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国企改制可尝试“资产重组”

国有企业改制是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一场攻坚战。采取什么方式将3687户国有企业、2748亿元资产、102.1万从业人员从一般性竞争领域中平稳退出,实现战略性转移,关系到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成败。根据吉林省现状,可以采用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的方式进行国有企业改制。

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即先对国有企业进行重组、包装,再对外招商、改制)是推动国有企业改制的一种有效方式。具体做法是:先构造一个既能体现政府战略意图、又能按市场规律进行资产(本)运作的市场经济主体——资产运营公司;由资产运营公司筛选国有企业核心资产,然后以筛选出的核心资产为中心,资产的技术关联为纽带,打破企业界限,划定重组资产范围,拟定重组方案,上报国有企业改制领导小组;国有企业改制领导小组审批资产运营公司上报的资产重组方案,确定后将方案涉及的资产作价划归资产运营公司;资产运营公司对国有企业实施资产重组;重组后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对外招商,或全部转让,或部分转让成立股份公司,实现国有企业改制。

用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的方式进行国有企业改制,一是能吸引非公有经济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二是能实现国有资产(本)转让价格最大化;三是能促进产业集聚。用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的方式进行国有企业改制,是根据吉林省国有企业资产运行现状,对国有企业改制有效方式的一种探索。这种改制方式操作相对较复杂,需要系统运筹,关键要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战略性思维谋划国有企业改制。这里的战略性思维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吉林省发展战略。多年来吉林省基本形成了未来三十年发展战略,国有企业改制应该纳入到全省发展战略轨道中进行。另一层含义是指一种策略,一种技巧。就是不把国有企业改制简单地看做国有企业转让、出售,而是看做国有资本经营;不孤立地处理国有资产,压低价格恳求别人来购买,而是将其转移到全省重点发展产业,与其他的资源配置起来,形成新的具有盈利能力的经营单位,再招商改制。

二是构造实施战略性重组的市场主体。用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方式进行国有企业改制,效果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实施战略性重组的市场主体——资产运营公司。吉林省目前有一些资产运营公司,金融领域也有几家资本经营机构,但从业务性质上看,还都不能胜任此项工作,必须重新构造。现有两个可行方案:一是与国家开发行合作,组建资产运营公司;二是整合省内资源,组建以国有企业改制为即期任务的资产运营公司。

三是进行债务重组,为招商改制创造条件。吉林省3687户国有企业负债2254亿元,负债率82.6%。其中欠国家四大银行1214.01亿元,占整个负债的53.86%。如果能够利用国家的支持政策,将国有企业欠国家的债务减免或分离开,对国有企业改制意义非常重大。

对国有企业进行债务重组,应该采取两手准备、两种方法进行。

两手准备是指,一方面争取同商业银行合作,针对历史形成的负债,特别是政策性负债,制定国有企业债务剥离、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核销为一体的债务重组方案。另一方面,在积极争取政策的同时,积极地采取技术手段,根据省情,在资产战略性重组中创造性地进行债务重组。

两种方法是指全口径重组和部分重组。全口径重组方案是将国家商业银行、国家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对东北三省地方国有企业的债权转移为地方政府的债权和股权。分部分进行债务重组是资产运营公司在制定和执行各种资产战略性重组方案时,先将所涉资产及债务收购(或政府直接划转),组成新的法人企业,债务留在资产运营公司;资产转让后,再冲减挂在资产运营公司的债务。

四是统筹社保试点,为国企改制营造良好环境。辽宁省的“社保试点”工作在国有企业改组改造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年国家开始将这一政策在吉林省进行全面推广。吉林应将社保试点工作与国有企业改制统筹规划,针对各个不同的个案,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科学运筹,将国有企业历史遗留的养老问题、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现有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以及企业办社会负担问题与社保试点的实施有机的结合起来。

五是设立产业投资公司,在重组中促进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是在一个经济区域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和相关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的产业现象和经济过程。多年来,吉林省经济的比较优势难以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在市场化的改革中消失了,许多地区和产业“一花独放”,没有实现产业集聚。 因此,在花大力气完善市场环境,提供制度和机制供给、加快产业集聚自发形成的同时,吉林还应该设立产业投资公司,在“五大基地”建设行业中积极发挥产业投资公司的作用,通过“种子”投资、风险投资和政策性投资组合,扶持和培育五大产业中必须发展的瓶颈环节。通过资本运营,带动产业集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马利彪 潘犁 作者单位: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经济时报》 2004年3月2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