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文化体制改革2006年全面破冰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1 月13 日 |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6年01月09日报道:姓名、住址、邮编……”1月6日,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中心小学五年纪学生孙红兴奋地填写着一张儿童剧《魔山》的购票单。冰激凌、吉尼斯、四万名儿童在首都体育馆狂欢、四万名观众凭该剧入场券获得半斤的冰淇淋蛋糕……这出即将在北京工人体育馆的上演的儿童剧,开启了国内儿童剧演出前所未有的想象空间。

制造这种想象的是北京市儿童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北京儿艺”)。“我们不得不随时创新,因为儿艺已经是企业,要直接面对市场。”北京儿艺总经理王颖解释。

而北京儿艺是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第一个突破口。2004年初,从一个事业单位转变成股份制企业。改制当年共创收2163万元,其中营业收入1568万元,是改制前的18倍。

自从2002年中国拉开文化体制改革序幕,2003年中央确定了9个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市和35个试点单位。北京儿艺就是试点之一。

近日,一份深化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出台——中央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据消息人士透露,《意见》出台是在总结近3年各地试点经验基础上,提出系统、全面的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则性指导意见,目的是为了给各地改革试验以准确的方向及政策意向,总目标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体制和机制改革滞后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症结。”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副所长陈少峰对本报记者说。

而《意见》的出台,给出了这一症结的系统破解方案。

《意见》分为9大部分32条,包括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进程,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和目标任务,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文化企业改革,加快文化领域结构调整,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宏观管理体制,加强对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和文化企业单位改革方向都明晰了。” 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庚香分析《意见》的亮点之一时说。

在2005年8月的“传媒业改革与发展走势研讨会”上,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李从军指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重点是体制、机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手抓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李从军指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主要是转换内部的经营机制,增强活力、提高效益,向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经营性文化产业这一块,主要是要转企改制,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成为新型的市场主体。运用市场机制来增强实力。

“抓住这两点,就转动了文化发展的两个轮子。”一位专家说,“《意见》中提到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文化产业,正是对两个轮子如何转动的方向指引。”

据消息人士透露,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是: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而经营性文化产业改革原则定位为: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

这两项改革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而相关的配套措施也尤为重要。

上述人士还透露,《意见》中,文化领域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资源重组,文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目标锁定在:文化市场建设,要素市场(如演出、音像、电影、文物市场等)建设,流通体系建设,培育相关中介机构、行业组织,文化产业协会。

理清政府、市场、文化企业的关系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业事业单位依法运营是宏观管理体制的核心原则。

文化部产业司副司长谢锐曾表示,文化领域而言,政府实现“三转变”,即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主要管理“直属单位”向管理“社会”转变;尽快做到“两分开”,即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

“《意见》非常系统和全面,但仍是指导性的原则,具体措施还要各地方和部委在继续试点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上述消息人士说。

在2005年3月的全国文化系统推进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上,孙家正强调,文化体制改革的难点在转企改制,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要闯过这一关。

这个难关将在2006年得到突破。据悉,文化体制改革会在今年当作大事来做。中央很快会召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部署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本报记者 王世玲 北京报道 )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