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从香港大学面试题再谈高考作文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7 月13 日 | 文章来源:红网

今年各地的高考作文题一出来,就给我一个强烈的感觉,仿佛都是云里雾里,脚不落地,高蹈如鹤,脱俗如仙。我连连写了两篇文章,批评“高考作文十七题,内中无一忧民字”。随后,就有人与我商榷,说“高考作文少一点苍生情也无妨”,非要体现“忧民”,就像蒋介石当年让考生写“论反攻大陆”,未免太承重了。我还质疑,高考作文的这种写法,练完考完,怕这辈子再也用不上。有人拉出了苏格拉底,说他有一次跟学生探讨问题,一个人在旁边嚷嚷:你们谈的这些东西,有用吗?苏格拉底轻蔑地说,原来你是要有用,这里几个

硬币你拿去吧。当时,我不想争辩。我诧异的只是“内中无一忧民字”,并不是要再搞庸俗政治的那一套。至于学作文是否该像苏格拉底讲哲学,并不为学生的日后所用,怕是不值一辩的。

日前,见到了香港大学在内地招生的13个面试讨论题,让我着实地吃了一惊,“香港面试十三题,无一不含苍生情”,诸如:老人越来越多,会对这个社会产生什么影响?你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北京2008年举办奥运的利与弊?对婚前同居的看法?香港电影事业和唱片事业。香港电影为什么短期内会发展得如此繁荣?如果给你300亿,你如何改进中国状况?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比尔·盖茨从哈佛退学创建了微软,你认为中途退学对个人的成功好不好?有没有必要在上海建迪士尼乐园?在公共场合吸烟应不应该被罚款?为什么中国的电影不如好莱坞的?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你认为国际人才的要求是什么?如果你跟胡锦涛见面,你会跟他讲什么?(7月11日《新快报》)

特别有趣的是,记者实录了一些内地考生的发言。关于“老人越来越多”的问题,第一个考生说,这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发达国家应该援助不发达国家(殊不知,老龄化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第二个考生建议,应该让老年人再次学习,参加各种相宜的工作,用以减少老人的孤独感和寂寞感(老有所学固然需要,老有所养可能更为迫切);第三个考生赞同第二个考生的意见,以为这样对社会有贡献(怎么就没想到,要是老人真的老有所为,年轻人找工作岂不更难?再说,老有所为,本不该是年轻人对老年人的要求)……接下的发言越说越跑题,甚至扯到了计划生育。——要知道,内地考生训练的是“内中无一忧民字”的作文,他们是被老师要求看《读者》长大的一群人,有的是海阔天空、哲理兮兮、洋典旧事、浮词艳句……看看正在各类报刊上陆续面世的那些满分作文,就知道让现在的学生来回答香港大学的面试题,实在有几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滑稽。

好在香港大学“不在乎答案的正确与否,而是在乎学生如何表达他的答案”。所以,这事于考生无关,值得狐疑的是命题者。内地十七个省市的高考作文题,怎么偏就“内中无一忧民字”?香港大学十三个面试题,怎么偏就“无一不含苍生情”?可以肯定的是,这两种情况不可能同样地十分合理。香港和内地的命题者,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价值反差?这不能不发人深省。明明在强调国情教育、责任教育、公民教育,为什么就不能在高考作文中为国计民生留一席之地?沉重的学业负担使学生久困于课堂,与现实生活的直接接触已经十分有限;家长包办一切的厚爱,早使学生无从体会现实生活的艰辛;高考作文远离现实生活的导向,更使学生单靠歌星、球星和风花雪月就可以构建全部的精神世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这一点上倒实现了高度的一致。

好在公务员的申论考试,肯定事关国计民生;公务员的面试考试,也往往涉及国计民生。现在大学生偏又热衷于公务员考试,考了公务员才知道,当年的高考作文,不仅练坏了文风,还拔离了大地,屏蔽了视野,麻木了感觉,漠视了民生。更要命的是,对许多大学生来说,应付完了高考作文,大学四年差不多就没有作文的机会。等到需要时再捡回那块敲开过大学之门的破砖一看,它十分华美而万分虚软,已经什么门也砸不开了。为学生的一生负责,高考作文也该考虑换一根指挥棒了。

稿源:红网 作者:慕毅飞

更多精彩返回:中国网 资讯中心>>>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