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抗战胜利60年:沙家浜里追寻英雄足迹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8 月23 日 | 文章来源:中新社

中新社常熟八月十九日电 题:沙家浜追寻英雄足迹

中新社记者 周建琳

沙家浜位于江苏常熟市南隅,是著名的新四军抗日游击根据地。一九三九年新四军一支队第六团团长叶飞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的名义率部来到阳澄湖畔,开辟苏常抗日游击区,这支队伍简称“江抗”。那年秋,江抗奉命转移。在湖荡一带留下了三十六名伤病员治病养伤,同时发展抗日队伍。此后,以这段革命斗争历史为素材而创作的京剧《沙家浜》在全国的上演,更使沙家浜家喻户晓,名闻遐迩。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记者来到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看到了许多军民共御外侮的实物和照片,听到了一个个浸润着军民生死与共情谊的感人故事。

阿庆嫂原型陆续辞世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京剧《沙家浜》中阿庆嫂这段脍炙人口的唱词,不知道影响过多少人,阿庆嫂更是人们敬仰已久的英雄。

二00三年十一月二日,一位九十三岁高龄的老人,悄悄地离开了人世,她就是被人们称为“阿庆嫂”八位原型人物之一的范惠琴。沙家浜镇的村民称,范惠琴老人是当年八位女英雄中去世最晚的,因此她也被称为“绝版阿庆嫂”。

范惠琴老人生前居住的沙家浜镇泗泾村又名龚家浜,曾是新四军前进袭敌,后移休整的活动中心。抗日战争初期,中共派来了李正廉、周朗两位抗日志士,住在范惠琴家里,以教书办夜校为掩护,开展抗日活动。年轻的范惠琴不顾生命危险和族人反对,毅然走上革命道路。后来,范惠琴的家成了新四军的联络站。

据长期从事新四军历史研究工作的徐耀良介绍,范惠琴在村里很积极,新四军伤病员来了,她带头缝补洗衣;部队进村了,她带领妇女进行慰问;还发动妇女做军鞋,她处处走在前头。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范惠琴接待和掩护过的新四军首长和伤病员不计其数,也遇到过许多劫难。有一次,范惠琴和村里的另外一妇女干部金阿秀一起被日军抓起来,被打得皮开肉绽,范惠琴三次昏死过去,但她始终没有说一个字。

抗战胜利后,上海和南京的几位领导邀请范惠琴出去工作,但她的身体已经无法胜任。由于遭受日本人的毒刑折磨,创伤经常复发,有时候甚至不能行走。

范惠琴一生淡泊名利,平时从不向外人提起她的往事。直到临终前,还是想回沙家浜敬老院安度晚年。老人一直眷恋着曾经战斗过、生活过的故土,眷恋着那片魂牵梦萦的芦苇荡。

芦苇荡里的“郭建光”今健在

岁月流逝,历史不容忘却。如今,沙奶奶、阿庆嫂等英雄原型已相继走完人生征程。但在采访中记者得到了另一个值得庆贺的消息,陪同采访的沙家浜镇领导介绍说,《沙家浜》中的“郭建光”还健在,他就是曾参加过多次重要战役的抗战老英雄夏光。

抗战爆发后,夏光随叶飞率领的“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进到苏常太地区,与日本鬼子巧妙周旋,开展游击战。一九三九年九月,“江抗”西撤后,在阳澄湖一带留下了一批革命火种,即后来人们熟称的“三十六个伤病员”,夏光就是其中的一位。

同年十一月,夏光根据上级指示,以这批伤病员为骨干,组建了“‘江抗’东路司令部”(新“江抗”),并任司令,重新燃起了东路武装抗日斗争的火焰。据记载,在新“江抗”成立后短短一年时间,夏光率部经历大小战斗共计四十七次,击毙日军一百四十七名,伪军三百五十七名。

今年九十六岁高龄的夏光,定居在南京,他曾多次对家人说:“百年之后,请把我的骨灰安葬在沙家浜,让我陪伴逝去的战友,一起沐浴阳澄湖上的缕缕朝霞。”

而今,沙家浜已是中国红色旅游重点景区,每天来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边走边聊的游客们在感叹当年新四军在这里和日寇浴血奋战的英雄业绩时,也对这里旖旎的自然风光、特色旅游项目赞赏不已。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