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2000年人口为12.9533亿人。

     综合自然、人力诸因素,中国资源总量次于前苏联(俄)、美国,居第3位。国土面积中国仅次于前苏联和加拿大和俄罗斯,位次无变化;但可耕地面积少于美国和印度。计算表明,人均可耕地面积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加之环境污染、抗御灾害能力不强,都在影响农业基础的稳固。1990~1995年平均森林消失量为866平方公里,同期美国增加5886平方公里,加拿大增加1764平方公里,法国增加1608平方公里。1980~1998年年度淡水抽取量占水资源总量18、6%,据世界银行统计,1999年,中国人口分别是美国和日本人口的4.58倍和9.84倍;GDP分别是美国和日本GDP的11.38%和22.55%;人均GDP则分别是美国和日本的2.49%和2.29%,低于巴西和俄罗斯,在大国中仅高于印度,在世界190个国家居第140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态势。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95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为9.4%。1989年至2001年间,国内外曾出现过不利于经济稳定发展的因素,但中国经济发展仍保持较高速度,年平均增长9.3%,大大领先于世界3.2%、发达国家2.7%以及发展中国家5.2%的速度,也超出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5.8%的速度,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特别是1989年以后,由于的人民币币值稳定,按美元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呈稳定增长之势,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量也明显加大,从1989年的2.2%上升到2001年的3.7%。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资料表明,到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跃升到世界第6位。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人均GNP水平也提升较快。在世界银行计算的207个国家和地区中的人均GNP排名也从1978年的第194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141位。

     农业。2001年,农产品中谷物、棉花、油菜籽、水果、蔬菜、肉类、蛋类、鱼类等产量列世界第1位;羊毛、茶叶产量居世界第2位;麻类产量居世界第3位;大豆产量居世界第4位;甘蔗产量,仅次于巴西和印度,居世界第3位。工业产品位次提升更快,1989时钢产量还仅位于第4位,化肥产量居第3位,2000年已升至第1位;发电量从第4位升至第2位;糖产量从第6位升至第3位;原油产量保持世界第5位。中国大多数农产品人均产量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略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农业三次产业结构趋向协调,出现“三优化”“一提高”。一是种植业结构优化,开始形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协调发展的格局,主要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二是农产品结构优化,全国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超过95%;三是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牧、渔业所占比重分别比1990年上升了4.7和5.4个百分点;四是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不断提高。“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经营形式不断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农产品加工的骨干龙头企业和专业乡、专业村,有效地提高了初级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业的整体效益。

    工业。能源资源中,煤炭、水能蕴藏量丰富,居世界前列。矿产资源如铁、铜、铝等储藏量一般,且品位较低。一次能源、发电量、钢、水泥、原木、谷物等主要产品产量排序的位次情况要好得多,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努力,均已进入世界前四位以内,成绩是显著的。一些工业产品,如钢、煤、水泥和化肥等人均产量也已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纱、布、呢绒、丝织品、化纤和服装等产品的生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是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彩电、洗衣机、纺织品、集装箱等传统产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高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我国三次产业结构逐步走向协调,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三次产业增加值在 G DP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27.1比41.6比31.3,调整为2001年的15.2比51.2比33.6。服务业的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吸纳就业的主导力量。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基本解除,能源生产能力、交通运输能力、通信能力大幅度提高。我国装机容量、高速公路位居世界第二,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数位居世界第一。

     对外经济贸易迅速扩大。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不断加深,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商品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5097.7亿美元,增长了近24倍,占世界的比重从1978年的1.5%,上升到1989年的3.7%,2001年达到4%。在世界上的排位,1978年为第25位,1989年上升到第14位,2001年仅次于美国、德国、日本、法国和英国,列第6位。1978年出口贸易额98亿美元,仅占世界的0.8%,列世界第27位;1989年达到525亿美元,占世界的1.8%,列世界第11位;到2001年增至2662亿美元,占世界4.3%,列世界第6位。商品进口额1978年为109亿美元,仅占世界的1%,列世界第21位;1989年增长到591亿美元,占世界的1.7%,列世界第13位;到2001年又激增到2436亿美元,占世界3.8%,列世界第6位。

    利用外资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2001年外商直接投资达469亿美元,是1989年的14倍。近几年来,中国利用外资总额一直列发展中国家首位。外汇储备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国家外汇储备由1978年的1.7亿美元增加到1989年的56亿美元,2001年底达到2122亿美元,居日本之后列世界第2位。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人民币币值保持稳定,为稳定国际经济秩序做出了贡献。1989年外汇储备仅55.5亿美元,2001年超过250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吸收外资已连续9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1990年至2001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5108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780亿美元,占改革开放以来全部外商直接投资的96%。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对外开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中国的科技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在科研人员、科研装备、科研体系、科技输出、科技成果向科技产品的转化率等方面与世界水准差距明显,中国至今没有一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各国科技统计口径很难统一、科技数据不全的条件下,我们试图从以下方面作点简要的对比。中国与其他大国相比,最薄弱的是科技创新能力。2001年,中国科技研究与开发经费达1000亿元以上,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而10年前,中国科研经费每年只是125亿元,只约占当时国民生产总值的0.68%。中国研究与开发投资占中国GDP的比重长期在0.7%以下低水平徘徊。2000年达896亿,比上年增长17.9%,但仍仅占中国GDP的1%,原计划到2000年达到1.5%的目标未能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1996年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数为78.7万人。在世界科技坐标中考察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当前中国的科技发展仍然有一定差距,对此,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出,实施“科教兴国”,必须走创新求发展的道路。1998年,一项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家知识创新工程全面启动。中科院把原有的123个研究机构重组为84个科研院所,1.6万名优秀科技人员竞争上岗,大批国外优秀人才被吸引回国,一支生机勃勃的跨世纪科研队伍基本形成。从反映一国科学技术综合实力的诸多指标来看,目前国际上有三个刊物涉及到中国的国际科技地位比较。其一是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发表的《国际竞争力报告》设立的科技国际竞争力指标,由一国的R&D(研究开发)经费、R&D人员、技术管理、科学环境和知识产权五个方面26项指标综合而成。根据2000年度的《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国的科技竞争力在参评的47个国家中居第28位。2001年《国际竞争力报告》对其指标做了调整,用科学基础设施指标来对应科学技术指标。据此,则中国科技竞争力的国际排名提高到第26位。其二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设立的技术成就指数,反映一国在创造、传播技术以及培养人的技能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在这个排序中,中国的技术成就指标为0.299分,在参评的72个国家(或地区)中居第45位,属于技术的积极采用者。其三是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设立的技术相关指标,包括创新指数、技术转移指数、技术指数和启动指数等,中国在参评的59个经济体中分别居于第34位、43位、48位和47位。综合起来看,中国的科技发展在国际上基本上居于中等水平,但与科技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瑞典国际和平研究所数据表明,中国的军费开支2000年达到230亿美元,占世界军费开支的3%。中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核国家之一。中国军队的规模较大,装备了必要的常规和尖端武器,是巩固国防和保卫和平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军费开支较低,占中央政府总开支的比重由1990年的32.3%降到1999年的22.2%。中国国防支出的总体水平是比较低的。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价计算,1997年中国国防费仅为98亿美元,只相当于美国的3.67%、俄罗斯的61.25%、英国的27.53%、法国的26.7%、日本的22.79%、韩国的56.98%。中国把边海防部队、兵役动员机构、农副业生产管理机构、文职人员,以及预备役部队中的现役人员,均计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定额。军队人数1990年为350万人,1999年裁军至240万人。军队人数占劳动力的比重由1990年0.52%降到1999年的0.32%。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规模保持250万人左右。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政府政策调控力度的加大和人口素质提高等综合因素影响下,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低速增长的国家之一,与此同时,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成人文盲率不断下降。1999年中国教育投资3349亿元,占中国GDP的2.7%,大大低于发达国家。1999年大学升学率仅为10.5%。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1997年我国小学入学率为123%,中学入学率为70%,分别高于世界平均101.8%和60.1%的水平。2000年,文盲率下降为6.7%,低于同期世界平均24.9%的水平。成人识字率2000年达到84.2%,在13国中高出印度(57.2%)。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各项生活质量指标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有较大提高。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979年至2001年年均增长6.4%,1990年至2001年年均增长7.1%。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979年至2001年年均增长7.3%,1990年至2001年年均增长4.3%。居民食物消费水平提高较快。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89年我国居民平均每天摄取的食物热值、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均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1999年三项指标分别达到3044大卡、83克和82克,全部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为2808大卡、83克和75克)。2001年,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分别降到37.9%和47.7%。人民生活的改善,还体现在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居民的医疗卫生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2000年我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已达到71.4岁,高于世界平均期望寿命67岁;1999年我国婴儿死亡率为33.2‰,低于54.5‰的世界平均水平。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报告》评价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就,认为中国不仅是少数实现经济稳步快速增长的国家,也是在改善人民生活和消除贫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发展中国家。

     1990年,全国财政收入仅2937亿元,1999年突破1万亿元大关,2001年达到16371亿元。中央政府总支出占GDP的比重1990年为10.09%,1995年为8.25%,1999年增加到10.6%。财政体制由计划经济大一统财政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财政全面转轨。国家财力从经营性领域退出,主要用于社会公共需要和社会保障方面,财政调控方式正在转变,财政职能日臻健全,一个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正在建立。一个国家的财政状况如何,是衡量其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调控能力和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指标。中国财政逐步由弱到强,是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的结果。财政状况的改善,大大增强了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在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实现社会公正,保证经济安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国际事务中,新中国成立之后,长期受到西方国家的封锁,同前苏联关系破裂之后,使中国完全处于美苏两个势力范围的包围之中。中国在与外界几乎隔绝的状态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立了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和完整的国防体系,特别是核武器和人造卫星的研制成功,使中国拥有了象征意义的核威慑力量,从而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正是以核国家的资格、在美苏战略均势中的重要地位和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与号召力,而成为远超过自身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世界政治大国。中国当前所处的时代特点是“一超”格局之下的多极化发展趋势。(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撰写)

    中国网2003年3月19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