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宏观经济和政策的特点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10 月21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1 2004年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

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2004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避免了大起大落。前三季度GDP增长达到9.5%,预计全年增长会超过9%,大致保持上年的增长水平。

从横向比较来看(即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国经济取得9%以上的增长速度,与全球经济的复苏是分不开的。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与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带动有关,另一方面,全球经济的复苏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甚至是过热。

从纵向比较来看(见图2-1),中国经济自1993-96年软着陆以来,GDP增长率一直往下走,1999年达到一个低点,2000年上升,2001年下降,2002-2004年则呈现上升态势,看起来很像一个W形状。显然,这一增长态势表明,2004年的中国经济是处在一个新的增长周期的上升期。根据预计,2005年中国的GDP增速会有所放缓,但仍处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也就是说,中国经济还会延续这一新的增长周期的上升期。

投资过热得到有效抑制

面对投资过热形势,中央政府在2004年4月下旬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加上后续的调控措施(见第二部分“宏观调控”的分析),投资过热得到了有效的抑制。

一季度全社会投资增长率高达43%,二季度则下降为28.6%,三季度进一步下降为27.7%,逐步回落的态势非常明显。部分过热行业投资增长速度回落更为显著。二季度,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主要是钢铁)增长51.5%,比一季度回落54.9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40.9%,比一季度回落48.3个百分点(其中,铝业投资在上半年回落到一位数);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增长53.8%,比一季度回落63.7个百分点,其中的水泥行业投资呈现相应的回落态势;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主要是汽车)投资增长50.9%,比一季度回落30个百分点;纺织业投资增长31.4%,比一季度回落69.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8.7%,比一季度回落12.4个百分点。到了2004年第三季度,投资增长继续回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主要是钢铁)增长34.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32.6%,均比上半年继续回落,铝业投资同比出现一定的负增长。

可以说,及时果断的宏观调控措施抑制投资过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也是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平稳增长的一大关键。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突破5%,通货膨胀压力一度凸显

近几年来,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主要是通货紧缩。即便是2003年,GDP增长达到9.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CPI)也不过是1.2%,可以说刚刚走出通货紧缩。图2-3也显示,1998以来,中国经济就一直在通货紧缩中或通货紧缩的边缘徘徊。不过,2004年的经济表现却有些出乎意料,CPI有连续三个月超过5%(七、八、九三个月的CPI分别为5.3%,5.2%,5.2%),通货膨胀压力一度突显。如果再看一下生产资料价格(即PPI)一直高于CPI,并且九月、十月、十一月三个月均超过10%,更有理由相信,通货膨胀压力是实实在在的,因为生产资料价格的高涨迟早会传递到消费品价格上来,那种强调上游产品领域与下游产品领域有着不同的竞争及价格形成模式,从而PPI不会传导到CPI的看法,是较难让人信服的。

面对连续三个月CPI突破5%,央行于2004年10月末采取了加息的政策。此次中央政府对形势的判断非常准确,一方面,感觉到CPI的持续上涨且突破5%,通胀压力明显因而果断加息;另一方面对于CPI的未来走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特别是估计CPI在年底会趋于下降,使得央行加息幅度不是很大,并且也没有如一些专家所分析的在近期进一步加息。

2004年10月,CPI降到5%以下,为4.3%,11月份CPI为2.8%,比上月回落1.5个百分点。导致CPI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价格的下降走势。11月份,农产品集贸市场价格延续10月份的走势,几乎全线回落,并且跌幅较大。粳稻、小麦、玉米、大豆分别比上月下降2.3%、 0.9%、4.4%和3.9%,菜籽油和花生油价格下降1.1%和1.8%,籽棉价格下降4.3%,猪肉价格下降3%。

11月份的CPI回落,并不表明通货膨胀压力就已经不存在了,事实上,中央政府还在严密关注着势态的发展,包括投资反弹和通货膨胀再起。

2 宏观经济政策与宏观调控

2004年的宏观政策的目标就是要努力熨平波动,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与以往历次调控不同,此次调控更强调了未雨绸缪,在看到过热苗头的情况下就采取果断措施,因此保证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

2004年 4月下旬,在针对一季度投资增长高达43%的情况,中央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投资过热的政策。①4月26日,国务院授权发改委宣布,对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开发行业建设项目的资本金比例进行了调整,从而发出治理投资的信号。②4月27日,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清理,重点是钢铁、电解铝、水泥、党政机关办公楼和培训中心、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高尔夫球场、会展中心、物流园区、大型购物中心等项目和2004年以来新开工的所有项目。③4月29日,国务院发布通知,明确对土地市场秩序进行治理整顿,规定在治理整顿期间全国冻结农用地转非农建设用地半年,半年后必须逐省逐地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方能解冻。

与此同时,央行也采取了相应的调控措施。①调整准备金率。2004年4月25日起,将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执行7.5%的存款准备金率。②调整利率。自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从2004年3月25日起,人民银行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2004年1月18日,央行通过窗口指导,要求商业银行严格控制对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过热行业贷款并建立预警制度;2004年10月28日,央行宣布自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

此次宏观调控是对新一届政府的重大考验。为了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同时又做到调控措施的及时有效,此次调控是多管齐下。先是控制信贷,其次是控制土地,对一些“不听话”的地方和企业则运用“乌纱帽”控制,这些行政性措施对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过热冲动起到非常有效的抑制作用。与此同时,也充分运用价格手段,如调整准备金率,调整利率等政策,进一步巩固了宏观调控的成果,尽量减少运用行政手段进行调控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此次调控的另一个特点是有保有压。在抑制一些过热行业的同时,积极支持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农业的发展。2004年,中央连续出台了包括给农民直补,逐步取消农业税等支持农业特别是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大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生产扭转连续4年减产的不利局面,获得大丰收。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将超额完成年初预定的4550亿公斤的目标。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经济作物也继续增产,畜牧业、渔业保持稳定发展势头。前三季度整个农业生产增长5.5%,呈现加速增长势头,预计全年将增长6%左右。不仅粮食增产了,农民收入也大幅提高。据统计,2004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0元,实际增长11.4%,增长幅度比上年同期提高7.6个百分点。综合分析,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有望突破年初预定的5%的目标,是1997年以来增长幅度最高的一年。

3 经济增长与宏观政策对就业的影响

就宏观政策对就业的影响而言,由于抑制了投资过热,客观上对于投资扩张和就业创造也起到了抑制作用,但由于保证了经济增长的平稳和可持续性,这样的调控,不仅对于2004年的就业目标的实现,而且对于今后几年就业岗位的创造都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尤其是投资结构的优化和调整,都对扩大就业起到促进作用。初步核算,2004年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5%,比上年同期加快2.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0.9%,减慢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5%,加快3.1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宏观调控优化了产业结构,特别是第二产业增速的回落,第三产业增速的提高,都有利于就业的增长。

展望2005年,经济增速会有所减缓,同时,宏观政策取向将是稳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这些对于就业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2005年经济增速将略低于2004年,如果其它条件不变,仅从这个角度,则给900万就业目标的实现增加了难度(因为2004年的就业目标也是900万)。

稳健的财政政策是相对于此前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而言的。稳健的财政政策,被概括为“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控制赤字的一个含义是减少国债的发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5年拟发行长期建设国债800亿元,大大低于2004年1100亿的预算发行规模。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则意味着,“直接用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越位’投入,要退出来,压下来;对于属于公共财政范畴的涉及财政‘缺位还不到位’的,如需要加强的农业,不仅要保,还要加大投入和支持的力度”。2005年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方面的开支增幅将加大。这主要旨在减少居民为养老、医疗、教育方面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综合来看,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及退出竞争性领域,对就业增长会有不利影响,但通过增加社会保障及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则有利于增长和就业。因此,笼统地认为财政政策由“扩张”转为“稳健”会对就业增加不利是有失偏颇的。

稳健的货币政策实行多年。这里的“稳健”更像是一种相机抉择,既不是扩张,也并不意味着紧缩。不过,考虑到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特别是工业化国家(如美国)偏紧的货币政策,中国的货币政策也存在着相对偏紧的倾向。是否加息主要视CPI的态势而定(相关的汇率以及整个宏观形势也在考虑之列)。2004年11月份CPI降为2.8%,即已说明通货膨胀压力在减小。但由于生产资料价格还是居高不下,以及担心投资反弹,这些都对货币当局提出挑战。如果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继续加息是完全可能的。偏紧的货币政策,对于就业是把双刃剑,一方面,银根紧了,投资扩张难了,就业创造会更困难;但同时,利率上调,资金价格高了,会导致劳动对资本的替代,从而会有利于就业创造。长期以来,在资本价格被压在均衡水平之下、就业存在体制性障碍的条件下,一些部门必然使用资本替代劳动,导致高投资、低单位就业的增长模式。

(本文摘自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发行的《2005年中国就业报告》一书)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