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界城市发展的形态演进

(节选)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城市带的形成与发展有几百年的历史,城市群的形成和演化也超过了100年的历史,而组团式城市群的提出和推行,不超过20年的时间。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国家兴起的“城市郊区化”浪潮推动了中心城市与邻近地域的逐步一体化,1915年英国学者格迪斯(P. Geddes)提出“城镇密集区”和“组合城市”(Conurbation)的概念就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雏形。城市中心区与近郊形成具有紧密经济联系的城市功能性地域,即“都市圈”(Metropolitan Area),作为区域中心和增长极,以其集聚效应为特点迅速扩大了区域财富的增长。基本上,这一形式是传统城市发展的延续。

二战以后,城市化速度加快,在发达国家的经济核心区沿交通走廊分布的都市,由于相互作用强烈而频繁,进而聚合成“城市带”(Megalopolis),这一概念是戈特曼(Jean Gottmann)1957年发现并命名的。城市带除了保持强劲的集聚效应外,以其通达效应为特点迅速扩大了区域之间的交流。

进而升级到了城市群的阶段。城市群概念的一般定义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或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现有的研究认为,城市群的构成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①存在一个以上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人口密度和各类城镇密度较高且为连续分布的区域;②城镇群地域范围有较高的城镇化水平,体现于城镇化水平的量和质两个方面;③城镇群地域范围内、城镇群与外部环境之间具备持久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这种联系具有高密度和高强度的特征,城镇间及城乡间各种设施网络是联系发生的物质载体,其负载的人、财、物及信息等各种流是联系的具体体现。城市群一般具有下列共同点:(1)处于门户位置;(2)具有枢纽功能;(3)密集的网络结构;(4)较为发达的第三产业。其主要优点在于可以在一个大的区域范围内对所在各个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和建设,避免大城市内人口和工业等活动过于集中,使有关城市各展其长,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组成一个有机综合体。城市群除了保持强劲的集聚效应和通达效应外,还以其网络效应为特点扩大了区域之间的交流规模和联动深度。在已有的概念中,作为一个“城市地域组织”的城市群,其中心城市对群体内其他城市有较强的经济、文化辐射和向心作用得到人们较多的关注,城市群更多强调的是群内各个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群内城乡之间的互动似乎考虑的较弱,实现经济一体化与社会相对公平的目标有一定的困难。

姚士谋先生等认为城市群实质上是:“城市群既然是一个区域空间、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等要素组成的有机体,是一个大系统中具有较强活力的子系统,无论在区域层次上,还是在相互联系的空间上,均具有网络性的基本特征,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实体。从地域空间上考虑,城市群是一个特定区域内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也是一个处于动态发展中的开放性的有机系统,其生产联系的巨大流动性、社会生活的稳定性与结合性又表明它是一个充满着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城市群与城镇体系本质特征上有许多相同之处,是一个同质的地域概念,仍属于区域城镇体系的范畴。从这种意义上考虑,城市群的紧密性、系统性、动态性特征近乎于区域性的城市体系,但在初始阶段,尚未发展的城市群往往布局比较松散,动态变化比较缓慢,联系并不紧密。城镇体系是最高一层次的、全面性城镇分布的地域概念,等级规模与横向联系较强;而城市群是局部地区城镇集聚的地域概念,呈有序与无序的分布状态,但其分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均较高。”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城市群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团式城市群这一概念,更进一步强调“自然-社会-经济”复杂系统所担负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将区域的效率与公平统一表达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考虑之中,尤其强调产业集群所表现出来的完整的区域经济属性。组团式城市群除了保持此前各阶段城市形态的全部特点外,还以其综合效应为特点体现了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完善结构与功能,体现了以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为基本内容的先进理念。

一个组团式城市群应具备四个条件,即具有一定数量的不同类型的城市;至少拥有一个特大城市作为城市群所在区域中心;城市与城市间必须发生内在联系;城市与邻接的乡村区域有密切的互动。这只是一种空间意义上或社会经济现象性的描述和要求,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建设和加强相互联系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人流、物流、能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任何社会经济单元中都存在,这五种“流”也是某种社会经济基础存在或发挥作用的结果。

现在人们已经看到,“城市群的出现,是地区经济集聚发展的产物,也是区域经济集中化的高度体现。地区经济集聚主要反映在工业项目的布局集中、人口集中、技术力量的集中和区域性的基础设施的集中,使城市群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我们认为,正是信息化时代的网络性联系,才在整体形象上表现为组团性、等级性、有序性、共生性、互补性。注意研究城市群的组团性,要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进一步探索。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中国网 2005年3月18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