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2005长三角区域发展:增速回落中的艰难调整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3 月29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节选)

一、2005年长三角经济整体滑坡

2005年前三个季度,在全国GDP增长速度同比回落0.1%的同时,长三角区域GDP增幅同比回落却达到了2.6个百分点,长三角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回落趋势。其中:苏州和宁波同比回落了2.5个百分点,南京同比回落3.1个百分点,而杭州和上海同比大幅回落3.6个百分点。从数据上看,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是,长三角区域越是大城市或主要城市,其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越是巨大。

从长三角经济增长减速的具体指标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制造业生产及其效益陷入“瓶颈”状态、吸收外资增势明显减弱、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慢。

2005年前三个季度,长三角16城市规模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446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1%,增幅同比回落7.7个百分点。反映微观经济运行趋势的企业景气指数也普遍走低。第三季度,长三角在主要的八大行业中,房地产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社会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和工业等七大行业景气指数比第一季度下降,特别是房地产业剧降76.5点,降幅最小的制造业也下降了7.3点。

2005年上半年,上海实现生产总值3930.64亿元,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3.3%。浙江省2005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也基本延续了上半年的颓势。前三个季度实现生产总值9016亿元,同比增长12.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了2.6个百分点,与上半年相差无几。江苏在整体上其经济增速在长三角地区算是最高了,但江苏的经济重要地区――苏南,在吸引外资、投资增长等经济指标上,与2004年相比也有明显的下降。

2005年前三个季度,长三角实现利润总额2073亿元,同比仅增长了3%,苏州地区工业利润增长22.8%,增幅回落达到20.6个百分点;无锡工业利润增长23.6%,增幅回落7.1个百分点;杭州工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略有下降;宁波工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5%,上海工业利润总额则同比下降14.6%。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实到金额20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7%,增幅同比回落12.2个百分点。其中,南京下降了9.2%,杭州下降了3.4%,绍兴下降了13.9%,台州下降6.5%,上海吸收合同外资增长16.4%,增幅同比提高了13.3个百分点,但实到外资投入仅增长4.9%,增幅同比回落14.1个百分点。

长三角地区外资流入的减缓趋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长三角经济增长的动力,特别是对长三角制造业及出口将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对长三角区域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由于外资进入减缓,长三角一改多年来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的局面,2005年前三个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5%,这个指标不仅同比回落了8%,并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2005年前三个季度,长三角区域过热的房地产业投资增速也由去年同期的35.3%下降到了20.8%,同样低于全国房地产业投资水平1.4个百分点。

二、对长三角发展减速原因解释的综述

在宏观调控背景下,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回落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对长三角经济增长减缓的原因及趋势众说纷纭。下面,我们把各种分析观点主要归纳综述如下。

1.认为长三角经济增速回落是一种理性回归

大部分观点认为长三角经济增速回落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长三角经过十多年的连续高速增长,对各方面因素条件产生了强烈的调整适应的内在要求。或者说,当前长三角区域的发展观念、发展框架和发展基础已无法容纳更高水平、更好效益和更持续的增长,必须进行深层次的调整完善,而目前的增长回落则是长三角区域全面调整的一种体现。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研究所所长顾为东博士是这样认为的:“经济增长一定会遵循波浪式前进的规则,高速增长中往往积累着巨大的风险,只有通过减速、调整,才能将风险充分释放,从而再进入下一个加速周期。”

大部分专家学者都认同的是,目前长三角正处在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发展方式转轨的关键时期,较为粗放的低端生产力逐渐调整转移,新的高端生产力正在集聚,但还未真正释放出其巨大的能量。因此,眼下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是一种“蝉蜕”中的“过程现象”。

从比较积极的方面来看待长三角经济增长回落的观点,更关注长三角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从指标上看,尽管长三角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它并没有让出全国“领跑者”的位置,长三角的发展仍跑在中国最前沿。2005年前三个季度,长三角区域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的比重仍然在进一步上升。其中,GDP占全国的比重达到22.7%,同比提升了0.6%;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达到35.8%,同比上升了0.8%;到位外资占全国的比重达到41%,同比提高了5.9%。只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贡献度的绝对值下降,占全国的比重同比下降了1.2个百分点。而这,恰恰证明长三角经济增长质量有所提高。并且,长三角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的结构在向更合理的方向调整。与投资放缓相对照的是,2005年前三个季度,长三角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了14.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5个百分点,总量占全国的比重提升了0.2个百分点。而且,零售额增速还高于GDP增速,这表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明显增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加了近1500元,增速达到14.1%,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投资与消费“一降一升”,意味着长三角曾经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在迎来转变的契机。这一格局的悄然变化,使得人们相信长三角目前的“减速”并非是经济运行的“滑坡”,而是正在步入一个“率先转轨”的过程,既是对以往的纠偏,也是意在未来的长远发展。

支持长三角经济增长质量上升的具体数据还有:2005年长三角地区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市场物价逐步回落,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好转。

财政收入。2005年第一至第三季度,长江三角洲地区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收支增长基本协调。16个城市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37亿元,同比增长23.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0.1%,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5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由于食品类价格涨幅逐步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月下降,物价形势趋于稳定。2005年第一至第三季度,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居民的消费价格总指数均值为101.6,物价上涨1.6%,比上年同期回落了2.6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2005年以来,长三角地区居民收入呈现稳步增加态势,16个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值达到1164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近1500元,增速均值达到14.1%。16个城市中除嘉兴外,增幅都在两位数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居民收入增加的同时,居民消费支出也在快速增加,2005年第一至第三季度,长三角地区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均值达到8225元,平均增长13.0%。

在长三角中心区域,一些地区已经开始酝酿不再把招商引资、GDP增长、财政收入水平等作为考核地方干部的最重要指标,取代它们的是社会和谐度、人民满意度、环境清洁度以及地方发展竞争力等指标。通过这样的转变,地方政府的职能才能真正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以经济环境建设为中心”。

更为重要的是,长三角作为一个区域经济体,开始真正从务实的角度进行区域经济的整合。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区域规划,长三角区域规划即将于2006年3月问世。同时,长三角16个城市之间已经开始对彼此间的竞争、合作与发展进行新的策略思考及整合。在2005年10月举行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峰会上传出信息显示,行政区划分割、城市间恶性竞争、产业同构、重复建设及区域污染等五大难题一直是困扰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最大障碍,但随着“长三角区域合作”概念和实践进程越来越深入,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变得不是那么“不可调和”了,长三角正在酝酿共同的应对之道。正因为有了区域合作背景下的共识,长三角的各种资源开始得到有效整合。目前,长三角区域在交通连接、旅游联动、生态环境治理协调、信息资源共享、人力资源流动等领域的合作正在逐步深入,向纵深拓展,有些已见明显成果。同时,长三角区域的统一产权市场已经形成,长三角科技创新的科研设备仪器共享平台已经开始运作,《长三角综合交通规划方案》也即将出台。

因此,长三角16个城市在区域合作背景下进行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区域经济协作,将为长三角未来的长期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一个新的、更为坚实的基础。

2.认为长三角经济增速回落是宏观调控和结构转型双重压力的结果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长三角经济放缓有其内在的客观原因,但如果没有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的严厉实施,长三角经济增长将不大可能出现目前的回落态势。如浙江省省长吕祖善认为,长三角经济增长放缓“既是宏观调控预期目标的必然反映,也是多年来结构性、素质性矛盾的必然显现”。他认为,当前的发展状况是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谓的内部因素,是长三角的工业制成品主要以中下游为主,在目前买方市场环境下,销售价格上升不易,而原材料价格迅速抬高之后,长三角大量的企业只好牺牲利润,但这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再生产和投资信心;所谓的外部因素,则与宏观调控、国际市场情况变化有关,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煤电油运紧张和资源的短缺。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区域经济专家、环境资源学院院长曾刚认为:现在上海经济增长的下滑,是在宏观调控与结构转型的双重压力下出现的。这几年上海经济的拉动主要靠投资,而投资的方向则主要是以房地产业、制造业为主的“土木钢铁经济”,事实证明这条路到了该‘转弯’的时候了,要转向现代服务业。曾刚分析指出:上海“三二一”的产业发展顺序战略曾一度动摇,2003年后经济增长又过于依赖房地产。所以宏观调控政策一出台,上海的发展就面临比较大的困难。同时,上海房地产业的过快发展,房价的飙升,导致商务成本大幅度上升,也在客观上造成了对上海制造业的“挤出”效应。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建文也认为:实际上,整个长三角GDP中附加值较低的制造业仍占了“半壁江山”以上,而金融、航运物流等附加值较高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则不尽如人意。从经济转型和长远发展看,现代服务业应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与上海所面临的产业转换和产业替代要求不同,江苏、浙江所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制造业如何加快产业升级。江苏省省长梁保华就这一问题日前明确提出:江苏工业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确保2005年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比重要超过25%。要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长三角区域各城市面对当前的态势,也有清醒的头脑和自己的策略。上海市强调:要在不十分有利的经济形势下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就必须学会“在游泳中换气”,即既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又要保持较大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力度。

3.认为长三角经济增速回落是资源消耗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结果

这种观点认为,从表面上看,长三角区域经济增幅回落是宏观调控的必然反应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代价。但在实质上,表明原先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模式——拼土地、拼劳力、靠投资拉动的外延式增长方式,已难以支撑经济持续高速前行。这次长三角经济发展速度大幅回落与长三角经济发展属于典型的“东亚式的资源消耗型经济增长”模式密切有关。著名的华裔经济学家刘遵义认为,经济增长有两个来源:一个来源是投入增加,另外一个来源是效率提高。根据刘遵义的研究,东亚的经济发展,效率提高的部分基本上是零,几乎全都靠资源投入。但资源是有限的,高投入维持不了很长时间。从这些年的情况和数据来看,长三角的经济发展,也是属于典型的“东亚式的资源消耗型经济增长”模式。当前长三角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和态势,从根本上说,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技术、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在新形势下的反映。如果继续沿袭这样的增长方式,在目前和今后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很大制约,不仅影响长三角制造业持续较快增长,而且制约了长三角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提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长三角区域规划综合组研究员、上海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也认为:对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评价,及与国际其他大都市城市群相比,基本上仍然是粗放型增长模式。长三角区域粗放型经济有三个特征:一是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二是能源消耗量大、三是劳动生产率低,追加土地用量成为部分地区弥补土地产出效率不足的简单扩张方式。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剑峰指出,以往外企在浙江省大量圈地建厂,只是将当地作为进口组装再出口的“中转站”,并未与当地产业链有效衔接。这样的引资方式无益于土地使用效率的提高,而且从长远看此类性质的引资并未给浙江经济带来太多好处,而且如果地区经济发展把重心放在这一基础上,那么会带来比较大的发展波动风险。从一些数据分析,在2004~2005年,整个长三角16个城市中原先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增幅回落速度也较快,原因之一在于土地资源短缺或受到严格控制,造成一些地区出现有项目没土地的状况,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增长。2005年来,长三角经济增长重点地区有往西扩往北移的趋势,同时江苏苏北地区增长速度大幅提高,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作为后发地区还拥有比较充裕的土地资源,大量项目开始向这些地区转移,导致其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长三角区域其他的先发地区。

一些专家学者直言,即使中央不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按照上海和长三角区域这十几年的发展模式走到今天,也亟须进行根本性的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事实上,长三角经济发展中的根本性矛盾在于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摆脱粗放的格局”,江苏省统计局的一位分析师认为这是根本的原因。专家们分析指出,所谓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对长三角来说,其具体表现为:一是产业结构总体层次不够高,城市之间制造业结构接近,主导产业雷同,造成部分行业重复投资、过度竞争局面,而大城市及长三角整个区域的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水平普遍很低。二是技术创新能力明显不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很不充分,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及其市场性应用能力,国际制造业基地建设还处在初期的组装、装配阶段,尚未成为以研究与开发为支持的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引进多而消化更新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强势产业和企业很少,高新技术产品多处于“三来一补”型的低级阶段,附加值较低,出口效益不高。三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够协调,高能耗、高污染的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偏高,造成整个区域资源供给紧张,环境污染加重,直接影响到整个长三角区域的投资环境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正在建设的项目没有钱,正在投资的项目没有地,正在生产的项目没有电。”这句话在浙江企业中广为流传。据调查,浙江现在可用于工业用地的耕地面积不足400万亩,按一年使用50万亩的速度计算,8年后浙江的工业用地将告罄。同时,浙江还面临水资源短缺、矿产资源短缺、劳动力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增长瓶颈。浙江目前已是中国缺电最严重的地区,据估计,全国电力缺口一半在浙江。浙江从2003年起开始大规模对企业拉闸限电,此后两年拉闸限电的被限制用电总量占全国这一指标份额高达54%和49.7%。大规模停电使得浙江企业单位的产品固定成本提高了15%~20%。同时,粗放经济增长模式对地区经济长期发展的影响已经严峻地表现出来,浙江土地利用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加大,可用耕地最多只能再支撑10年,不少工业投资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因没有土地指标和土地资源而无法实施。同时,浙江的环境污染严重,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生态环境承载力已基本达到饱和。2005年初,国家统计局企调总队和浙江企调队对浙江596家企业的迁移问题做了调查。根据调查,这次被调查的浙江省596家企业中,已迁往省外的企业有196家,有意向迁往省外的企业74家,省内迁移的企业128家,省内意向性迁移的企业48家,外省迁入浙江的企业150家。总体趋势是企业向浙江省外迁移。浙江外迁企业最为关注的前三位引致迁移的因素是:土地资源,认同率为55.6%;电力供应,认同率为45.4%;原材料及能源供应,认同率为42.9%。一部分企业离开长三角的理由都很简单:土地、劳动力成本高,电力、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紧张。中小企业是浙江制造业的命脉,2004年浙江实现工业总产值24461亿元,其中中小企业实现总产值21601亿元,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88%。中小企业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面临土地紧缺、电力短缺、水资源短缺、资金短缺等方面的困难时,中小企业的处境则比较艰难。

在严峻的形势下,长三角16个城市认识到经济转型的重要性,都开始实实在在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从经济指标的纵向比较来看,近年来上海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全员劳动生产率、单位生产总值的能耗水平、单位产值的污染排放量、第三产业的比重、研究开发费用的投入比例、万人大学生数量等方面指标综合来看,上海正在逐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是,经济指标的国际比较表明,上海与国际化大都市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特征还有很大的差距,上海的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仍属于粗放模式,上海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投资推动,依靠制造业支撑,依靠外来人口的增加,依靠经济总量的扩张。举例来说,尽管上海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已经从1990年的9620元/人提高到了2003年的70654元/人,上海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已从1990年的10370元/人提高到2003年的79206元/人,但是与国际化大都市比较,差距依然很大,例如上海2002年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仅为东京的6.4%。目前,上海的人均生产总值已经达到5000美元以上,上海的经济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中,传统的那种粗放增长模式已经难以支撑上海经济继续高速健康发展。从商务成本来看,上海的房地产价格在过去几年中上升了2倍多,加上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的不断提升,这使得上海的商务成本大大增加。显然,只有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只有效益型的经济发展道路才能消化如此高的商务成本。而且,从能源条件来看,上海本身能源很少,主要是从兄弟省市购进和从国外进口,能源运输目前已经占了上海运输能力的1/5左右。2003年上海能源终端消费总量为6698万吨标准煤,如果经济增长方式不转变的话,那么到2010年,依据上海经济增长总量目标,上海将消耗1亿多吨标准煤。那时,煤炭和原油的供应、运输,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都将严重制约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由于基础原材料、能源价格将大幅持续上涨,上海经济发展的成本将更加巨大。因此,上海如果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转变产业结构,上海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

4.认为长三角经济增速回落都是房地产业惹的祸

从与长三角经济增速回落最有紧密现实联系的角度分析,部分学者把原因归咎于房地产业的大起大落。特别是对于上海与浙江而言,房地产业在最近几年成了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不仅是经济总量增长的有力引擎,还是地方税收大幅增加的重要来源。但随着宏观调控效应的显现,城市房地产业迅速走低,当然也拖累了整体经济的下滑。

从2003年开始,长三角区域各城市的楼市开始踏入飙升的通道。房价的高企和飙升刺激房地产投资的迅猛增加,拉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地方财税的迅速增加。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推动长三角区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长三角各地的房地产业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例都占到20%以上。2004年,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158亿元,而江浙沪三地就占到了28%,其中长三角15个城市在房地产业中的投资额是珠三角的3倍多。从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率来看,据统计,在2003年中国GDP增长的9.3个百分点中,有1.8个百分点是房地产业直接贡献的。而在长三角区域,有关专家认为,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率肯定超过1.8个百分点,在上海的一些中心城区,房地产业对区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从财税角度来说,有关统计表明,正是楼市的飙升,才使得长三角区域各地政府地方财税收入中的40%以上来源于房地产业、建筑业以及出让土地的收益。2003年,上海的卖地收入为216亿元,相当于上海市地方财政总收入的24%,上海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36%,可以说上海庞大的基建开支靠房地产支撑着。上海市卖地收入占GDP的比率低于香港1998年的水平,但高于香港其他任何一年(包括1997年)。从这可知房地产业对上海、对长三角区域各城市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的重要性。

然而,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是一柄双刃剑。以上海为例,房地产业一方面支持着上海的经济和财政增长,另一方面又在削弱上海的竞争能力:高房价吓跑外来人才,高房价使商务成本急涨,一些企业开始纷纷迁离。在2001年时,上海仅有4%的住宅成交价格超过每平方米8000元,到了2003年就达到16%,而2005年第一季度已超过60%,在上海中心城区已经难觅10000元/平方米以下的住宅,导致生活和租金成本大升。上海甲级写字楼每年租金已飙升到286美元/平方米,超出新加坡的244美元。上海商务成本的急涨,导致一些企业从2003年起成批迁离中心城区和上海地区。

房地产业的明显降温被认为是长三角经济减速的重要影响因素。上海经济出现的下滑形势,除土地、信贷收缩导致的投资下降之外,与上海经济过度依赖房地产业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因此,房地产业市场的波动及其房地产业投资的放缓,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由于房地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和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因此当中国进行以抑制房地产投资过热为核心的宏观调控时,上海的经济增长就会面临较大的困难:一方面是经济增速下滑,一方面是财政收入开始吃紧,从而形成发展的窘境。

2005年上半年,上海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65亿元,同比增长4.5%,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5.5个百分点。浙江2005年前7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708亿元,增速同比回落20个百分点以上,商品房空置面积同比增长53%,其中住宅空置面积增长几近一倍。江苏在2005年前三个季度,房地产投资也比上年同期回落逾10个百分点,商品房空置面积大幅上升,同比增长35%,为200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房地产业的产业链很长,它的上游是建筑材料、钢铁、煤电和运输等产业,都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如果房地产泡沫破灭,将导致整个产业链的生产过剩,产业发展进入低潮,经济将趋于萧条。因此,房地产泡沫带来的危害不仅仅限于行业本身,而且会严重影响到其他许多行业。一旦房地产崩盘,甚至整个国家的经济都可能发生严重危机。而以房地产业作为城市的核心产业的危险也在于此。

三、长三角经济发展走出窘境的根本出路

在于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长三角需要经历一场经济增长方式的革命,这是长三角区域真正奠定可持续健康高效快速增长的基础,也是长三角区域真正发展成为世界第六城市群的正确路径。在科学发展观和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更加严厉的约束面前,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增长模式确实需要深刻的转变。

这种转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从长三角区域各城市的全面协调发展来考虑调整时期的增长空间

长三角区域各城市目前已认识到调整的必要性,但是忧虑在调整过程中因丧失市场和出口而造成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滑坡。然而,增长空间还是巨大的,而且是内在的。从长三角区域的各城市发展状况分析,目前的城市繁荣仅仅是局限于中心城区,各城市的庞大郊区和农村地区仍处于发展水平非常低下的状况,如上海的广大郊区农村、江苏的苏北地区、浙江的南部山区。当我们把目标从GDP总量及速度转移到对城乡全面协调发展的追求时,增长空间将被大大拓展:农村的城市化发展、农村的工业化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及城乡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商业、医疗等公共设施和产业的发展,都是长三角区域各城市、也是我国城市所面对的巨大的发展空间。对这一发展空间的开拓利用,一方面将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同时也为调整时期的经济增长寻找增长空间和增长内容,以利于在保持一定增长状态下加速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同时,发展目标的这种转变及其实践,本身就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重要内容。

2.把经济增长从资源消耗模式转变为人力资本利用模式,从本质上实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其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不仅仅满足于从消耗资源到少消耗资源、从低效率到较高效率、从高污染到较少污染的转变,而是要着眼于时代特征——知识经济时代的思维竞争,着眼于中国特点——充裕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着眼于发展环境——全球化的开放竞争,把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增长基础从消耗资源转移到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对人力资本的充分利用上,即把经济增长基础主要放在对智力因素和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这一方面是真正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向着轻型化、高质量方向演变,同时也是上海及其长三角区域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必要基础。

3.把创新作为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手段与标志

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一方面是对增长所依赖的资源要素的变化,同时也是增长手段的变化。当增长依赖于物质资源要素的投入时,高投入就成为主要的增长手段。而当把人力资本、智力要素作为增长所依赖的资源要素时,创新就成为主要的增长手段。创新是全面的,除了依赖于人力资本而强调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外,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还需要更多的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服务创新、体制创新、政策创新等,重要的还包括政府创新。只有依靠这种社会性的全面创新,各种创新的互动促进,才能真正营造创新环境,才能真正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并且为重要的科技创新创造基础和氛围。

4.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从经济一体化角度打造长三角整体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形成有机的经济体系

长三角区域的制造业发展规模和总量在全国领先,但是,长三角区域的制造业效率和竞争力与全国水平相差不大。主要原因在于长三角区域地区间的产业类同发展,地区间产业和产品恶性竞争,地区间产业发展缺乏分工协作,因此,长三角庞大的制造业总量是由相互分割的地区总量、甚至是由缺乏联系的众多企业生产量拼凑而成。一个最明显的事实是长三角地区也缺乏大企业,除了原先国家投资、计划扩张的大企业外,长三角缺少通过市场化运作及其分工协作配套而形成的大企业。因此,在长三角区域协作的大背景下,各城市应该从区域角度考虑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关键在于要形成各城市的产业特色和优势,通过优势互补的分工协作体系来显示这种优势,从而通过产业集聚进一步扩张产业规模和能量,并进一步突出产业优势。以产业优势为特征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率和效益的,也是有竞争力的。通过以这种内涵为核心长三角区域整体产业结构的打造,将有效提升长三角区域经济的效率和竞争力,并且内在地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增长互动、共享发展的良好格局。 (陈维:上海市社会科学院;胡琦: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摘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006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