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什么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8 月29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重要的科学发展观,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决定》精神,商务领域必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

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有机组成,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包含了商务发展观的内容。因此,商务发展观的内涵相对要集中一些、具体一些,主要用于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商务发展,针对的是当前商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是全面实现各项商务发展目标的工作指针。对外贸易要转变增长方式,利用外资要提高水平,国内流通过要为国民经济发挥更大作用,商务工作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必须以科学的商务发展观作为指导。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关系商务工作的大局。有什么样的商务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商务工作思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商务工作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具体考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包含的内涵主要是:

(一)从发展的内容上看,要注重“全面”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涵盖对外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投资合作、国内贸易、商务服务业等多个经济领域,需要全面发展。既要重视国内发展,又要扩大对外开放;既要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又要加快发展国内贸易;既要积极利用外资,又要加快“走出去”步伐;既要考虑业务发展的全面性,又要考虑地区发展的全面性;既要注重加快发展,又要注重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二)从发展的内在机制上看,要注重“协调”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的核心是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好商务发展中的若干基本关系。在统筹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同时,一是要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协调好内贸、外贸的发展;二是在对外贸易发展中要协调好进口与出口的关系;三是在国际投资合作中要协调好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的关系;四要协调好商务发展的规模与效益、质量、水平间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从发展的长远目标上看,要注重“可持续”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既要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不能对未来进一步发展的能力构成危害。要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整个商务工作良性发展。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的特点

(一)科学性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它与科学发展观是有机统一的,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等根本观点上具有同一性。因此,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首先是科学的商务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商务领域的体现,其实质是要实现国内外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等各项商务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独特性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不能简单等同于科学发展观一般。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所强调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商务发展观所体现的主要是关于经济范畴的发展观,侧重解决的是如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问题。

(三)服务性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指导的不仅仅是关于商务领域的发展,它还是促进各项经济事业发展的动力,服务于所有的经济领域。这是由商务工作的服务性质所决定的。一方面,商务事业本身就是服务产业,既关系千家万户,又服务于所有产业;另一方面,国内流通、对外贸易、国际投资等商务工作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可以强有力地拉动经济的发展。

三、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的意义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不仅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同样的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并服务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促进并服务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并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促进并服务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并且明确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首先就是为了使商务工作更好地促进并服务于上述目标的实现。

从促进经济适度快速增长的需要看,消费、投资和出口作为经济增长的“三大火车头”,以及经济增长需要与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相协调,决定了商务工作对促进经济增长的特殊重要作用。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包括商务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出口,直接影响消费和出口;利用外资已占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20%左右的比重。从过去20年的情况看,商务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目前我国消费率低的问题亟待解决。据统计,1980-2002年,我国最终消费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8个百分点。2003年我国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比1981年降低了11个百分点。商务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不仅是增加数量,而且对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质量、效益,以及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应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从促进增加就业的需要看,商务工作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国内流通业历来是吸纳就业和扩大再就业的重要渠道。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加工贸易的发展也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未来要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出口,仍将是增加就业的重要增长点。从过去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情况看,商务领域对增加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各国商务发展的经验看,未来商务领域的发展、结构调整和改革,仍将有利于扩大就业。据测算,每出口1亿美元能够创造1.5万个工作岗位,每吸收1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创造2900个就业岗位。商务工作吸纳就业的潜力还未充分挖掘。目前国内加工生产能力很大,不少行业生产能力远远大于国内市场的容量,若不出口,许多企业将难以生存。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就业矛盾日益突出,也亟须以开放促进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扩大劳务输出,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从稳定物价的需要看,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需要保持商品与服务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内贸易直接影响国内商品流通与供求,市场供求又直接影响价格水平和市场的稳定。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对国内市场的价格也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敏感性商品的进出口如不能合理、有效调控,就会直接影响物价的稳定。显然,商务工作对稳定物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看,我国要使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金融交易在内的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并略有结余的方针,要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有赖于对外贸易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需要更加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同样需要商务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促进并服务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是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当前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甚至与10年前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我国正在迅速发展为世界经济贸易大国,外部环境变化对我国的影响进一步加深,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明显增大。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国内发展的资源、能源约束矛盾更加突出,开放度的提高给国内发展带来许多新的挑战。例如,经济发展的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一些国家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反倾销、保障措施、非市场经济地位、特保条款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对我国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经济对外依存度提高,特别是石油等主要战略资源进口依赖程度高;参与国际经济组织并遵守其规则,使得宏观调控的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影响。

与此同时,在开放型经济发展中也还有不少相当突出的问题。比如,一些企业应变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差,自有品牌和营销体系缺乏,对外恶性竞争、经营秩序混乱,有的地方滥设开发区、违法乱占耕地,有的在吸收外资中拼优惠政策等。虽然这些只是局部问题,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这些问题和挑战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在充分发挥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所具有的国内市场规模、人力资源、产业配套能力、综合环境等方面的优势的同时,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促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并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主要目标,就是要使对外经贸事业和国内流通事业更加发展、更加协调、增长方式更加科学、合理。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需要。一方面,我们要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首先要靠经济的发展,而商务工作必须在其中发挥特别重要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要素结构很不平衡,人多地少,资本形成能力差,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现在又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任务异常繁重,亟须通过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等商务合作方式,加大利用外部资源的力度,以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四、如何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的发展方向

(一)必须树立更加开放的观念

统筹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最重要的内容。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决策者、管理者、公共服务实施人还是各类市场主体,都应坚定不移地以世界眼光考虑国内发展,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力求使外部机遇为我所用,不断提高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能力。在制定政策时,既要立足国内发展的需要,也要充分考虑国际影响,促进共同发展。在进行宏观调控时,既要保持内部均衡,也要考虑外部均衡,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通过扩大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城乡经济和东、中、西部协调发展。都过扩大开放,提高各类市场主体的竞争力。

(二)必须树立正确的成绩观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全党的工作指针,是党和国家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成绩观。各级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和相关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成绩观。要用全面的观点看待商务发展成绩,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相关的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商务工作本身,又要看对经济全局的带动;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国民经济福利提高程度;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树立正确的成绩观,还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盲目攀比;不虚报浮夸,不作表面文章;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

(三)必须正确处理好商务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关系

商务发展是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密联系的,并且两者间相互产生作用。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的发展方向,要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从根本上说,商务发展与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利益是一致的,但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能存在局部冲突。因此,强调加快商务事业发展,不仅要关注国内外贸易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等各项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能片面地为外贸而外贸、为外资而外资、为“走出去”而“走出去”,单纯追求速度和规模。要正确处理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在促进发展、加快发展的同时,既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又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既加快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的步伐,又切实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既确保各项商务发展目标的实现,又高度重视研究和解决商务发展中与经济社会生活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为商务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必须抓紧研究制定统筹兼顾的商务发展政策和规划

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的发展方向,必抓紧研究制定统筹兼顾的政策和规划,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全局与商务工作的关系,不断增强对国内外贸易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等商务发展规律的认识,以更加宏观、开放的视野看待和处理商务发展问题。要正确判断和分析商务发展的新环境和各种挑战,认真把握商务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努力完成商务发展的任务。从财政、税收、投资、分配等方面采取有利于促进商务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要加强相关的体制、制度、机制和法制建设,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在商务系统内形成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的良好氛围与环境。正在拟定的“十一五”商务发展规划要成为充分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五年规划。

(五)必须加快转变对外经贸增长方式

商务发展既涉及社会发展问题,也涉及自然生态问题。传统的商务发展观偏重于数量、速度的增长而忽视人和自然的全面发展,常常简单地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简单地把进出口规模、利用外资规模的增长作为衡量一个地区对外经贸发展的核心标尺而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因此,尽管外经贸等商务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与对外经贸的增长方式过于粗放是有一定的相关性的。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的发展方向,就必须加快转变对外经贸增长方式,通过落实科技兴贸战略,加快调整和优化进出口结构;鼓励和吸引跨国公司来我国设立生产制造基地、产业配套基地、服务业外包基地、培训基地以及更多的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加快“走出去”步伐,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更好地利用国外的资金、资源和市场。与此同时,要更加注重在开放中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商务可持续发展。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资源性产品和高污染、高能耗产品出口,严格控制“洋垃圾”进口;在引进外资等工作中防止乱批滥占土地,提高单位土地的外资承载量和产出率,珍惜宝贵的土地资源。

(六)必须更加注重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商务工作中的外经贸工作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国际竞争,而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的发展方向,必须更加注重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一方面,要把我国劳动力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劳动力成本低是我国最大的比较优势。因此,要加强对劳动者进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生产效率,更多更好地发展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社会就业。继续发展加工贸易,不断扩大机电、轻纺等优势产品出口,支持优势农产品出口,扩大对外劳务输出。另一方面,要提高吸纳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能力。有针对性地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科技和管理人才,为更好地吸纳新一轮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转移,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五、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的关键

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因为只有政府管理商务工作的职能真正转变了,切实把职能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才能正确认识我国商务发展的成就与问题,才能使商务体制改革有新的突破,才能进一步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方式方法,才能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商务发展观的发展方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就政府商务行政管理部门而言,这四个方面职能都有待加快转变。

(一)明确经济调节职能

商务部及各级政府商务管理部门要明确自己的首要职能就是要对全国或本地区社会需求和供给进行总量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从商务部履行经济调节职能的方向看,商务部必须尽快实现内外贸管理一体化,通过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国际投资政策和流通政策调控国内市场,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职能。经济调节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同时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指导、发布信息以及规范市场准入等措施,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不是靠行政审批管理经济,不是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不是由政府代替企业决策招商引资上项目。在履行经济调节职能的同时,政府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不该由政府管的事要坚决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充实市场监管职能

商务部及各级政府商务管理部门要充实市场监管职能,就是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依法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实行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当前进一步转变商务部门职能,就是要“放权、少管、优服务”,把该管的管好,同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平等有序竞争,让企业充满活力,把企业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为履行好市场监管职能,商务部要抓紧拟订国内外贸易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起草、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细则;拟订国内贸易发展规划,拟订规范市场运行、流通秩序和打破市场垄断、地区封锁的政策,建立健全国内统一大市场;实施进出口商品管理;负责组织协调反倾销、反补贴等与进出口公平贸易相关的工作。

(三)完善社会管理职能

商务部及各级政府商务管理部门要完善社会管理职能,加强对商务服务业的行业管理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无论对外贸易行业还是国内贸易行业,都属于服务业或第三产业范畴。服务业是我国相对落后和需要重点发展的领域,我国要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未来GDP的增长、就业的扩大和税收的增加,相当程度上要靠服务业,服务业需要有一个大的发展。商务部门目前所主管或应由商务部门主管的服务业,按WTO的分类涉及商业性服务、销售服务、健康及社会服务、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共5个大类20多个中类;按我国国民经济的行业分类涉及6个门类、近20个大类。服务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社会发展与群众生活,商务工作要体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推进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商务管理部门必须在职能转变中充分重视商务服务业的发展。

(四)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商务部及各级政府商务管理部门要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经济发展大局服务,为企业发展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一方面,要加快构建商务促进服务体系,向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有效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商务部门原来的工作对象或服务对象主要是内外贸等商务服务企业,今后必须扩大到服务所有各产业的企业上,因为,只要是企业,无论制造业还是服务业企业,都有销售或者贸易(包括出口)的服务要求。例如,新的《对外贸易法》从今年7月1日起实施后,意味着在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方面,全国所有的企业乃至开展经营活动的个人,都是商务部门的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另一方面,必须更加主动地改进服务,提高工作水平,为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有利条件。应当认识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主要经济任务核心职能是面向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为企业和各种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平等竞争的条件。例如,拟订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战略,拟订并执行多双边经贸合作政策,负责多双边谈判,处理国别经贸关系事务,对外援助工作等等,就是商务部要重点强化的公共服务。

作者:沈丹阳 博士 商务部 研究院 副院长

 

相 关 新 闻
· 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筑稳固的自主创新高地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