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第137期:科技部剑指经费报批腐败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7 月4 日 | 文章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跑‘部’‘钱’进的根源在‘部’里。下面再跑,关键在上面让不让他跑

6月中旬,科技部副部长尚勇主持召开了一次不同寻常的新闻通气会。每个与会记者手里都拿到一叠厚厚的资料,封面上赫然写着《从制度建设的源头上防治学术腐败》。

中国科技界长期以来学术腐败问题不断,作为支配国家科技资金项目的主管部门之一,科技部一直面临重重质询。6月7日,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徐建国明确对媒体表示,今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原则上都要实行网上申报管理,建立立项决策和评审咨询相互分离的机制,拒绝所谓的“跑‘部’‘钱’进”现象。

这是科技部首次直面被视为学术腐败制度源头的经费报批问题。一个星期后,科技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尚勇召开新闻通气会,从立项、审批,到监管、验收,给出了深化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从立项开始正本清源

“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构建网上科技计划管理‘一站式’服务体系,实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网上运作和管理,使立项程序公开、公正、透明。确保项目申请者机会均等,评审标准一致。即使有所谓‘跑部钱进’者,也得不到什么特殊的待遇。”尚勇对记者说。

在科技部网站的首页上,右上角即是醒目的标识“办事通道”,点开后是关于申报管理的一系列公示信息。包括项目审批的“办事指南”、“结果公示”、“文件下载”等,有的还详细列出了工作人员的电话等联系方式。网上通道目前正处于试运行阶段。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科技处处长朱江博士对《望东方周刊》记者说:“我们作为项目申报者,当然是希望更加公正公开透明。流程在网上进行,可以避免人的因素来影响,而且,现在确实也更加便捷了。”

朱江告诉记者,网上办理更多的是一个技术层面上的变化,要杜绝申报审批中可能存在的腐败,需要其他制度的相应改进。对于申报项目的科研人员和机构而言,申报流程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朱江所说的相应制度的改进,其实就是科学界呼吁良久希望能够真正实现的“分权”问题——巨额科研经费审批掌握在少数行政主管部门的官员手中,他们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直接造成权力寻租、跑“部”“钱”进的怪现象出现。

中科院院士汪品先曾在媒体上激烈建言财权和审批权分离,掌握财权的政府部门直接从科研项目审批中退出。他认为,惟有此途,方能断绝跑“部”“钱”进的根源。

“切断政府官员和科研人员的利益联系,那是腐败的温床。”他说。

此次科技部在制度建设改造上明确提出“建立立项决策和评审资讯相互分离的机制”,并且通过实现网上评审制度,将立项的每个环节公开,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解决积存已久的腐败问题。科技部《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即指出,要“逐步建立资讯、决策、实施、监督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

科研经费不是利益瓜分的“大口袋”

被誉为学术界“打假英雄”的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葛剑雄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说:“跑‘部’‘钱’进的根源在‘部’里。下面再跑,关键在上面让不让他跑。如果跑了不成功,还受到批评,那以后他也不会跑了。如果跑了而且成功了,这个风就越刮越盛。”

葛剑雄向记者仔细剖析了跑“部”“钱”进问题出现的深层原因——

科研项目不仅牵涉到钱,还牵涉到单位、个人的身份地位,发展的前景。要是没项目,你就不能招收研究生,不能评重点学科,不能拿津贴等等,这些都逼着你去找项目。

评审验收卡得不严,大家不担心完不成,只要拿得到,将来都可以通过;所以都放心大胆地去扩大申请,如果项目验收很严格,完不成要受惩处,申请者就会谨慎一些。

很多单位的配套费用比拿到的经费还要高,奖励比经费本身还要多。比如你申请到了10万,单位给的配套费用也是10万,甚至20万。这些都刺激大家不顾自己的实际能力,拼命去申请。

一些科研经费进了个人口袋,甚至家里买冰箱都可以用科研经费报销。经费申请到手的多,个人的收入相应也就高。

日前,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痛斥国家科研经费被转出境涉嫌“洗钱”、行贿,并详数了“洗钱”的几大途径。根据国家审计署2004年的审计报告,中国科研系统两个部门和45个科研单位转移、挤占、挪用科研经费6.69亿元,另外还有13个单位把3.27亿元的科研经费违规出借、对外投资甚至投入股市。

“国家科研的大项目,被当成一个分钱的大口袋,专家之间瓜分利益。事先内定好几个单位做项目,大家一起讨论,你多点我少点,把钱分掉。”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邦贤教授对《望东方周刊》记者说。

他告诉记者,几个单位合作项目,总是要划分经费,但是问题在于这样的经费划分往往随心所欲,由掌握权力的首席科学家及其所在单位决定。“一开始就没有很好地统筹规划,真正做事的人却拿不到该有的经费。”

事实上,针对此类问题,科技部早已建立了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经费管理新机制,实行预算评审评估机制,力求改变传统的半页纸定预算,重项目管理、轻预算管理的状况。

去年发布的《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中指出,中国力争到2020年使科技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由2004年的1.44%增长到2.5%左右。高额的科研经费投入能否带来人们预期中的产出?严格经费监管已是势在必行。

尚勇告诉记者,科技部正积极筹备成立监管中心,加强内部审计,并且从2004年起,每年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大范围的科技经费专项审计工作,涉及科技部归口管理的所有计划和专项。过去两年共审计项目2000多个,涉及资金150亿元。

堵住“人情”黑洞

“十几万二十几万的项目,我们基本都是应付过去,钱就自己用了。”某部委下属事业单位的科员王伟(化名)直言不讳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王伟所在的单位每年申报的科研项目经费从十几万到数百万元不等。王伟告诉记者,小项目应付起来很容易,因为验收根本就是走过场。

“项目验收比本科生毕业答辩还简单,请几个专家,都是熟人,在大饭店里,一个多小时就结束了。要是有哪个专家老挑毛病,我们下次就不请他啦。”王伟说。

“基本上没有通不过的。”吴邦贤也对《望东方周刊》记者说,“评审环节那么重要,可往往就是几个专家、半天会议就结束了,开个大会,做个报告,就通过了。”

“人情”成了评审专家跨不过去的门槛,评审环节过度“宽容”,造成项目成果评价动辄“国际领先”。

“评审里面,黑箱操作、人情因素都有。我也参加过评审,有时候你也没有办法。比如说,有人提出来对贫困地区、对西部要照顾,你不能说一点道理都没有,对不对?”葛剑雄反问记者。

许多非学术因素的渗入使评审离开了公正的轨道。

因为同行脸熟,很多评审专家在开会前往往就被“锁定”,套关系,讲人情。对付这个的办法就是“随机抽取”与“回避制度”,“背靠背”将逐步取代“面对面”。

尚勇明确指出,在“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将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资讯、评审和验收专家库,扩大战略专家和一线专家参与的比例。

“我们要通过专家库随机抽取制、定期轮换制、涉嫌回避制和专家信誉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专家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机制,避免人情项目和专家小圈子对评审、评价活动的直接干预。”尚勇说。

对于制度能否奏效,葛剑雄有自己的看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管得住网,管不住人。如果人做手脚,再好的机器都没有用。”葛剑雄告诉记者,随机抽取制在很多项目中已经实施,但是仍有评审专家人选事先被泄露的事情发生。

葛剑雄认为,制度的建设需要配套,监管、自律都不能少。光靠某一方面、某一环节,是不能够真正改变学术腐败现状的。

“比如说经费提成,科研人员应该靠正常的工资来养活自己,才能保证心放在科研上。现在如果光是严禁提成,却没有相应的措施改善科研人员待遇,很难真正杜绝问题出现。”他说。■记者涂释文/北京报道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