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十六届五中全会:“自主创新”战略最富新意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10 月18 日 | 文章来源:中新网

10月8日~11日,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一五规划”成为这次全会的主要议题。这份规划因关系到国计民生而备受关注。

全会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从会议公报看,“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仍然是统领全局的主导思想 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注重效率同时要注重公平的政策将得到持续;“三农问题”仍是“重中之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都将是规划的内容。据参与规划起草的一位专家透露,更应引人瞩目的是其中最富新意的“自主创新”战略,它将上升到与“改革开放”平行的高度。

自主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自主创新战略继承了邓小平的遗产”,这位参与规划起草的专家说,“那就是广为人知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0年前邓小平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在当时思想比较禁锢的背景下可以称作一场革命”,这位专家说,“不过,这一论断尽管被广泛引用,但并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实际工作中)对科技就有所忽视”。

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成为制造大国和外贸大国,却未成为科技强国,只获得了“世界加工厂”的称号。中国固然有神舟飞船这样的领先技术,但在更广泛的科技领域,中国已是落后。商务部部长薄熙来“8亿件T恤换一架空客飞机”的计算可资为证。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在强调“产业升级换代”,但自主产权却成为发展的瓶颈,中国的工业仍处在世界产业链的低端。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说,中国早在“九五”(1996-2000年)计划中,就明确提出要使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总体来看至今仍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技术上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于是,对“创新”的阐述,出现在中共十六大的报告中,这也是“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开端。今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向全国人大做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详细阐述了“自主创新”理念。而刚刚闭幕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则是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自主创新”概念,进行了“框架式细化”。

“自主创新”不等同自力更生

“自主创新”,从字面看来,很像计划经济时期的国策“自力更生”。“它们形似而神不似,”那位参与起草规划的专家说,“从自力更生到自主创新,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

自力更生曾在当时的特殊背景下使中国迅速自立于世界,但在很多方面,也意味着某种程度的“闭关锁国” 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逐渐与世界隔离,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被越拉越大。

80年代以后,中国从自力更生跃入改革开放。随着外资的进入,中国的企业管理和制造能力虽有飞跃,但引进资金的同时引进先进技术的目标,并不如人意。从很多地方的实践看,改革开放几乎等同于招商引资。

有媒体报道,国家有关部门为“十一五”规划的科技发展战略提出的建议中,将以“协同集成、自主创新、重点跨越”十二字为指导方针,力争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地位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并在一些局部领域实现技术重大突破和跨越发展。

“自主创新”:制度建设尤为重要

发展科技并不能由政府包打天下。参与起草规划的这名专家说,“从长远看来,还需要不断地市场化,让市场提供原始的自主创新动力。”

如果说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仍然落后,那么来自市场的创新冲动更是一条短腿。科技领域的“国家队”仍然是主力,企业,尤其是已占据经济中相当份额的非公企业,仍然罕见在世界范围内拿得出手的新东西。

这位专家说,“很多民用科技,更多的动力还是来自于市场。只有持之以恒地市场化、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主创新的动力难题。”

在一些重大科技领域,政府力量虽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现行体制下行政权力的无孔不入,也同时成为自主创新的腐蚀剂。行政权力的“双刃剑”效应就此显现。“因此,科技创新制度的建设,显得更为重要。”这名专家说。

一名知情人士说,中央希望在五中全会这样的层面上首先就“自主创新”战略取得共识,然后再逐层逐步地把这样的理念推广到全国,促使其转化为全民的共同行动。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杨中旭 陈云凤)

相 关 新 闻
· 温铁军:五中全会新提法凸显发展战略重大转变
· 民进中央召开学习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座谈会
· 天津上海广东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学习五中全会精神
· 大同晋城晋中吕梁以五中全会精神引领当地工作
· 上海正按五中全会精神制定上海十一五规划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