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辽宁省“十一五”规划纲要解读之改革开放篇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2 月16 日 | 文章来源:辽宁日报

新旅程上的改革开放新思路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让改革成为振兴的原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国有企业依靠改革焕发了勃勃生机。沈阳变压器集团是沈阳的老牌国企,在计划经济年代曾经风光无限。可是到2002年,公司总资产17.7亿元,负债却高达16亿元,面临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边缘。对于“沈变”这样一个老国企,如何才能激活?事实证明,除了巨额资金注入外,最重要的还是其机制的转换。2003年12月29日,新疆特变电工注资4.4亿元成功地重组并购了沈变。重组后,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成为特变电工的一个控股公司,成为沈阳“第一家真正实行改革、改制、改组的大型国企”。沈变转制后,大力推行项目公司管理模式,提高了企业运行效率和效益。短短5个月的时间,公司即扭亏为盈。到年底,完成利润总额超过全年计划的116%。

“沈变”这个老国企的彻底转制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也用自身发展的轨迹说明:改革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原动力。

“十五”时期,我省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形成,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发挥,政府调控能力得到增强,和谐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很多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但也存在着一些深层次体制障碍,有些改革还难以深入推进。比如,国有大企业机制不活、创新能力弱,部分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高,活力不足;垄断行业中的中央企业缺乏优胜劣汰的压力,在经营机制、收费标准和服务质量上还与整个社会和消费者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在已改制企业中,股权多元化所应具有的权力制衡等机制优势表现不明显。

多年的实践证明,不改革就摆脱不了困境、实现不了振兴。无论是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还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辽宁,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都需要加快推进改革。《纲要》中提出,到2010年,我省体制机制创新的中心环节仍然是深化国企改革,重点是理顺产权关系,把股份制改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地方国有大型企业转换体制机制的方向和重点。

辽宁省发改委在“十一五”经济体制改革专项规划中提出了具体目标:积极引导和帮助特大型企业寻求战略投资伙伴,把有实力、讲诚信、有技术、有人才、有名牌产品、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引进来,促进我省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围绕全省40户地方国有大型工业企业股份制改造,将打破地区、部门、所有制界限,推动全省钢铁、石化、装备制造和汽车等重点行业的战略性重组。

联合重组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形式。到2010年,我省的冶金行业要积极鼓励鞍本集团进一步联合重组省内其他钢铁企业,加快推进新抚钢的购并重组,支持抚顺铝厂加入中铝集团,促进葫芦岛有色集团、北台钢铁集团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在化工行业上,推进华锦集团与中海油或者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进行战略重组,加快推进东药集团选择强强联合的合作伙伴,促进大化集团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在信息产业上,大显集团、长白计算机集团将与国内外相关企业进行联合重组,摆脱困境,重塑形象。

装备制造业是我省的传统优势产业,未来五年,沈阳机床集团将与云南、浙江的企业进行联合重组,成为国内最大、世界前十的生产企业。此外,沈矿集团、沈重集团、大连冰山集团、沈鼓、沈阳电机公司等将与国内外有实力的大公司进行合作、重组;促进大重大起、瓦轴集团引入战略投资者,提高国际竞争力。汽车行业将以华晨汽车集团改制为契机,寻求与国内外大汽车集团合资合作,发展经济型轿车。同时以重点企业为龙头整合资源,改变行业小而散的局面。

发展各种经济成分,让非公有制经济尽享公平

在编制全省经济体制改革专项规划过程中,相关人员曾经考察过沿海发达地区,对那里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深有感触。与东南沿海相比,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快,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快其中一个原因是它没有和国有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通过多年的自我积累和政府扶持,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力量。到去年底,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含个体工商户)达到160万户,从业人员700万人。营口、辽阳等城市的非公有制经济都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绝大部分,营口市还提出建设成为“辽宁的温州”。

为了进一步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纲要》提出“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参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入物流配送、信息咨询、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文化产业、社会事业等领域。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规和政策措施,取消各种不合理的限制,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给予平等待遇。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服务、监督和管理,推进非公有制企业体制、机制、技术和管理创新,进一步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我省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作用。”

综合过去的经验,经济体制改革专项规划中提出我省非公有制经济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我省将设立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专项资金,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大集团协作与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5年内要培育发展100个非公企业产业集群,其中年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要达到40个。

冶金行业是我省非公有制经济的一大亮点,“十一五”期间,我省民营钢铁企业将加快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开发和发展市场短缺和替代进口的产品,加快钢材深加工产品。以鞍山、本溪、辽阳、营口等市为主体,形成系列化、特色化的冶金产业集群;在纺织服装行业上,依托沈阳五爱、海城西柳两大服装交易集散地,通过引入国内外服装生产知名厂家,变两大集散地为生产、加工和交易一体化的服装产业加工基地,重点抓好西服、牛仔服、针织内衣、休闲与时装以及产业装饰类纺织品五个产品系列,争创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力的驰名商标与知名品牌。

努力打造新型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近几年,营口市在政府转变职能上取得了很大进展,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正从直接当“水手”向如何当好“舵手”方向转化。该市领导认为,应当社会解决的问题、企业解决的问题,政府不要管。上项目,过去是市长急厂长不急,现在正好反了过来;过去政府代替企业进行经营,现在政府归位,只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企业成为招商的主角之后,企业家投资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营口只是全省政府转型改革的一个缩影。“十五”以来,我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例,经过多年的深化改革,14个市政府部门的行政审批项目减幅为65%,审批方式也进一步优化,13个省辖市和47个县区以及部分街道都设立了办事大厅,方便了审批手续的办理。

在“十一五”时期,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既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也是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未来的政府职能,最重要的就是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谋划未来五年,《纲要》中提出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加强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完善与国家法律相配套的地方法规,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营造公平透明的法制环境;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健全失信惩戒机制,营造公平守信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积极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营造和谐有序、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

到2010年,新型的政府什么样?《纲要》指出,服务型政府、法治型政府、责任型政府成为我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目标。全省各级政府将通过打造服务型政府,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通过打造法治型政府,营造公正透明的法制环境;通过打造责任型政府,营造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让环境建设成为发展的一张‘王牌’”。

开放前沿带动腹地,让“五点一线”形成经济彩带

在编制全省对外开放子规划时,“完善丹东、锦州支线机场,发展支线航空服务。”被写了进去。按照规划,我省将重点支持锦州发展5条航线,打造干线空港,完善辽西空港设施建设。锦州是辽西的中心城市,它的对外开放水平直接影响着辽西其他城市特别是腹地城市的对外开放水平。

让开放的前沿带动腹地,并形成良性互动,最终在我省沿海形成一条经济带。《纲要》中提出,2010年之前,我省要抓住国家重点开发环渤海地区的机遇,加快沿海经济带建设,推动全省的开放和开发。加快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以石化、钢铁、大型装备和造船为重点的临港工业;发展加工贸易;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形成产业特征明显和竞争力强的临港产业集聚区。在海洋经济方面,坚持科技兴海和海陆互动,继续推进“海上辽宁”建设,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

如何让沿海经济带尽快成型?对外开放子规划课题组阐释说,一是加快以大连为中心的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建设,以大连港为核心,打造全省对外开放的旗舰。让大连立足于东北亚,依托海空两港,发展大市场、大物流,把辽东半岛经济区建设成为造船基地、石化基地、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和以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产业、生物与医药产业为主的高技术产业基地。

其次要加快沿海经济带五个重点地区的对外开放步伐。重点开发建设大连长兴岛、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和辽西锦州湾、丹东临港产业基地和庄河花园口工业园。通过“五点一线”大开发,建设若干个现代工业园,布局一批重大项目,使我省沿海五个点状对外开放重点地区连成一条经济的彩带。

再则,要加快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对外开放,形成沿海与内陆互动的对外开放格局。未来五年,沈阳作为东北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的龙头作用将日益明显,带动周边抚顺、鞍山、辽阳、铁岭、本溪等城市的对外开放。按照《纲要》要求,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要建设成为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高加工度原材料基地、高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加工示范区。

开放需要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十一五”期间我省沿着海岸线将建设1400公里的滨海路,打造沿海公路网。其中,滨海公路将连接沿海6市的21个县区和103个乡镇,将锦州湾、营口沿海工业基地和长兴岛这三个点从陆路紧密联系起来。据介绍,滨海路对推动实现我省环渤海产业带意义重大。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形成沿海与内陆互动新格局

在过去的五年中,我省对外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在全方位对外开放思想的指导下,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为对外开放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5年间,全省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430亿美元,年均递增15.6%;全省开发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23.3%,财政收入占全省的16.6%;全省累计审批利用外资项目11300个,实际利用外资达196亿美元,开业投产“三资”企业7760家,上缴税金873亿元,完成出口450亿美元,安排职工就业超百万人,极大地缓解了我省的就业压力。

不可否认,对外开放的质量不高也困扰着我们。比如,我省贸易的增长方式仍属于数量扩张型,主要出口产品以传统劳动密集型为主,高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深加工制成品比重较低。在招商引资的方式上也缺乏创新,造成引资成本过高。

未来五年,我省将着力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以开放促调整、促改革、促发展。在对外贸易结构上,着重提高高技术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附加值高产品的出口比重,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和配套能力,增强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去年8月,国务院36号文件的施行给我省扩大对外开放创造了政策环境,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环渤海经济圈的开发也为全省开放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加之东北亚区域合作深入和外资、民资北上趋势明显,为全省对外开放提供了绝佳的外部环境。未来五年,我省对外开放已有新的发展目标:在利用外资、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外贸依存度的增幅上要达到或者超过沿海发达地区的平均水平。其中,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0%,到2010年达到50亿美元;对外贸易年均增长15%,到2010年进出口总额实现800亿美元,全省国民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超过50%;省级开发区利用外资要占全省的50%以上;全省境外投资到2010年中方投资总额5年累计达到8亿美元。

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其核心就是科学发展观。摒弃简单的重数量型,提倡对外开放的质量,科学发展观将贯穿全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始终。根据《纲要》,“十一五”期间我省依托自身优势,对外开放的重点产业将选择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作为突破口,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中的200家到辽宁来投资,大力发展“总部”经济。而沈阳、大连则要引进3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通过引进企业和配套,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扩大产业、企业聚集的辐射效应,通过吸引外资、引进技术来打造一批重点项目。

未来五年,我省对外开放的区域重点包括五个:以大连为中心的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建设;沿海经济带五个重点地区的对外开放;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对外开放,形成沿海与内陆互动的对外开放的格局;全省各类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建设;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积极扩大对内开放。

在这些区域内,将做大做强八大重点产业,分别是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开放型农业、基础设施产业,并对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加强出口产品品牌建设。(记者王晓强)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