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叶维祯委员关于发展“慈善事业”提高国民道德素质的提案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3 月6 日 | 文章来源:人民网

据民政部2006年一月份统计报告:领取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人数约:2244万人。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统计公报: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约:2610万,如果按年人均纯收入669-924元的标准,年末农民低收入人口约为:4977万人。从而看出我国有7千多万人处于贫困状态,约占我国人口的5.5%,这已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更何况实际数字还会超出许多。要想彻底解决这些人口的贫困问题,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我以为解决贫困问题,决不能单单依靠政府,必须由政府、社会、民众三方面共同出力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一.政府:应该说政府是解决贫困问题的主体,他可以通过制定政策和法规来实现缩小两极分化、减少贫困群体的目的,发挥着主导作用。如政府可以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及功能、利用税收的杠杆作用减小贫富差距、开展经常性的政府救助等措施解决城乡的贫困问题。

二.社会: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都是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扶贫事业中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企、事业单位不仅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困难职工进行了帮扶、补助、救济,解决了为数不少贫困人员的实际问题,同时还根据自己的实力承担了社会上大量的扶贫帮困工作。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都有自己的对口帮扶对象,不仅从物质上帮扶,而且从科学技术上给予支援,形成了科技扶贫的良好态势。更为可喜的是,这些年来在扶贫开发的行列中不仅有国有企、事业单位,还有大量民营、私营以至个体企业,他们也纷纷加入了扶贫的“光彩事业”,他们以改革开放给他们带来的经济硕果回报给社会,这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必须带动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另外,我们还应看到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外商、外资将进一步融入我国市场,支持鼓励他们参与我国的慈善事业,应成为新形势下不可低估的社会力量,我们应积极加以利用。

三.民众:应该说,民众代表着数以“亿”记的普通老百姓,我国国民受几千年历史文化教育的影响和熏陶有着强烈的爱心。“爱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爱心体现在:爱国、爱社会、爱生活在自己身边的人们,这应成为我们国家的道德规范。发展慈善事业、在全社会提倡爱心工程是有识之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呼声,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即使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同样存在着贫困群体,因此他们国内都有大量的慈善组织和人群,欣然承担着扶贫济困的光荣使命。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更应该把千千万万民众的爱心和扶贫济困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将是一股不可估量的力量。为此我建议:

1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民营、私营企业家、外资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市政建设等公益事业,在加强监管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标准。在他们投入公益事业的同时,除适当减免税费外,并可用“贯名”形式,如:x x x医院、x x x大街等等方式予以表彰,让他们的善举后代留名。

2在全社会由一些德高望重的人士出面,有良知的企业家出资,组建一些针对不同贫困群体的“慈善协会”和“慈善组织”如:救助失学儿童、帮扶贫困单亲母亲、资助见义勇为伤残人员等等。由于这些慈善组织是民办的,因而它必然是:组织机构精简、组成人员公开、资金走向透明一一—高效透明的慈善组织。它们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采用为募捐者寻找募捐对象,为他们牵线搭桥形成一对一的帮扶形式。总之,要使募捐的人们直正感受到他们奉献的爱心实实在在的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如北京电视台最近发起的;为患白血病双胞胎幼儿的直接捐助活动,效果就很好。

总之,善举一定要有善终,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有了信任,人们的爱心就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和体现,它不仅可以筹划到一定数量的扶贫解困资金,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善举可以再次净化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道德情操。从而看出,这不仅是一笔较大的物质财富更是一种巨大的精神财富。

综上所述,我认为帮扶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更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它决不仅仅是政府的事,必需由政府、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承担。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我们不仅能够解决部分群众的贫困问题以确保社会稳定,更能加速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使全国人民在“爱心”的感召下,精神世界有一次新的飞跃和升华。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