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新闻背景:党的十四大以来的历次宏观调控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4 月15 日 | 文章来源:半月谈

党的十四大以来的历次宏观调控

1.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态势,但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特别是旧的调控机制逐渐失效,新的宏观调控机制尚未完善,投资软约束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经济"过热"现象,投资、消费双膨胀,社会集资、金融机构设立基本失控,通货膨胀恶性发展。

针对上述情况,1993年6月,中央果断提出加强宏观调控的16条措施,主要包括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整顿金融秩序和流通环节,控制投资规模,加强价格监督等。从1994年起,在金融、外汇、财税、价格、外贸等方面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分立;专业银行向商业化、企业化发展;中央和地方实行分税制;进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汇率并轨;石油和粮食等基础行业产品价格放开等等。经过3年努力,到1996年下半年,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金融秩序迅速好转,物价涨幅明显回落,通货膨胀得到抑制,经济增长在适度从紧的宏观政策环境下仍然保持着较高速度,经济实现"软着陆"。

2. 1997年,金融危机在亚洲国家和地区相继爆发并对我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在东南亚国家货币纷纷贬值的情况下,我国从大局出发,坚守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外贸出口受到严重冲击,国内市场供求格局开始发生逆转,即从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内需扩大受阻,物价急剧回落,出现通货紧缩迹象。与此同时,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下岗失业人员明显增加。

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中央审时度势,以稳定经济增长为目标,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1998年随着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变化,中央明确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后改称"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成为我国宏观调控新的立足点。从1998年开始,我国连续大规模发行国债,增加政府投资,以此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社会总需求;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假日经济,以刺激消费,努力启动国内市场。随着各种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到位,加之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减弱,民间投资逐渐活跃,国外市场好转,外贸出口增加,我国经济逐步走出通货紧缩阴影,增长速度稳步回升并呈现强劲势头。

3. 2003年下半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固定资产投资过快、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的苗头开始显现,煤电油运日趋紧张,盲目投资、乱上项目、重复建设问题愈益严重,消费价格以较快的速度持续上升,新的"大起"有可能导致新的"大落"。

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分析形势,未雨绸缪,确定了"果断有力,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实效"的宏观调控原则,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有保有压;强调不搞"急刹车"、"一刀切";要求各地各部门迅速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判断和决策上来。进入2004 年,中央宏观调控的力度明显加大,宏观调控措施得到迅速落实,投资过热、盲目扩张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宏观调控初步达到了预期目标。与以往不同,这次调控是一次预防性调控,其实践意义在于,在经济尚未全面过热、通货膨胀尚未发生之时予以遏制,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经济大起大落对国民经济可能造成的严重伤害,也大大降低了宏观调控的成本。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