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时代“中国功夫”尚待苦练 芯片技术是关键

随着3G时代的临近,就像PC时代芯片对整个产业的巨大拉动作用一样,数字多媒体芯片也将成为3G时代新通讯产业的强大引擎。

然而,这个新时代是属于全球的,对于各国企业来说,机会也是均等的。业界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企业要想真正在全球3G时代打上牢牢的中国印记,还需要真正招牌式的、硬的“中国功夫”。

3G世界的“中国印象”

关键技术是进入3G时代的钥匙,也是我国企业进入“全球俱乐部”的通行证。近年来我国企业在此领域的举动,已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在一些3G关键技术的国际组织中,已开始出现我国厂商的名字:“华为”是CPRI(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的创建者,“中兴”是2003年OBSAI(开放基站架构)会议的承办者,而“中星微”则作为惟一的中国厂商加入了MIPI(移动设备处理器内部接口联盟)。

上世纪90年代是全球IT产业的高速发展时期,全球IC(集成电路)芯片产业格局已于90年代末初具雏形。在这一IT黄金时期,我国也紧跟潮流,尽管企业的“质量”参差不齐,但也终归兴起了数量不少的大大小小的IT企业。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我国IT企业的出生、发育和成长,为我国今后参与全球性的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竞争,提供了基本前提。

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我国芯片市场表现出的“中国速度”吸引了世界的眼球。相对于全球芯片市场不到7%的增长速度,我国市场却保持了30%的高增长率。更让国内业界人士兴奋的是,虽然目前尚不能确切地进行数字比例换算,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30%的增长率中,除了国外厂商的贡献之外,国内厂商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这个“中国速度”开始越来越多地依靠中国企业自己的“腿”跑出来。

在前不久结束的2004年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指出,2004年信息技术创新取得了重大进展,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中国芯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是我国近年来高度重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是政府引导、市场环境推动以及企业自主创新几方面共同合力下的可喜成绩。

我国企业的种种举动,显然已给世界留下了初步印象。西方有业内人士认为,正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中国某些企业,已进入了全球移动通信领域的“第一梯队”,正在为全球3G多媒体平台标准的建立发挥作用。

“中国动作”还仅仅是“花拳绣腿”

尽管我国的一些企业开始在全球3G时代里频频露面,但业界有分析人士指出,我国一些企业的某些“动作”还仅仅是“花拳绣腿”,真正招牌式的、硬的“中国功夫”还比较少见。我国企业要想真正在全球3G时代牢牢打上中国印记,还有些路要走。

专家介绍说,在上世纪90年代,世界IT产业列车处于高速行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兴的企业普遍缺乏支柱性产业的引导。尤其是科研活动水平较低,缺乏科技含量高的原始性创新,这就难以掌握核心技术,无法形成跨越式的发展。还是以芯片市场为例,虽然去年我国芯片市场的表现极为抢眼,但我们同时也还看到,在高端产品市场,由于历史和技术的原因,我国还主要依靠进口。

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变化,标准和知识产权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导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努力把市场潜力和技术研发结合起来,加强重点领域的研发和技术创新,在比较优势领域不断增加知识产权的拥有量,这似乎成了我国企业冲击世界3G时代的惟一可选之路。

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在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也说,提高技术和业务创新能力是实现信息产业做大做强的中心环节。要下更大力气,采取更有效措施,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资”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要大力实施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

在我国,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成为信息产业发展方向。只有自主创新的、掌握核心技术的民族企业才能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与此同时,需要政府采取措施,实施具有前瞻性的人才政策,给企业一个实现自主创新的良性发展平台,借助这个平台与成熟的市场环境,我国才会持续涌现出一批真正能在3G时代里呼风唤雨的典范企业,这也是我国企业在3G时代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数字多媒体芯片是中国企业的机会

芯片专家邓中翰博士说:“相对于通用CPU芯片、存储器芯片领域,世界数字多媒体芯片产业还处于群雄混战的局面,这也正是我国企业的机会。”

而为了寻找一个既适合我国现在科技水平和生产能力,又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领域,信息产业部有关领导早在1998年就开始踏上赴美考察之路,他们跟有关专家深入分析了几个已经在IT业颇有建树的亚洲国家和地区成功的原因,并达成共识:我国要想在国际IT产业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必须走差异化路线,避开与芯片大鳄的正面竞争,寻找有市场潜力的新项目。找到了这个突破口后,以研发数字多媒体芯片为已任的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迅速组建成功。

去年底,我国第四届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共评出五个项目,拥有全部自有知识产权的“星光中国芯”位居榜首,它的研发和市场推广者就是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其实,早在2001年,这个公司的“星光一号”作为第一枚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门级超大规模数字多媒体芯片,就打入国际市场,成为第一枚走向世界的“中国芯”;2002年4月,“星光二号”问世,集声音和图像处理于一体,从PC领域进入了可视通信应用领域;紧接着,“星光三号”开发成功,集拍摄、二维及三维图形、智能图像处理于一体,从PC领域进入智能监控应用领域;2002年12月,“星光四号”又带领星光家族从PC领域进入了移动通信应用领域,为彩信手机、数码相机等许多应用提供整套解决方案,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厂商三星彩信手机的标准配制,同时被波导、联想等国产品牌大量采用;去年“星光五号”集前代所有产品的全部功能于一体,能够跨平台地在各种操作系统之上支持新一代PC多媒体输入标准,更完美地实现了与手机、移动存储和数码相机的有机结合。该芯片已被三星、飞利浦、惠普、富士通、联想等国际知名企业大批量采用,从而成为第一个大规模打入国际市场的“中国芯”。

业界人士认为,集成电路、关键元器件领域作为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基础,不仅关系到产业发展,而且关系我国科技、经济、国防实力,关系国家大局。“星光中国芯”的成功,正是国家在这些关键领域不断推动核心技术突破、实现企业自主创新的代表。

没有人怀疑,代表未来通讯技术的3G,将为我国芯片市场带来更加巨大的发展空间,而我国部分企业选择进军芯片市场,也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的全球3G时代。但专家同时提醒,包括数字多媒体芯片研发推广企业在内的我国IT企业,想要真正在全球3G时代走出一条星光大道,还要在先期保持技术领先的同时,策略地走上长期“市场领先”之路。这除了要求企业自身要有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外,还要有卓越的企业长期管理能力,因为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虽然企业创建和一两个先进产品的成功研发是我国的优势,但长期卓越的企业管理则是我国企业的“传统弱项”。

《经济参考报》2005年2月17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