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粮仓缓慢变粮企
孙亚菲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就像靠山吃了半个世纪的伊春,无法再用森林资源维持自己的生计一样,曾经依靠三江水灌溉,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佳木斯人,而今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前,单靠肥沃的黑土地,终究举步维艰,难以为继。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北大荒早已是良田万顷。开荒者的后代子孙们,却面临着比当初恶劣自然环境更严峻的挑战:新时期下如何转型,谋求新的发展道路。

从北大荒农场到北大荒公司

赵书洪只是当初开垦北大荒的成千上万热血青年中的一个。

1959年,他从山东老家跑到佳木斯291兵团,来投奔在此开荒的哥哥时,刚好20出头。

冬天挖沟,修路,夏天趟水,平田,就这样,291兵团的官兵们,硬把一片片荒地变成了良田。这个距佳木斯最近的农场,以官兵们所在兵团命名为“291农场”,1.8万人在此耕种、生息。

赵书洪从农场二分厂的劳资干部岗位上退下来时,他已经为291干了37年。农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初北大荒所在地,成了黑龙江最大粮食加工企业之一的北大荒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赵书洪每月在这里领取608元退休工资。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赵书洪的表情看起来很满足。“现在吃喝不愁,彩电冰箱都有了,还住了楼房,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场里还从来没有拖欠过工资。”他反问记者:“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惟一让赵书洪担心的,是他两个在农场当工人的儿子。他有三儿一女,其中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是291的工人,在农场承包种地。去年碰上佳木斯遭遇70年一遇的灾害,两个儿子辛苦一年,一个赔了钱,一个刚好拉平,生活比较困难。

“粮食不值钱了,1.8万人还在啃这块土地,基本上没摆脱靠天吃饭的模式,这种局面不改不行了。”北大荒股份公司291分公司副总经理李春怀主抓农业,对目前农场职工的生存状况看在眼里,急在心中,“种一亩地,地租、化肥、人工等摊下来,以水稻为例,每斤成本4毛5左右,市场价格5毛,如果遇上灾害或市场行情不好,一不小心就赔了。”

农场负重转型

黑龙江农垦总局有百余个农场,291农场以50万亩的耕地面积排在第14位,属于地多人少的大农场。较之一些地少人多的农场来说,291的日子已算宽松,职工月收入能相对稳定保持在500元上下。

291曾经有过辉煌的时期,那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农场生产的粮食不愁卖不愁销,且价格看好,职工生活也相对富裕。而1996年以后,粮食价差补贴取消,市场又饱和,粮食价格一路下跌,农场靠自己的土地和占有的资源来生存就变得更为艰难。李春怀说,农场完全面对市场后,职工们尚未找到其他出路,都绑在这块土地上。

为解决这个结构性矛盾,农场开始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思路就是发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依托龙头工业企业来调整农业结构。

李春怀向记者介绍,291农场建了自己的乳品厂、麦芽厂和面粉厂,后来农垦总局为把龙头做大,把麦芽厂上划,与其他几个农场的麦芽厂组成麦芽集团,面粉厂经过改造加工,变成精米加工厂,之后以291农场牵头,联合集中其他农场的米业工厂,成立了“玉立米业公司”,这就形成麦芽、稻米、糖业为主的三大龙头。

李春怀颇为欣喜地表示,2003年四五月份,291农场种植的30万亩水稻还在田里生长,粮食订单就已经签了出去。13万吨稻谷,粮库收走6万吨,剩下的7万吨,全被“北大荒”米业收购;2万亩甜菜,集团的糖厂订走了,还说有多少它要多少;五六万亩地的大豆,行情也看好,不少外省购买者已经前来洽谈。“种什么,种多少,有了这些龙头,我们的农业结构问题迎刃而解。”李春怀说。

尽管如此,李春怀仍忧心忡忡:现在有自己的粮食加工企业进行收购,一时间解决了销路问题,但是自中国入世以来,外国价廉物美的粮食大量进入中国,一直在冲击粮食价格,如何降低成本,与之竞争,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农场实行大面积耕种,科学化育田,尽可能降低成本,为什么成本比国外的还要高出很多?关键在于农业企业的包袱太过沉重。”李春怀说,农场承担着办社会的巨大包袱,每年仅花在养活学校、公检法部门上的费用就近千万元,而291农场全年地租收入才5000多万元,“甩掉这一块,成本起码降低一半,在市场上就有竞争力了。”

一个粮库的现实黑龙江从建国以来就是全国最大的粮仓,在计划经济时代,这里作为生产基地,只管生产,最后由国家统一调配销售。然而1998年国家推行粮油改革,粮食放开收购,把粮食企业推向市场,原来均衡的产销链突然断裂,带来的后果是生产基地大量“憋粮”,粮食无法实现顺价销售,存粮一时间高达600亿公斤,每年仅保管粮食的费用就超过40亿元。

佳木斯作为黑龙江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经历了1998、1999年那段“憋粮”时期。佳木斯市委一位干部告诉记者,那时候,佳木斯郊区附近的农民赶着骡子牵着马,到城里粮库交粮,夜里都排成长队。后来粮库装不下,拒收农民粮食,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了严重打击。

“应该说,这些年通过结构调整,我们在‘憋粮’问题上解决得很好。”佳木斯粮库办公室副主任张国良告诉记者,粮食企业在经过几年的调整后,已经能够跟市场接轨,做到购销平衡。

“我们现在采用订单合同形式,与南方企业签订单,要什么我们供应什么。比如今年我们已经有5万吨水稻订单,预计实现40万元利润;大豆订单3000吨,每吨100元利润。林林总总加起来,我们一年非保护价收购这一块,可以实现220万元利润。”

应该说,黑龙江粮食品质全国名列前茅,且企业市场化了,实现了供销衔接,收入方面应不成问题,然而据张国良称,佳木斯粮库刚刚实现扭亏持平,已经算各大粮库中条件较好的,不少粮库仍是亏损连连,负债经营。

症结在什么地方?张国良解释说,原来在国家计划经济下建立起来的粮食流通体制,长期以来给粮食企业造成两大难题:一是冗员,二是负债,使这些背着沉重包袱的企业积重难返。

按照原来的粮食流通体制,粮食购储企业贷款收粮,国家允许政策性亏损,债务始终由企业背着,留下很多陈债。仅佳木斯粮库一家,历年经营亏损性陈债就近亿元,粮库职工在册千余人,人均负债10万元,其中5000万已经停息挂账,还有4000万债务,需要每年挣钱补500多万元的利息。

冗员也是影响粮食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张国良提供了一组数据:佳木斯粮库在册职工,包括退休的共1006人,在职上班的446人,也就是说,一小半人要养活一大半人。不仅如此,还有百余名上世纪60年代返乡下放的人员,粮库还得支付他们的生活费。

“按最低生活保障,每月给这些在辽宁、山东、河北的返乡人员邮钱,人死了还要给丧葬费,我们企业确实不堪重负。”张国良说,黑龙江大米那么好卖,靠经营就可以生存,但是不甩掉这两个包袱,粮食企业难望振兴,“首先国家应该冻结以前的陈债,第二,实行全员买断,企业需要多少人,就聘回多少人,甩掉负担,轻装前进。”

终结靠天吃饭佳木斯农委综合科科长李应文,这些天一直在忙碌准备材料。温家宝总理提出振兴东北的战略以后,农业结构调整作为重要的一部分,需要研究相应对策,佳木斯这样的农业大市,调整刻不容缓。

农业人口106万,占全区总人口的44%;农民人均年收入2411元,其中60%-70%来源于种植业;农村劳动力49.9万人,剩余劳动力15万-20万人左右,接近一半……李应文一口气给记者列出这样一组数据。

“这反映了我们佳木斯农业发展的几大瓶颈:第一,增收难。农民没有跳出传统农业的习惯,依靠土地眷恋土地,60%-70%的收入来自于种植业;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没有充分利用,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第三,农业基本建设经费不足,投入少,设施差,农业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再一个,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缺少龙头产业,步伐需要加快。”李应文说,市里为解决这些问题,已采取了积极行动,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譬如为增加农民收入,鼓励畜牧养殖,尤其鼓励一些基层干部带薪挂职,带头养殖,给农民起示范作用。据悉,佳木斯所属桦南县益丰乡,一半乡村干部都停职搞养殖去了;某县一个畜牧局局长也挂职到郊区开了一个奶牛场;汤原县还规定,凡干部养3头牛的,职务升半级。

“有些做法虽然不规范,但看出我们在大力调整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上的决心。”李应文还告诉记者,市里各级干部,也以实际行动支持农业发展。比如机关事业单位发起了“支牧揽储”活动,每个干部必须到银行存3000元,专项支持畜牧业发展,目前就此一项已筹集资金一亿多。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佳木斯的畜牧业由过去占总产值不到10%,发展到2002年的27.2%,预计2007年畜牧产值将达到总产值的一半。

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招商引资做大农业龙头企业,有组织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国内外……曾为粮仓的佳木斯,正有计划、一步步地改变原有角色定位,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重新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就像一位干部所描绘的那样:佳木斯人不能再靠天吃饭,而要靠市场、靠头脑吃饭。

南方周末 2003年10月8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