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专家提出中国整体进入和谐社会的五大基本标识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3 月2 日 | 文章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2日电(记者 秦大军 齐湘辉)全国政协委员牛文元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中科院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小组与世界银行的共同研究,中国要基本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将要共同获得五大“目标集合”,才能既体现出经济增长的全面提升,又体现出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成为中国整体进入和谐社会的基本标识。

牛文元指出,这五大指标分别是恩格尔系数平均在0.20以下(表征社会财富);基尼系数保持在0.35±0.03(表征社会公平);人文发展指数(HDI)保持在0.90以上(表征经济与社会的协调);二元结构系数保持在1.5左右(表征统筹城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生产集约化弹性系数保持在“零增长”的水平(表征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速率实现零增长和负增长)。他指出,从宏观层面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有成体系的国家制度的支柱性保障,因此设计和运行这一套国家制度对于实现和谐社会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和价值,将会成为奠定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型骨架,也是从根本上维持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

牛文元曾在中科院主持纲领性文件《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这位被许多媒体评价为“绿色GDP先锋”的科学家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战略性、历史性和基础性的意义。中国和世界的发展经验表明,只有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公平得到全面合理的体现,这个国家或地区才会是健康的、有序的和合乎理性的和谐社会,它整体地表征着“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在科学规律指导下的全面协调。

在牛文元看来,单纯地追求“均衡发展战略”或者主张单纯地追求“非均衡发展战略”,都不可能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谐社会不等于绝对公平。而应是以通过国家制度的“调制与解调”,获取社会分配事实上的相对均衡。

世界发展的经验表明,区域之间合理梯度的存在,是促进经济依序增长,形成产业互补,达到平稳传递,提升国家整体实力的基本形态。也是达到效率与公平合理匹配的最佳追求。据世界银行在专项研究报告(2002年度)中的计算,独立的地区经济体之间人均GDP的差异保持在1.2~1.4倍,每平方公里土地承载GDP总量(土地产出率)的差异保持在1.4~1.8倍,被认为是一种合理的梯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整体经济社会的健康与协调发展。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