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商巨子到两岸使者

辜振甫人生的最后十几年也正是海峡两岸关系跌宕起伏的十余年。他称得上是十几年来海峡两岸关系风风雨雨的见证人

2005年1月3日早上四点,台湾著名工商界人士、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因病逝世。他的谢世对台湾、对海峡两岸关系来说无疑都是一个重大损失。

回顾辜先生的一生,他早年的创业史固然使他功成名就,而其晚年致力于海峡两岸的交流事业,尤其是他一生中的辉煌业绩,更为两岸民众所铭记。

亦商亦政的“红顶商人”

辜振甫先生出生于1917年1月6日,家居台湾省彰化县。1940年毕业于台湾大学政治系,曾入日本东京大学研究财经及经济管理。由于其家族是台湾的世家,拥有大片土地,因此,50年代国民党在台湾开展土地改革后,辜家的资产就由土地转为股票,成为当时台湾四大公司之一的台湾水泥公司的主要拥有者,辜振甫先生也出任台湾水泥公司的董事长,开始在台湾的工商业界发展。伴随着六十年代后台湾经济的“起飞”,辜家也成为台湾工商界中的大家族。

辜振甫先生曾经兼任的工商界职务有台湾证券交易所董事长、亚洲太平洋商工总会理事长以及台湾最大的工商团体— —工商协进会理事长。并且在政治上与在台湾执政的国民党走得相当近,辜振甫在1969年当选上国民党十届中央委员,1981 年后一直担任国民党的中常委,成为名副其实的“红顶商人”。

出掌海基会,奔走两岸

1979年,大陆对台政策由“解放台湾”转变为“和平统一”后,对峙了三十年的海峡两岸关系开始解冻。随着国民党当局在1987年开放台湾民众经第三地到大陆探亲后,海峡两岸经贸、文化、民间等各方面的交流渐次展开。1990 年11月21日,在台湾当局的策划下,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正式成立。海基会是台湾当局为应付两岸关系发展和推行其对大陆政策而设立的以民间形式出现的机构,是官方的“白手套”,这从该基金会的7亿元新台币的基金中有 5.2亿来自台湾当局拨款可以看出。辜振甫先生以国民党中常委、“总统府资政”、台湾水泥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出任海基会董事长。

为了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991年11月16日中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由德高望重的曾经担任过上海市市长的汪道涵出任会长。由此,海协与海基会两会展开有关的交流工作。

“汪辜一小步,两岸关系一大步”

1992年年初,汪道涵会长致函辜振甫先生,8月4日,第二度致函,提议双方进行会晤。台湾当局经过多次评估,于8月22日由辜振甫先生复函汪道涵会长表示接受邀请,双方进行会谈,但提出会谈地点应该不在大陆、也不在台湾,而是选择第三地——新加坡。

翌年4月27日至29日,辜振甫董事长应汪道涵会长之邀请,在新加坡的海皇大厦进行了第一次“汪辜会谈”。这是海峡两岸授权的民间团体的最高负责人之间首次进行的民间性、经济性、事务性、功能性的会谈,双方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实事求是、求同存异的精神,经过共同努力,排除了某些干扰,在许多方面达成了共识,签署了《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等四项协议。两会负责人约定今后将经常举行会晤,形成制度,及时解决两岸交流中产生的有关问题。“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所谓“汪辜一小步,两岸关系一大步”。

上海会晤,汪辜第二度握手

按照海协与台湾海基会的协议,两会常务副会长与副董事长或秘书长之间的会晤原则上是每半年进行一次,汪道涵与辜振甫之间的会谈则是根据实际需要经双方同意后进行。但是,就在新加坡进行的第一次“汪辜会谈”之后,台湾当局在国际间加紧进行分裂祖国的活动,1993年下半年,台湾当局首次开展所谓“参与联合国”的活动,1994年李登辉又借发生在浙江千岛湖的一起刑事案件发起恶化两岸的“千岛湖事件”,汪道涵与辜振甫之间的会谈从此被迫延后。

直到1998年,经过大陆海协的多方努力,10月14日辜振甫董事长终于应邀来到上海与北京,与汪道涵会长在历经了五度春秋后第二次相逢,再度握手。除在上海与汪道涵会长见面外,辜振甫董事长在北京还拜见了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政治局委员钱其琛及中台办主任陈云林等。辜振甫董事长是首次踏上祖国大陆这块土地,异常兴奋,在上海参观了浦东新区、上海证券交易所、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博物馆、豫园等,并欣赏了由上海京剧院演出的京剧折子戏;在北京则参观了长城与故宫。据说,辜先生在参观时心情好、身体也好,无论是在长城还是故宫参观,他都是“疾步如飞”,连为他专门准备的轮椅根本是“没有用武之地”。因为是两岸隔绝近50年来台湾官方授权的民间团体负责人第一次到祖国大陆,吸引了中外113 家媒体、458名记者采访,盛况空前。

“86字方针”与“四项共识”

辜振甫先生访问上海、与汪道涵会长进行“汪辜会晤”中,值得一书的是汪道涵会长代表大陆方面提出的对台“86 字方针”。10月14日,在辜振甫到达上海的当天下午,汪、辜两人在和平饭店8楼和平厅举行会谈。针对两岸在“一个中国”上的争议,汪道涵提出了著名的“86字”:“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目前尚未统一。双方应共同努力,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平等协商,共议统一。一个国家的主权和领土是不可分割的,台湾的政治地位应该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进行讨论”。会晤中,辜振甫董事长也提出了台湾方面的若干看法,因此,汪、辜在和平饭店的对话事实上就是开启了两岸之间的“政治对话”,具有历史意义。

10月15日下午,汪、辜两人再度见面,双方在新锦江酒店四楼喝茶,通过无拘束的交换意见,达成了四点共识:一是两会决定进行包括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内容的对话,由两会负责人具体协商作出安排;二是进一步加强两会间多层次的交流与互访;三是对涉及两岸同胞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两会加强个案协助;四是汪道涵会长对辜振甫先生邀请他访问台湾表示感谢,并表示愿意在适当的时候访问台湾,加深了解。四点共识的产生使汪、辜上海会晤再添一项成果,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汪、辜第三次握手成梦幻

正当两会人员积极落实“四点共识”、正当辜振甫先生翘首以盼、大陆有关方面也在积极准备汪道涵会长访台之际,台湾当局最高领导人李登辉于1999年7月9日公然提出“两国论”的“台独”分裂主张,这使海协与海基会两会之间的对话失去了政治基础,也使汪道涵会长的台湾之行嘎然而止。

尽管日后辜振甫先生曾经多次对外公开表示希望汪道涵会长能够到台湾与其进行第三度的见面与握手,他最念念在兹的梦想就是能够在台北招待汪道涵会长,以尽地主之谊。但在李登辉当局“两国论”的阻碍下,汪道涵会长的访台气氛一直无法营造。尤其是2000年民进党上台后,拒不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公然否认“九二共识”,这不仅使海协与海基会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无法进行,而且使汪道涵会长的访台问题被迫无限期推迟。以至最后辜先生撒手西去,徒留下满腔遗憾。需要指出的是,这不仅仅是辜先生的遗憾,其实这也正是海峡两岸的遗憾,两岸的悲哀!辜先生人生的最后十几年其实也正是海峡两岸关系跌宕起伏的十余年,因此,他也称得上是十几年来海峡两岸关系风风雨雨的见证人!(撰稿/严安林 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

新民周刊2005年1月5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