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茅盾文学奖:谁来裁判评委?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4 月15 日 | 文章来源:新闻晨报

茅盾文学奖已于本周一揭晓,按理名单一公布,新闻也就做完了。但是偏偏就是这个大家既不看好,也不热衷的奖项又牵出了诸多的话题。为什么在专业和读书界呼声很高的作家如王蒙、莫言、贾平凹、阎连科、余华、格非、李洱、尤凤伟、李佩甫等人的长篇作品依然无缘大奖?为什么每次评奖,专家从来不屑与大众为伍?但凡大众认为好看的、畅销的作品,评委们都有一种本能的“戒备”?甚至还有人提出,作家的作品由专家们评了,但谁来给评委们当裁判呢?对此,记者采访了文学界人士,他们纷纷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优秀作家谁靠它?

受访者:《收获》副主编程永新

如果仔细分析每一部得奖作品,都是好作品,但都不是代表性作品。张洁的《无字》很让人瞩目,《东藏记》也很好,《张居正》在知识分子中也是很有影响力的,这五部中的任何一部入选茅盾文学奖都是可以的。但是这五部作品同时上榜就显出了一种平庸。作为国家最高级别的文学奖,它的权威性就没有了。为什么它能绕过莫言的《檀香刑》,也可以绕过贾平凹的《怀念狼》?为什么文学圈中那些有影响力的作品,一部也没有入选,它的权威性到底体现在哪里?如果茅盾文学奖评出的作品代表了中国长篇小说的成就,这句话尚且成立的话,那么要说它代表了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就不妥当了。茅盾文学奖曾经评出过阿来的《尘埃落定》和王安忆的《长恨歌》等好作品,但这对茅盾文学奖来说是一种意外,现在的这个结果大家反而觉得很正常。在许多作家的心目中,茅盾文学奖早已死亡,剩下的就只有一个名字了。纵观中国多少优秀作家,有哪些人是靠这个奖走向世界的?我个人认为,优秀作家不需要依靠这个奖。

标准多就是没标准

受访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

和目前正在运作的大多数民间或非民间的文学奖一样,茅盾文学奖一直就受到公众和业内人士的种种质疑。我认为,茅盾文学奖制度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评委队伍过于庞杂,这个几乎无所不包的庞大的评委会究竟有没有统一标准?表面上评委越多就越有权威性,其实人多往往意味着无个性,意味着各种文学标准彼此抵消。

茅盾文学奖最大的困难,来自宗旨和标准的设计,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犯了鲁迅先生所批评的“十景病”,既要“注重鼓励关注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精神”,又要“具有深刻思想内容和丰厚审美意蕴”,还要“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标准太多,必然意味着没有标准。除了大杂烩,什么样的作品能够完全符合上述标准?

茅盾先生最初提出设立该奖项,就是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并不希望该奖无所不包。但随着标准越来越多,这个朴素的宗旨反而被淹没。茅盾文学奖要摆脱尴尬,最好的出路是回到茅盾先生最初的朴素愿望上去,既不要好高骛远,也不必十全大补,否则它的权威性只能是少数人假想出来的。

别把大众当无知

受访者:著名作家、编剧王海翎

从理论上说,茅盾文学奖是代表中国文学最高成就的奖项。但评奖的公正与否,现在来说还为时过早。专家评作品,市场评专家。目前我们最缺的是对评奖人的评判,专家没有人来监督,不能把大众当成是无知的同义词。如果说读者的阅读量有限,那么专家有责任推荐好作品,但怕就怕,专家把这些作品推荐出来后,读者会说,这是什么东西?大家还是对它不看一眼。

在评奖中,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专家从来不屑与大众为伍,他们对好看的、畅销的作品本能地有一种“戒备”,这个逻辑就是,专家怎么能混同于普通百姓呢?评奖是否公正,一定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就像诺贝尔文学奖,结果一公布书立刻全球畅销。要让我们的专家也有这个压力,如果评奖结果,永远也得不到读者的认可,那么这里边就有问题了。

很多作家对是否得奖耿耿于怀,但我的个人认为如果在得奖和畅销之间选择的话,我肯定会选择读者。我也奉劝许多作家,如果不是为了评职称或一些实际利益的话也大可不必在意这类奖。记者 徐颖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