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建立扶贫的长效机制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2 月8 日 | 文章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春节到了。城乡困难群众能否过一个欢乐、详和的春节,牵动着中央领导人和各地党委政府负责人的心。年前,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倡导,中央领导和各级党政军干部踊跃参加的“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活动,在海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

新一届领导集体“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透过这些亲民、爱民的行动得到了具体的体现。中央及各地政府在春节前夕作出的一些针对性的、补充性的济困安排,对暂时解除困难职工的燃眉之急也是有效的。但人们更加期待的,则是如何建立扶贫济困的长效机制。这也是现实摆在各级为政者面前的一道重要命题。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已经获得了显著的提升。然而,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仍是基本国情。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仍有一部分群众没有解决温饱,处于贫困状态。而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不可避免地要对原有的利益格局进行新的调整。在这种调整中,一部分群众的利益受损,尤其是国有企业改组改制,导致了一批职工下岗失业,一些下岗困难职工及其家庭也进入了贫困之列。另有一些城乡孤寡老人的生活也有困难。让这些人过上温饱生活,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既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社会各界所应共担的道义责任。

应该看到的是,党和政府从法律法规建设、政策制定等制度安排上推动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在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经常化方面取得公认的进展:一是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主要是面向城市困难的群体,面向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和他们的家属。为了这项制度的实施,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各地实施这项制度给予补助,起了主要的支撑作用。二是农村五保户的救助工作。全国五保对象有570多万人,现在已经纳入到五保供养的有320多万人。五保供养制度到今年已经实施50年了。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农村五保条例》,2006年1月份,对这个条例又进行了修订和新的颁布。修订后的《农村五保条例》有一个重大的制度性转变,就是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从农村集体供养转为财政供养,这也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它的主要意义就是把五保供养对象的吃、住、穿、衣、葬和未成年人教育的保障,纳入到了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三是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和农村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制度安排。全国已经有700多万农村人口纳入到了低保制度,还有1204万人纳入到了经常性的定期、定量救助制度中。四是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尽管开展时间不长,已经有相当数量求医治病的困难群众受益。五是民政部门与教育、司法、建设等有关部门通力合作,积极开展教育、医疗、住房和北方地区供暖等多方面的专项救助。纳入到经常性的社会救助范围的对象超过了5000万。

我国以政府为主体的扶贫济困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具体国情决定了现在的社会救助网络只是广覆盖、低水平的。而衡诸世界,无论多么发达的国家,也不可能由国家统揽解决贫困人口的所有问题。而动员社会力量,培育和发展公益性的民间组织,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来引导社会力量的扶贫济困,是世界通行的做法,也是建立社会救助长效机制的重要一环。在这方面,我国近年也开始了一些具体的行动。

为了鼓励慈善事业和社会捐助活动的更好开展,在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公益事业捐赠法》和国务院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条例》、《个人所得税条例》中,都有一些对捐助予以税收减免和抵扣的优惠政策,鼓励有爱心的人士和企事业单位,来参与社会救助的公益活动。每年10月开展全国“捐助月”活动,并且在全国城乡建立的32000多个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站点,4000多个慈善超市和爱心超市,也方便了社会捐助的开展。这类社会互助活动,正在形成较大规模和数额的捐赠效果,也增强了困难群众受益的效果。为了更好地整合社会资源,引导社会救助活动的有序展开,相关职能部门将依托互联网搭建社会救助信息平台列入工作日程。而在“十一五”期间大力推进农村敬老院的建设,还需要扩大农村敬老院建设的资源和能力,加快改造建设步伐,为五保老人提供更好的集中供养条件。除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资助和建设安排,也需要有能力的各界人士给予支持。

建立扶贫济困的长效机制,需要有规范化的制度,包括操作规程,真正做到公开运行,阳光操作。不可否认,在一些临时性救灾和长期性的社会救助活动中,确也存在少数虚报冒领、搭车收费、优亲厚友等现象。对于这类亵渎社会善意、截留“救命钱”的人,主管部门应予以严厉制裁,使为困难群众造福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不被玷污、不被侵害。同时,更要通过制度的完善和操作规程的完善,操作程序和环节的进一步严密监管来堵塞漏洞。(鄂杨)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