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社会蓝皮书”新特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近日发布2003年“社会蓝皮书”。这本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0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是该课题组发布的第11本“社会蓝皮书”。该书以其权威性、信息量和独有的专家视角,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每年的热点图书,经常脱销。该书编辑出版之际,正值中共十六大刚刚结束,人们都在重新审视中国未来的走势和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共召开过五次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每次的大会报告都对中国的发展战略选择产生深远影响。从党的十二大报告到党的十六大报告,每个报告都有一个具有理论创新意义的主题,十二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十三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十四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十五大报告提出“邓小平理论”,十六大报告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但是,从十二大报告到十六大报告,也有一条始终贯彻的主线,这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且,从十二大报告到十六大报告,人们对于“发展”的理解越来越完善和深化了。

    2003年的“社会蓝皮书”,力图体现这种对“发展”的理解的完善和深化。与往年相比,2003年的“社会蓝皮书”有以下几个新的重点:

    一、增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中国目前已经在总体上基本实现小康社会,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均GDP超过了800美元的目标。但由于发展的不平衡,在一些欠发展的地区和低收入群体中,还存在着贫困现象和发展的困境,在一些社会发展领域中,也还存在着与小康社会不相适应的问题。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概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在今年的“社会蓝皮书”中,我们特意增加了有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

    二、强调社会改革的重要性。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素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影响和阻碍经济增长的因素也变得更加复杂起来。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不仅涉及到经济本身的收入-成本核算,还涉及到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所要付出的代价。在十六大报告中,中央不仅在政治、经济方面提出了一整套政策,而且在也提出社会领域的一整套政策,包括在城市化、就业、社会阶层、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扶贫救弱、科教兴国、反腐败等方面的有针对性的各项指导政策。也就是说,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一个国家的生活核算和一个家庭的生活核算,道理是一样的,不仅要核算收入,也要核算各种可能的代价和支出,这样才能对发展的质量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评价。当前中国在社会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加以解决,这不仅需要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而且要更加注重与之相配套的社会领域的体制改革。

    三、注重民意和社会心态。社会心态是社会形势的晴雨表,在目前全方位开放的经济社会大转变时期,特别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新的社会问题的情况下,注重民意的表达,了解社会心态的变化,这对于我们正确地判断社会形势,把握人心的向背,是至关重要的。

    从这方面来说,对社会形势的分析和预测,不仅要注重对客观事实和数据的研究,更要注重研究人们的需求、欲望、预期、满意度、人气等等。

    《社会蓝皮书》的作者,基本上都是来自专业的高等研究和调查机构、大学以及政府部门的研究人员,在学术上倡导兼容并蓄,对同一问题有从不同视角出发的不同看法。本书涉及的大量统计和调查数据,由于部门来源不同、口径不同、调查时点不同或者不是最终调整后的数据,所以可能存在着不尽一致的情况。请在引用时进行核对,并只作为参照。

    中国网 2002年12月23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