,仍对非公经济的合法进入持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间接的限制,有的做法甚至比过去还有某种倒退。针对这类现象,社会上有人评价说,现在不是“国退民进”,反而在某些垄断领域里是“国退洋进”,在某些利润丰厚的竞争性行业里是“民退国进”。这种评价不一定正确,但它反映了社会上对中央非公经济方针政策的真正落实存在某种担心。有鉴于此,我们建议,在制定“十一五”规划纲要和有关专项规划时,必须充分体现中央关于“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的政策要求,真正做到“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对非公有制企业与其它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

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创新步伐推动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十年前,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我们就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但直到今天,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是粗放型的。特别是在近年新一轮的经济扩张中,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瓶颈约束日益加剧,已经严重危害到经济的安全和健康运行。我们认为,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不完善,体制创新没有取得根本突破。

“十一五”期间,如果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将难以实现。为此建议:

(一)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二)建立科学的核算体系和环境治理激励机制、监管体系。应积极探索科学衡量社会发展的核算方法。

(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

(四)大力推进市场主体改革,奠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微观基础。

(五)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

(六)实行节约优先政策,加大节约宣传力度,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

关键词:知识产权、自主创新

关于制定国家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的几点建议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建议中提出,把增强资助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这说明自主创新知识产权是我国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已正式启动国家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的制定工作,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正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在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经过调研并与有关部门座谈,我们认为,我国自主创新知识产权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知识产权制度的定为不够准确,知识产权立法不够完善,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等问题。

加快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提高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基础在企业。为了在“十一五”规划中更好落实“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议精神,我们认为特别要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调整企业技术进步的政策,控制重复引进,鼓励企业加强自主技术创新。我国企业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以2000年为例,我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引进经费为2454亿元,而消化吸收经费仅为182亿元;而日本、韩国引进同等技术的消化吸收费用要百倍于我。因此建议国家通过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特别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政府带头更多地购买使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国产品,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制止重复引进,鼓励企业采用自主技术设备。

二是为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仅为0.78%,而发达国家则为5%以上。我国企业研发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与发达国家差距也很大。因此建议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激励与约束机制,在制定并完善企业财政、税收和金额等政策时,要重视和鼓励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提高研发人员在职工总数中的比重,提高自主技术和品牌产品的效益在企业总效益中的比重。对于部分地区、行业和企业甚至可以设置一些关于上述要求的最低门槛作为约束。在工程技术与学术职称评定和职务聘任中强化对发明专利的要求。此外,国家要在政策上进一步鼓励高校毕业生踊跃进入企业就业。

三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主技术创新体系。建议国家采取多方面举措,鼓励企业为生产自主技术或高新技术产品而进行风险投资。改变目前行业共性、基础性和战略性技术研发弱化的现状,支持各种行业共性、基础性和战略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改变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科技成果转化难的现状,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金额支持体系,加强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建设,为企业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社会服务环境。

相 关 新 闻
· “十一五”解读:房地产健康是十一五的关键
· 上海正按五中全会精神制定上海十一五规划
· “十一五”扶贫重点做6工作 解决温饱成目标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实现十一五发展新跨越
· 十一五期间扶贫重点做6工作 解决温饱成扶贫目标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