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害怕茅盾文学奖?
林扶叠

一向无孔不入的媒体,面对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竟然束手无策,获得不了多少有价值的新闻。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每年的10月至11月份,是各国各大文学奖的公布日期,不分国别和语种的诸如诺贝尔文学奖、德国书业和平奖,分国别和语种的诸如英国布克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等,一时占据文化新闻版的头条,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文学爱好者关注的焦点。

走马看遍世界花,转过头来关注一下中国的文学奖,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根据媒体报道,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应该会在近期出炉,具体日期未定。无论是对于文学爱好者,还是对于作家、批评家以及文学界人士,这总是一个好消息。茅盾文学奖四年奖一回,鲁迅文学奖两年奖一回,中国人口基数庞大,文学爱好者众多,相应的作家和文学界人士也巍然壮观,这两个奖项又是以中国现代文学的大师命名,用万众瞩目来形容不属过分。然而,奇怪的是,中国的媒体关于这两个奖项的消息少之又少,无论是主办方、评委们、作家评论家还是文学圈里的闲杂人等,都闭口不谈这两个奖,似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似乎在害怕着什么事情的发生——甚至不愿意就这两个奖项多谈一个字,主办方甚至连何时能够公布获奖者也不透露。广大的文学爱好者只能够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尽管有着语言的隔阂和信息的不畅通,每年10月份,中国各大媒体依旧展开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连续报道,文学爱好者津津乐道于获奖新贵。美学中有一种说法,叫距离美。但这一说法显然不能够解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失声”。一向无孔不入的媒体,面对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竟然束手无策,获得不了多少有价值的新闻。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是因为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颁发已经失去了新闻价值?显然不是。是因为大家对这两个奖项的信息不透明已经习以为常了?显然不是。真的没有人谈论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吗?显然不是。大家会在酒桌饭局上谈,会在三两好友之间谈,会在短信电子邮件里谈,会在胡同深处墙角旮旯里谈,只不过,永远不会在明面谈。其实,大家谈的内容也无甚特别之处,不过是一些流言或者最终被证实为流言的小道消息而已,比如谁谁花了多少万整个什么奖,谁谁和谁谁洗了桑拿,谁谁力捧谁谁作品获奖不然以什么什么事情相要挟。叽叽喳喳,捕风捉影,对这两个中国文学的最高和第二高奖项造成了一定的伤害。脚正不怕鞋歪。天底下不能拿到明面上说的事情其实并不多,除了个人隐私和国家机密。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显然不属于这一范畴,那么,大家为什么不敢公开谈论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

当媒体报道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爱用“权威”二字,诺贝尔文学奖是全球文学界的权威奖项,布克奖是英语文学界的权威奖项。同样权威的奖项,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比如德语的毕希纳奖、西班牙语的塞万提斯奖等等。诺贝尔文学奖和布克奖、毕希纳奖的权威性,来源于其历史久长、公信力高、评奖规则完善、信息透明——最起码,哪一天公布获奖者是铁板钉钉的事情。如果一个颁发了二十年的文学奖项,每一次评奖连哪一天公布获奖者都无法做到,没有一个明晰的时间表等最基本的规则可以遵循,今年赵钱明年孙李,那么,这个奖项的权威性就值得怀疑了。和权威相对应的,还有一个词,叫威权。仅从大家对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闭口不谈来看,这两个奖项是不是中国最权威的文学奖暂且不说,荣登中国最威权的文学奖榜首和次席,当之无愧了。

《南方都市报》2004年10月19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