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老大妈办“中心” 千余人重就业

  “年龄偏大,没啥文化,除去体力,要嘛没嘛。”当50岁出头的王明志,用自己编的顺口溜排解下岗后的郁闷时,唐山市路南区爱心家政服务中心接纳了他,使他成为这家公司“注册”的1000多名服务员中的一个。

  8月13日,记者来到这个被下岗职工称为“娘家”的服务中心。中心主任、年过花甲的何广明大妈说起这些服务员,颇有感慨:“男的超过50岁,女的超过40岁,又没什么技术,这部分人员是最难就业的群体。但他们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有一家之主的责任心。从这点上说,他们又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何广明是1996年操办起以安置下岗职工为主的爱心家政服务中心的。曾创办了河北省第一家老年公寓的何大妈,发现社区内存在一个潜在的市场,就是家政服务需求很大。而许多无一技之长的下岗工人,虽然生活困难但却无事可做。“牵线搭桥,解决这部分人的生活问题。”她萌生了创办家政服务机构,帮助这部分人再就业的念头。

  说干就干,中心很快开张了。开始只是“小饭桌”、家庭病床等,小打小闹。到后来,服务项目扩展到7大系列16个项目。护理老人,陪护产妇,“看”小孩,买菜做饭,收拾房间……服务内容涉及方方面面。老人住院,“陪床”是个苦差事,服务中心的男服务员们派上了用场,帮助翻身、解手,比子女侍候的还周到。像王明志,整天“泡”在医院里,收入比原来在物资局上班时还高。

  搞家政,光有热情不行。服务中心注重岗前培训,开设了30多个服务培训班,学习行为规范、生活礼仪和裁剪、烹调、护理等技能性知识。做到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基础培训和定向培训相结合,不培训不上岗。

  分散服务,管理上是个难题。何广明大妈介绍说,他们对服务员集中管理,为每个人都建立了档案。服务员经中心安排找到工作后,必须与中心签订合同,按中心要求为用户提供服务。同时,中心也与用户签订合同,条款中写明尊重服务员的劳动和人格。如双方发生纠纷,依据合同条款,由中心出面协商解决。“这点我们既为自己人做主,又不偏袒一方,充分顾及了双方的利益。”何大妈说。

  在安置下岗职工过程中,服务中心明确承诺:不挑不捡当天上岗,优先安置特困户。同时规范工资发放制度。用户每月初把服务员工资交到中心,月底由中心根据服务员出勤和工作量发放工资。服务员王秀莲说:“干家政就怕辛辛苦苦一个月,结果工资打了水漂儿。雇主今儿推明儿,明儿推后儿。现在有服务中心出面,避免了拖欠工资,我们也有了安全感。”

  路南爱心社区服务中心,受到广大居民的欢迎。成立至今,中心已为唐山市2000多个家庭提供家政服务,帮助1400多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中心也形成了老人服务队、家政服务队、劳务服务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4支具有一定规模的队伍,走出了一条“社区居民离不了,‘4050’都说好”的双赢之路。(张洪河、李焱)

  新华网2003-08-14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