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经济日报:加强改善宏观调控 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2 月16 日 |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新世纪的头五年,在我国历史进程中是不平凡的五年,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五年。我国摆脱了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成功地战胜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挑战,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抑制了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经济社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较大发展。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改革有了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上了一个大台阶。城乡居民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生活进一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五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尤为重要的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这对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全局的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历史经验多次证明,粮食大幅减产和投资需求膨胀“双碰头”,经济运行就会受影响。

前几年,我国出现了粮食产量连年下降、供求关系趋紧的现象。与此同时,农民收入增长连续多年维持在5%以下的低水平,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新开工项目过多,在建规模过大,一些行业和地区投资过度扩张。此外,从2003年开始,国内部分地区房价涨幅上升,居高不下,房地产行业也出现了投资过热的迹象。

由于投资增长过猛,使得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凸显。一是投资膨胀助长了信贷规模过度扩张,信贷扩张反过来又推动投资更快增长。二是投资膨胀加剧煤电油运的紧张,使经济运行绷得更紧。三是投资膨胀、煤电油运供应紧张,必然拉动基础产品价格上涨,加大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压力。

面对如此复杂的形势,新一轮宏观调控开始了。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按照果断有力,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实效的原则,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着力解决影响经济较快发展的突出问题。在这一系列措施的作用下,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薄弱环节得到加强,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

实现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这次宏观调控是从加强农业入手的,主要措施是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建设投入。“十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预计达到11300多亿元,年均递增17%以上。这些政策措施力度之大,农民得到实惠之多,是多年来少有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这对稳定经济全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大力加强薄弱环节,主要是严把土地审批和信贷投放两个闸门。控制投资需求膨胀,遏制部分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深入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全面清理各类开发区。制定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完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放开贷款利率的上限,提高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等行业建设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依法清理在建和拟建项目。同时注重结构调整,加大对农业、水利、能源、交通、环保和社会事业的投资力度,长达4000公里的西气东输管道全线贯通并投入商业运营,三峡工程、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重大建设取得新进展。煤电油运紧张的状况不断得到缓解,保障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经济体制改革得到进一步推进。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农村税费改革进入逐步取消农业税的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框架初步建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顺利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扩大到绝大多数省区市,制定并实施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全面落实出口退税改革措施,做到了老账全部还清,新账不欠。

加大了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各级政府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支持。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新进展。

此外,在宏观调控作用下,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回归理性。

在宏观调控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宏观调控本身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在手段上主要运用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十分注重发挥信贷、投资、价格等方面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作用。而且宏观调控同推进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实践中深化改革,通过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上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新一轮宏观调控更加注重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抑制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过快增长。图为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现代化厂区。(新华社)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