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市场全面开放 中资银行胜算几多?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3 月13 日 | 文章来源:中新社

再过九个月,根据加入WTO的承诺,中国金融业将全面开放。对中资银行的前景,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流露出了担忧之情。

随着市场的逐渐开放,设立分行、入股中资银行、成立合资银行,最近一、两年来,跨国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已明显加快。

面对外资银行的“步步紧逼”,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股份制改造、上市,中资银行也是动作频频。期间,产权结构、管理经验、内控机制都有所改观。

但在外资银行面前,中资银行还是显得单薄了一些。总资产几千亿,甚至上万亿美元的外资银行,经过上百年的摸爬滚打,其市场竞争力、适应力,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在去年一年的时间里,某跨国银行的总资产就增加了两千二百多亿美元,赢利两百多亿美元。

中、外银行的角逐,已再所难免。遍及全国的网点、社会认同等本土优势,让不少人对中资银行的前景感到乐观。

因为是国有银行,国有企业、普通百姓可能会更信任中资银行。但对外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来说,情形可能就会大不相同。

在国内,外资银行的布点不及中资银行,但其遍布全球的业务网络、丰富的国际业务经验,却令中资银行望尘莫及。随着对外贸易额的增长,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融入全球市场。随之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中资银行又能拿到多少份额?

中国已悄然步入资本时代。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中国还会对资本产生更大需求。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早已不是秘密。在官方打压下,民间拆借、地下钱庄的“顽强”存在,正是民间对资本巨大需求的明证。有消息说,目前中国民营企业自我融资比例高达九成。

在完成了本土化后,凭借更高的风险管理水平,外资银行一旦向民营企业伸出“橄榄枝”,中资银行也就难保不会失去这一潜力巨大的客户资源。

全国人大代表、央行上海分行行长胡平西认为,外资银行的优势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运用水平。金融技术大多是成熟的技术,不是尖端技术。外资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技高一筹,主要是内控机制健全、用人合理的结果。

正是因为内控机制不健全、用人不合理等原因,中资银行付出了很大代价。为了降低不良贷款率,中国在上世纪剥离了一点四万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贷款,还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补充了两千七百亿元的资本金。

标准普尔甚至认为,从一九九八年至今,中国共花费了三点五七万亿元重组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全面开放,有人欢喜有人忧。在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中资银行如果表现欠佳,就很容易既丢了市场,又没学到“技术”。成熟行业的竞争,更多地还是比拼“功底”。中资银行能有多少胜算,世人拭目以待。(记者赵建华)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