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燃烧——王光远院士回忆战友马祖光

8月30日,在“激情广场”纪念马祖光主题互动歌会上,所有的人都在怀念着,都被感动着,这里面有一位老先生,在观看演出时一直很沉默,但在他的眼中却泛着泪光,这位老先生就是王光远院士。王院士已是80岁高龄,由于身体状况在家休息,当得知在二校区举办纪念马祖光院士的活动,他还是不顾身体劳累去观看了演出。

王光远院士与马祖光院士缘起于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教育部在全国选了一批年轻教师到哈工大开了一个教学研究生班,向苏联专家学习。当时,马祖光院士在物理班,王光远院士在土木工程班。谈到那个时期,王光远院士说,年轻时的马祖光院士,给他最深刻的印象,一个是学习非常勤奋,一个是为人忠厚,待人诚恳。王院士最深有感触的是,那时他们才20多岁,马祖光院士妻子的身体那时就已经很不好了,而马祖光院士一直细心照顾关怀着他的妻子,当时的同事们都觉得马祖光院士的人品非常好。

马祖光院士的诸多行为品质,王院士认为可以概括为一条,那就是高度的爱国主义热情。他说,马祖光院士呕心沥血地为国家开辟激光专业,在德国学习时,为了抢时间做研究,吃掉了100多斤挂面等等,他的一切行为都是爱国主义的体现。“爱国主义是具体的。”王院士还深深地记得马祖光院士的这句话。对马祖光院士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和爱国情感,王院士深有同感,他说,他们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度过的,对当时中国所受的屈辱是刻骨铭心的,爱国激情是最强烈的。他们都经历了求学的曲折道路,种种残酷现实让他们明白了中国挨打的原因。困苦的生活反而更坚定了他们爱国的信念,促成了他们在科研上为祖国做贡献的决心。

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虽然在不同的领域,但两位院士可以称得上是一对战友,对于这位战友的离去,王光远院士感到很可惜,但欣慰的是马祖光院士未完成的事业有了优秀的接班人。

王光远院士对“为师之道”有自己的看法,他概括成3点:第一要高标准。导师要站在科学的最前沿,引导学生去开辟新领域。对国内外的科研成就要时刻关注。这一点马祖光院士就是个好榜样,他时刻关注最新的发展动态,使我国的激光专业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第二要严要求。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不论是对待自己,还是对待学生,这是一种态度。第三要为学生创造条件。王院士谈到了马祖光院士“甘为人梯”的精神。他说,“青出于蓝”对老师来说更是一种光荣,你的学生比你强才证明你更有水平。师者何求,学生就是他们最大的财富。

王院士对青年一代寄予了殷切期望,他在谈话中中肯地说,一是明确目的,端正态度。与马祖光院士时代的青年人,振兴中华是个愿望,而现时代的青年人,振兴中华是个可及的现实。要在21世纪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世界强国,是青年一代的重责。二是艰苦奋斗。现在生活上没苦可吃,这样就可以有好的身体去搞研究,去为祖国做出更多的贡献,要与科学研究上的“苦”作奋斗。三是治学、工作、学习集成于创新实践。如马祖光院士反对“虚假”一样,王光远院士强调,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要深入实践。创新是科研工作的灵魂,而实践是创新的基础。

由于王院士的身体状况,采访只进行了30分钟。在王院士家的庭院中,他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自己亲手栽种的花花草草,在王光远院士身上,你能感到马祖光院士的温暖。虽遗憾未曾亲眼见到马祖光院士,但通过王院士,对先生的崇敬更深了一层。可敬可爱的先生们,烛光燃烧,心房暖暖。(范欢欢)

哈工大报 2004-10-15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