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影响农产品进出口的一些主要因素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5 月26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200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出现了46.4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国内粮食生产、出口制约、市场及管理等方面因素。在一定时期内,这些因素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影响较大。

1.粮食生产因素

由于近4年我国连续出现粮食产需不足,国家加强粮食生产并再次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粮食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成为必然。

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43070万吨,是连续第4个粮食产不足需的年份,已降到14年来的最低水平,并且国家粮食储备量不断下降,粮食安全再次成为国内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强调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我国通过增加小麦等进口数量以及降低对玉米出口支持力度等政策措施,来调整粮食进出口总量和结构,以平衡当年国内产需不足及补充粮食库存量。2004年我国用于进口小麦、大麦和大豆的支出共达89.4亿美元,这是造成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逆差的最主要原因。

2.出口制约因素

由于遭遇国外技术壁垒阻碍等多种原因,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幅度远低于农产品进口增长幅度,从而影响了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均衡发展。

2004年我国农产品进口大幅增加的同时,农产品出口增幅相对较小,两者增幅相差高达39个百分点。我国农产品出口不能持续快速增长,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农民的经济利益,实施某些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包括运用技术壁垒、反倾销、知识产权等多种措施手段。二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全面提高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三是在我国农产品出口中,相当一部分是低价值产品(如蔬菜等)和低附加值产品,而畜产品等高价值农产品却因卫生安全条件原因难以大量出口。四是我国农产品出口尚未完全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如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有机农产品等。上述原因限制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

3.市场及管理因素

行业组织化程度不高、配套改革滞后、国际经验不足以及操作失误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产品贸易正常发展。

我国外贸体制仍处于转型时期。一方面,国家放开了农产品外贸权,企业可以自主经营绝大部分农产品进出口业务;另一方面,由于行业组织发育、国际市场经验和信息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市场管理机制缺位,不可避免地造成我国进出口企业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亏损。在进口农产品时,部分企业各自分散进口,不利于形成强有力的谈判力量,被对方抬高了成交价格。例如,近年来我国一些油脂企业没有利用统一进口大豆的优势地位,反而被国外大豆供应商和基金联手大肆炒高大豆价格;在出口农产品时,部分企业互相压价恶性竞争,致使我国一些出口农产品的价格偏低。与此同时,有的国有贸易公司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或违反国家政策进行操作,也造成了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失误,最典型的是“中储棉巨额亏损事件”。自2003年10月起,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进口20多万吨棉花,但又不及时投放市场,这不仅影响了国内棉花市场的正常秩序,而且造成高达近7亿元的潜亏。

(本文选自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4—2005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