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记者手记:力戒循环经济“冷漠症”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3 月13 日 | 文章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写进了国家“十一五”规划草案,也是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一个话题。但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在一些地方和一些职能部门那里,循环经济并没有热起来。这种“冷漠症”实在要不得。

我国20年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和资源代价。有统计显示,我国18%的GDP是用“生态透支”换来的。这说明,补救性的单一环保模式已经无法为继,走循环经济之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这么重大的发展战略为何遭冷遇?除了循环经济是个新事物、认识上有个过程之外,恐怕与错误的发展政绩观有很大关系。基层一些地方为了GDP的数字更好看一些,不惜一切代价上项目、搞招商。在这一发展思路下,环境指标、能耗指标变成了软指标。有些基层干部甚至认为,发展循环经济,速度就会降下来,担心搞了循环误了发展。还有些人认为,循环经济是上面的事情、国家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多少关系,存在等等看的思想。把循环与发展对立起来,把循环与经济对立起来,把循环与速度对立起来,搞循环实践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不起来。这是个需要彻底纠正的认识误区。

“十一五”期间,发展的任务更重,能源、资源、环境的制约性因素更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集约式发展道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起完善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与之对应的是要建立一套发展循环经济的考评体制,让各级干部更主动地走科学发展之路,真正关心、落实、实践发展循环经济。(记者郭奔胜、王勉、吕雪莉)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