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循环经济让山东梁山农民获得实在收益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10 月19 日 | 文章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山东频道10月18日电 近几年,循环经济越来越受到梁山农民的青睐,许多农副产品加工的下脚料成了他们发财致富的好原料。资源在农业中的循环利用,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树疙瘩成“金”疙瘩

杨树采伐后留在地下的树疙瘩挖起来要肥些力气,过去连烧柴都很少有人用它。就是这无人问津的树疙瘩,如今在赵固堆乡却成了抢手货。这树疙瘩的魔力究竟在哪里呢?该乡黄河木业有限公司经理李子俊指着厂区内堆积如山的杨树疙瘩道出了原委:公司按每市斤一角钱的价格敞开收购杨树疙瘩,每个杨树疙瘩能卖到20元到40元不等。这样算算,采挖杨树疙瘩真成了当地农民增收的一条巧路。

赵固堆乡在黄河滩区建成了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发展各类木材加工经营点232处,专业村10个,木材运输户530户,合成板企业2家,形成了种、加、销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截止目前,全县新增丰产林1.5万亩,经济林1790亩,新建和补植绿色通道12公里。林产品加工经营户发展到1147户,年产值1.3亿元,为1999年的5倍。在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的同时,重塑了梁山林茂粮丰、生态优美的新形象,促进林业建设由木材生产型向生态建设型转变,增强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作物秸秆派上大用场

10月10下午,绿健奶牛公司门口,上百辆满载着玉米秸秆的拖拉机、农用三轮排成了长龙。据公司经理李学校介绍,如今1公斤鲜玉米秸秆要卖到5分钱左右,周围十里八村的农户砍了玉米秸都争先恐后地把秸秆送到公司来卖。公司里6台碎草机60多名职工昼夜不停地加工粉碎秸秆,目前已经收了300多吨玉米秸秆。今年秋天的梁山农村,天高云淡,空气清新,看不到一处“狼烟”。

原来废弃的农作物秸秆如今在梁山都派上了大用场。除玉米秸杆外,红薯秧、花生秧、豌豆秧、萝卜缨,这些一向不值一分钱的秸秆类废弃物也统统有价。 近年来,梁山县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氨化技术,通过牲畜过腹还田,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梁山县现有养殖专业村130多个,饲养小区66处,全县鲁西黄牛存栏达到了10万多头, 每年至少消耗30多万吨作物秸杆。梁山县还流行一种方式让养殖户和其他农民共同得到了利益——牛粪换秸秆。不养牛的农户把秸秆送给养牛户,就能免费得到养牛户提供的牛粪。养牛户节省了养殖成本,不养牛户节省了肥料成本。大量秸秆过腹还田,不但避免了焚烧秸秆污染环境,而且大大增加了土壤有机质,节约了化肥开支,从而降低了种植成本。馆驿镇高庄村农民李继温高兴地说:“如今玉米秸秆也派上大用场了,一亩玉米地光秸秆就卖100多元”。

废地变成“聚宝盆”

原本没人看上眼的荒滩、荒坡、荒沟、荒地,如今在梁山县竟成了“抢手货”。目前,全县95%的“四荒”地已经被人承包。 去年起,该县就将全县“四荒”地进行了承租、拍卖。根据本县地处黄河滩区、东平湖区,路沟壕堰纵横,砖窑、坑塘、废地多的特点,采取谁开发、谁管理、谁受益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农民充分利用荒地、坑塘,开展十边种植,使全县近万余亩不毛之地,成为农民增收的助推器。该县去年以来,新开发废旧坑塘2370多个,有的养了鱼藕,有的栽上了树木,有的搞起了大棚,面积达3500亩,亩收入达800多元。同时,全县540个村还利用路沟堰2100亩种植经济作物和蔬菜10多种,四旁植树250多万棵,成为许多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小安山镇百忍庄村五年来共改造涝洼沼泽地1400亩,建成鱼池水面550亩,增加台面耕地850亩,人均增收1000元,该村已成为全镇最大的水产养殖专业村;黑虎庙乡师庄村,对全村60余亩“四荒地”及宜林沟渠路5万多米逐步实行了拍卖、租赁和承包,林业收入70%归群众所有,激发了群众植树和管护的积极性;赵固堆乡利用黄河滩涂地,发展速生丰产林近万亩,林业已成为该乡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这些废弃土地的开发利用,使路沟壕堰、坑塘废地变成“聚宝盆”,不但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而且还美化了环境。(李继保 陈昌航 杨光)

相 关 新 闻
· 山东:明年水质变化要出现拐点
· 标准化生产让山东沾化冬枣早早引来订单
· 山东:寻求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合力
· 山东枣庄综合整治大气污染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