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刘满仓代表: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3 月8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新农村描绘了美好蓝图。然而,新农村建设如何破题?依然是“两会”的热门话题。这里中国网记者选择人大代表、河南省商丘市委书记刘满仓作为专访对象,完全是因为小组会上,记者被他的独到见解所吸引。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全省共有行政村47684个,据悉该省已积极开展了新农村规划建设试点,并选择了商丘市为新农村规划建设试点城市。市委书记刘满仓自然会比别人有更多更深入的思考。

中国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以往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有何不同?有什么突破?

刘满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说既是对以往解决“三农”问题思路的继承发扬,又是一个创新。“三农”问题党中央一直非常重视,这几年农民得到了实惠,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提高,这一次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说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丰满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句话、二十个字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方面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觉得这是对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上的创新,同时又是一个重要的实践上的创新!

中国网:您认为建设新农村面临的最主要的困难是什么?

刘满仓:我国中、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村的生产、生活状况有很大的差别,结合我们地区的实际情况(内陆地区、产粮大区、经济实力相对还不很强)我认为最主要还是农民的现金收入不高的问题。现在农民温饱问题解决了,住房有了改善,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但是现金收入不高,购买力比较弱。第二,农村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第三,农民应该享受到的一些公益事业还没有享受到,或者说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一些都是我们今后必须认真对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我认为对于内陆地区、农业大区首先还要着眼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在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我们要实现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和谐发展。

中国网:有观点认为城镇化可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村发展,应主要发展城镇化。应该如何理解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的关系呢?

刘满仓: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专家提出解决农村问题的思路是转移农民、减少农民、让农民的比例越来越低。这种观点应该说有一定道理。但是怎么转移,我觉得农民大量地集中到大中城市是不妥的,大中城市只能容纳一定比例的农村的劳动力。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由从事第一产业到从事第二、三产业,易于操作的,还是发展中小城镇。像我们内陆地区,主要是县城和重点镇。因为这里人口密度大,劳动力多,城镇发展起来,成为周遍农村地区的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它成了一个载体,能容纳劳动力,达到让农民离土不离乡。城镇化水平低,农民都是到南方去打工,今后小城镇发展起来,让农民到小城镇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另外小城镇还有文化相对比较集中、信息量相对比较大、基础设施相对比较集中的特点,把小城镇发展起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最终形成城镇和农村协调发展的格局。

中国网:如何把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落实到实处,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刘满仓:首先是把小城镇的经济发展起来,尤其是发展小城镇的第二、第三产业。有经济做支撑,就有了载体、有了能力。第二是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好规划,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的建设。第三是要制定一些灵活的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第四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搞好试点、因地制宜、不要一哄而上、不搞一刀切。(李东)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