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资源吃饭 东北城市经济需重构

 

尽管东北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东北城市群的总体竞争力却不是很强。不强的原因在于东北城市经济没有形成协调发展的格局,城市群中多为老工业基地或资源性衰竭型城市。

城市经济需重构

媒体称,中国著名煤城辽宁阜新,在创造了50年的辉煌之后,最终为煤所困:煤炭资源耗尽,15.6万职工下岗,30万家属生活困难,经济增长逐年放缓。辽宁省的鞍山、本溪、抚顺、北票等城市面临着和阜新相同的遭遇;吉林省的辽源等18个城市也面临着资源的挑战。

东北部分重点地区的矿产资源(如煤矿、森林),已经完全枯竭或濒临枯竭,面临着必须全面转产的局面。部分地区矿产资源的开采成本也大幅度上升,失去了原有的经济优势。

以黑龙江省为例,省内几大自然资源优势正在迅速弱化乃至消失。如:大庆油田的可采储量只剩下30%,到2020年产量只能维持到2000万吨左右,开采成本将在目前已经很高的基础上大大提高;省内四大煤炭生产基地:鹤岗、鸡西、双鸭山、七台河已经面临煤炭资源枯竭或大量“关井”的局面;我国最大的森林工业基地伊春,16个林业局中已经有12个无木可采,可采木材不足500万立方米。

专家认为,东北中心工业城市应加大“退二进三”的力度。如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等中心城市逐步退出二产转向三产;同时,大力开拓研发、金融、贸易中心与交通枢纽的功能;像抚顺、阜新、鸡西、吉林市等单一资源性城市应多样化发展,改变“靠资源吃饭”的局面。对于鞍山、本溪、齐齐哈尔等城市,宜发展商贸、金融、信息网络、文教娱乐、房地产开发等服务业。

国有经济需战略性调整

中国人民大学李悦教授指出,东北应培植自身的优势产业。从东北原有的支柱产业看,机械、冶金、化工、汽车、化纤等产业具有传统优势,东北应结合加快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发展的规划,在相关行业中加快高新技术改造,支持龙头企业的产业升级,引导行业、企业间资源整合。

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则强调,“搞好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是东北振兴的优势所在。”

专家认为,“充分发挥东北省际间的比较优势,整合三省资源,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是东北振兴的必要选择。整合应从四个主要方面着手:

首先,集中力量建设油气、钢铁、汽车和造船生产基地培育核心企业竞争力使其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如,增强鞍钢、一汽、大庆油田等大企业在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和行业中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其次,加快石油石化、重大技术装备、微型汽车、民用飞机和直升机、汽车发动机、航空发动机等建设改造步伐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确立在行业中的优势地位。

再次,进一步加大军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军工企业的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加快结构调整培育发展一批主导民用产品提高市场适应能力。

最后,其他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主导产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能源、原材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围绕大企业配套开展专业化协作发展成为“专、精、特、新”,有规模经济优势的专业化企业;在具备发展条件的技术、人才密集区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资源性城市需经济转型

如何改造东北资源衰竭型城市,使其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迫在眉睫。专家建议,实施制度资源分享政策,培育扶持替代产业。首先要实行国家支持下的转移就业政策。在统支统收的旧财政体制下,没有给地方预留资源枯竭时发展替代产业和安置失业人员的资金,因此靠地方自身难以解决这些问题,中央应考虑给予资金补助。

对于资源条件恶劣、替代产业难以形成的地方,应考虑城市人口外迁。然后实行国家与地区的资源分享政策,如允许东北的石油大部分留在地方使用,同时,加大国家财政对资源的转移支付力度。对资源枯竭或衰退性产业转产项目、替代产业的培育给予税收、信贷、引资方面的政策支持。

“从实际出发,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使阜新实现转型。”阜新市委副书记于言良说,阜新的最大优势是土地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发展种养殖业,工业性污染小,发展绿色农产品潜力巨大。阜新要把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打造成为新的接续替代产业,逐步实现城市由“黑色”向“绿色”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黑龙江省鸡西市是个70%以上企业生产以煤炭采掘和简单加工制造为主的典型资源型城市,由于受煤炭产业衰退的影响,该市在老工业调整改造过程中,把发展资源型城市的替代产业作为重点,由过去的“一煤支撑”转成了“多产业支撑”。

北京大学杨开忠教授认为东北陷入“资源丰富陷阱”中,东北最大的问题是锁定和路径依赖。因此,需要从打破锁定效应方面入手,需要在考虑东北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基础上发展接续产业。

吉林大学宋冬林教授指出,应该借鉴英国的曼彻斯特,美国的匹斯堡,德国的鲁尔区等经验,结合东北资源型城市具体特点,支持资源枯竭城市沉陷区的治理,成立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债专项资金,着力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张迎新)

中国经济时报 2004年4月16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