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社会蓝皮书”新特点

《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已经是“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第13本社会蓝皮书了。本年度的蓝皮书,有以下几个新特点。

1突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

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注意吸纳国际发展的经验,注意总结改革开放26年来的经验和教训,更要注意那些中国的特殊国情和发展的特殊约束条件。要实现2020年GDP总量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基本条件是在此期间GDP年均增长率保持在73%,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5‰以下,总人口控制在15亿人之内。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我国GDP的年均增长率要高于73%的水平,人口出生率已下降到12‰左右,实现GDP翻两番的总目标是有保证的。但问题是,在这个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社会能否也得到同步的发展?会不会因为社会结构的失调而打断持续增长的过程?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这不是一句口号,必须有针对性的构建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和谐。一是要构建城乡结构的和谐,现在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水平相比,平均相差在20年以上,繁华大都市与西部乡村的差距,更是在50年以上。而现代化国家的最有标志性的指标,就是农民不再是穷人。二是构建区域结构的和谐,目前区域之间差距的扩大还在继续,较发达地区的收入增长水平仍快于欠发达地区。应当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在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上的倾斜,逐步扭转这种区域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三是要构建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扭转贫富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缓和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摩擦和冲突。政府应利用财政、税收、福利等杠杆,对收入再分配进行科学的调控,理顺工资和收入分配的秩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减少贫困和低收入群体,建设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社会。四是要构建就业结构的和谐,要努力增加就业机会,特别注重城市化的问题和减少农业从业人员比重的问题,争取在未来15年再转移出1亿多农业富余劳动力,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大国。五是要构建代际结构的和谐,在中国总人口已突破13亿的情况下,解决好人口面临还没有富裕起来就过早老龄化的问题,要关注社会保障水平刚性增长与经济发展周期波动的矛盾,建立和完善重节约、广覆盖、有积累、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制。六是要构建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改变高能耗、高污染和高资源消耗的增长方式,建立节约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保护好脆弱的生态环境。七是要构建价值观的和谐,在全球化、市场化和利益格局多元化的情况下,把握价值观念新的变化规则,塑造新的社会价值形态,弥合代际之间的价值观念差异。八是要构建国际交往环境的和谐,在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中处理好各种国际关系,特别是处理好建立在互利互惠基础上的大国之间的国际关系,为中国的长期稳定发展争取较好的国际交往环境。

2.注意研究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关键时期

中国的发展进入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转型关键时期。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对于一个经济起飞的国家,这个关键时期,往往是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政治体制不断应对新的挑战的时期,是既充满新的机遇、又面临着各种社会风险的时期。国际上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曾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起飞后进入这个时期,但后来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一些发展顺利的国家和地区,如今人均GDP已达到1万~2万美元,而另一些没有解决好社会矛盾和发展问题的国家和地区,至今人均GDP还停留在不足3000美元的水平,这是中国应当引以为戒的。要特别注意研究在这个关键时期可能发生的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防止一些大的突发事件和新型社会风险打断正常的增长和发展过程。

3.注意社会突出矛盾发生的变化

2004年,过去几年一直比较突出而且难以解决的农民收入问题有了可喜的变化,中央对农民多予少取的政策取得效果,农民收入出现八年以来最快的增长态势,另外就业形势略有缓解,城镇登记失业率多年来首次遏制住继续增长的势头。但与此同时,几千万失地农民成为新的社会关注焦点,部分农民因失地而导致的失业和失去生活保障引发较多的上访事件和集群行为。在党政干部和社会民意的调查中,对社会治安的担忧比前几年更加突出。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以及工资分配秩序比较混乱的老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本书的作者来自专业的研究和调查机构、大学,以及政府有关研究部门,除总报告外,各位作者的观点,只属于作者本人,既不代表总课题组,也不代表作者所属的单位。本书涉及的大量统计和调查数据,由于来源不同、口径不同、调查时点不同,所以可能存在着不尽一致的情况,请在引用时认真进行核对。

本课题的研究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点资助,本课题的研究活动的组织、协调,以及总报告的撰写,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负责。

本年度“社会蓝皮书”由李培林、陆建华、许欣欣、陈光金负责全部统稿,胡刚负责资料工作。

中国网2005年2月7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