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英国位于欧洲西部。东、南隔北海、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同欧洲大陆相望,距欧洲大陆最窄处仅33公里。目前已经通过地下铁路与法国相连。海岸线总长11450公里,国土面积24.41万平方公里。

    英国人口1990年为57.5百万人,1995年为58.6百万人,2000年为59.7百万人。英国人口增长是很慢的,一方面是因为出生率低,另一方面是每年有不少英国人移居海外,主要是到美国以及英国的自治领,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还有一些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没有出现过由于经济发展而导致人力资源短缺的情况。

    英国的可耕地面积属不断下降之列,1990为6.61百万公顷,1998年下降到6.27百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11公顷。森林面积虽不断增加,但森林面积占陆地面积的比例1988年只有9.78%。矿产资源中,煤炭储量为1900亿吨,原油储量为7.l亿吨,天然气储量为6300亿立方米。水能储量为612864万亿焦耳。除了煤和石油接近自给之外,有色金属绝大部分依赖进口。铁矿石的储量为28.6亿吨,但多为贫铁矿。

    农业。英国农业在世界上不占显著地位,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比较低。但是,在雄厚的工业技术基础上,在比较完善的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体系的支持下,已发展成为先进的现代化农业国。英国具有优越的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现代化的农耕技术,其劳动生产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从而保证了农业部门每年为全国提供全部粮食需求的2/3,以及所需产品的4/5。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不突出,呈逐年缩小的趋势。英国农业部门一直受到较高程度的国家于预,特别是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保护。1992年共同农业政策实行改革后,英国农业仍从改革中受益不浅,但是英国政府始终要求欧盟减少共同农业政策的开支,并要求在更大程度上依靠市场价格促进农业的发展。目前英政府强调实行稳定农业地区政策的重要性,大力支持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推行繁荣农业经济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政策。英国的畜牧业包括养牛、养羊、养猪和养禽等生产部门。按产值排列,养牛业最大,其产值超过其他部门的总和,其次是养禽业、养猪业和养羊业。90年代以来,畜牧业结构变化的明显趋势是牛、羊、禽比例提高,猪的地位略有下降。

    工业。 英国工业生产自1994年复苏后出现持续增长势头。全部工业生产指数从1994年的104.4上升到1997年的1l9.4(1990)年为基数100)。但在1998年和1999年分别下降到102.7和103.4。1996年,制造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1997年和1998年分别下降20.5%和19.7%,1999年进一步下降到18.8%(按现价计算),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第五位。1999年就业人数大约400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14.7%,总资本投资从1998年的201亿英镑下降到1999年的l69.2亿英镑。尽管英国的制造业部门对其经济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但仍有少数部门的制造业公司居于世界大公司之列,例如化学、医药、食品、运输设备等部门的制造业公司的生产率和赢利率在经合组织国家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并且成为英国出口创造贸易盈余的渠道。

    英国是世界第五大电子工业国,电机工业生产的一系列产品,诸如动力设备、电缆、变压器、开头齿轮、照明和电气设施产品、供热设备、通风装置和空调设备等。英国的电气、电子生产厂商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较好的声誉和较强的竞争力。英国的航空航天工业仅次于美国和法国,居西方世界的第三位。英国宇航公司又是世界上主要的军火制造和销售商之一。英国是欧洲第三大化学工业国,是传统的基本化工产品,诸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塑料和肥料的主要生产国。基本化学和医药是英国化学工业的最大部门。化学工业已成为英国制造业中惟一最大的出口创汇部门。英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医药出口国,占发达世界医药出口市场13%的份额。英国有300多家医药公司和研究机构,其中包括21家大型跨国公司,占有70%的产量和雇员。1998年和1999年,医药出口持平,总额分别为63亿英镑,主要海外市场是西欧、北美和日本。全国的医药研究与开发投资大约对亿英镑,相当于占英国工业总研究与开发投资的23%左右。

     英国是西欧最大的能源生产国,也是世界上生产石油、液化天然气的第九大国和煤炭的主要生产国之一。英国是个能源出口国。原油、液化天然气、原料、提炼汽油及其制品的出口量达1.14亿吨。英国又是最大的能源进口国,相应的产品进口数量亦达到5720万吨。英国的石油勘探与开采主要被英国石油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等大公司所垄断。据估计,目前英国已经证实可重新恢复生产的石油储藏量约有34亿吨,而最大限度可能的石油储藏量约有20.25亿吨,天然气总储藏量大约在12.9万亿至38万亿立方米之间。英国采煤业历史悠久,是西欧最大的生产国之一。但随着北海油、气田的开发和世界煤炭市场价格的不断下跌,特别是出于环境保护的需要,英国煤炭工业日益趋于衰落,大部分矿井已被关闭,剩下部分矿场也于1994年起逐步出售给私人经营管理。纺织工业(包括棉、毛、人造纤维、服装、鞋袜)在英国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英国金融业高度发达,伦敦与纽约和东京并列,是世界上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英国金融业中心坐落在面积只有1平方公里的伦敦金融城内。此外,爱丁堡是欧洲六大金融中心之一(专营机构投资资金管理),其他人等的金融中心有曼彻斯特、加的夫、利物浦、利兹和格拉斯哥。1997年英国工党政府执政以来,宣布了一系列加强、简化和改革金融管制计划,井建立金融服务管理局。

    英国从历史上来说就是进出口贸易大国,长期处于垄断地位。英国是食品和工业原料的净进口国,但又是石油、化工产品、医药、汽车、机械和各种机器设备的净出口国。英国还是运输、起重、传输等电子控制和自动化设备及系统重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随着英国的工业生产被其他一些国家赶上并超过,其垄断地位也不复存在。但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原因,英国的进出口贸易比它工业生产落后于其他国家的幅度为小,到现在为止,英国在世界贸易中仍保持一定的优势地位。英国的国际储备总额由1990年的431.45亿美元,1998年为388.3亿美元,2000年增加到481.93亿美元。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1990为9755亿美元,2000年增加到14043亿美元。

    1999年,英国的科研经费为167亿英镑,占国民总产值的1.83%,其中英国政府的财政支出占29%,这些投资90%以上用于研发方面。为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创新,英国政府还建立了许多用于创新的专项基金和专项计划。如:“高等教育创新基金”、“科学企业挑战基金”、“大学挑战基金”、“公共领域开发基金”、“联系计划”、“智慧计划”、“法拉第伙伴关系”等。这些专项基金和专项计划有的侧重为大学的科技创新和科技转化提供种子资金,有的侧重增强大学的商业化和企业化能力,还有的侧重鼓励产学结合,为实现创新产品的商品化提供支持。现在英国许多大学和中小企业的创新资金,都是从政府拨款中获得的,对提高大学和企业的创新能力起了重要作用。英国教育科技虽有很强的实力,但长期以来,在科技转化和创新上却落后于美、日等国。为改变这一状况, 2000年英国贸工部通过《优点与机会——21世纪的科技与创新政策》白皮书,其核心内容是以大量政府投资巩固和提升英国国际科技竞争力和国民教育水准。这标志着英国将科技与教育提到了最优先的战略高度。根据科技白皮书的内容,2003年以前英将把从事科学和工程专业的研究生的工资提高23%,科学家的工资将有更大幅度的提高。此外,每年还要以5000万英镑支持地区高科技创新计划,并向电子技术、纳米技术和生物工程投资2.5亿英镑。1990年,英国研究与开发开支占GDP的比重2.2%,1997年保持为1.81%,居世界第5位。高技术产品占出口额由1990年345亿美元提高到2000年的726亿美元,增长了一倍。

     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都表明了英国能以较少的兵力,通过与美国联盟和联合英联邦各国的力量,战胜当时兵力和武器装备较英国更为强大的德国。就军事人员数量来说,由于殖民体系的瓦解,撤消或减少了很多海外驻军,1990年减少到29.35万人。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低于美国、联邦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只比日本略微多一点。1990年,英国的核发射装置停留在64个,这不仅低于美国和前苏联,而且低于法国的水平。英国现役部队21.38万人。英国成为欧盟国家中惟一维持高国防预算的国家。在2001至2002年度,英国军费支出高达236亿英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以上,而这一数字在今后几年内还会有所增加。另据统计,最近3年间,英国用于军队装备现代化的支出增加了10%。由于英国军事实力的增强,英国在欧洲防务问题上的立场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以前,英国一直主张欧洲的防务应由美国主导的北约来负责,但近年来,英国则更强调欧洲防务应由欧洲来负责的说法。

     虽然英国的经济地位在不断下降,但它长期殖民统治积累的经验和手腕使它仍能保持一定的重要地位。在外交史上,英国是个很善于结盟、借力、搞平衡的国家,也是个在潮流之前善于退却的国家。新中国建立后,英国是首先与新中国发展外交联系的西方国家。(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撰写)

    中国网2003年3月19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