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韩永进

(节选)

一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往有很多论述了,这里不想更多的重复,只想结合学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谈一点认识。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贯彻“五个统筹”、做到“五个坚持”,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五个统筹”和“五个坚持”,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体现了以往改革的经验,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同时,也从更高的角度阐明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必须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因为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变革,由计划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文化体制也随之改革。毛泽东同志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就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作了明确阐述,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协调发展的伟大事业。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就必须进行文化体制改革。

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转向市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民收入稳步提高,城乡居民用于娱乐、休闲等方面的文化消费越来越大。目前由于多种原因,我们的文化发展不能满足消费的需要,据有关方面分析,我国文化消费量存在3000亿元到4000亿元的结构性缺口。在美国和西欧一些发达国家,文化消费已占家庭消费的30%左右,而我国远远低于这个数字,我国2000年包括教育在内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我国GDP的比重仅为2.71%。这种状况对文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我们改革文化体制,加快文化的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统筹兼顾,必须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当前我国文化发展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加入WTO后,要按国际规则办事。这一方面给我们学习国外先进文化、优秀文化提供了机遇,可以充分利用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和先进文化传播技术,进一步发展我国文化,可以利用WTO规则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使我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另一方面也让我们面临西方文化资本、文化产品、价值观念的大规模冲击。现在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高新技术的运用使文化传播方式不断更新,文化载体日益多样,拓展了表现内容,丰富了表现形式,大大增强了文化的创造力。但我们文化发展中传统的东西多,科技水平还很落后。传统文化如果不和先进的技术结合在一起,不可能进行创新,也就不可能广泛传播。所以必须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冲破束缚开放和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必须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先进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的之一和有力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总体看来,仍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加快发展提供体制保障。文化体制改革要解决两个关键性问题,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体现在文化体制改革上,就是要逐步扩大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范围,要逐步从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在国家管理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作用,特别是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更是如此。二要发展多种所有制文化主体,改变单一的公有制,实现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真正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要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文化是小康的内容之一,又为小康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大力推进文化等事业的发展,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才有可能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把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社会进步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据有关部门测算,到2020年我国的GDP总量将突破35万亿人民币,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恩格尔系数将从目前(2002年)城镇人口的37.7%、农村人口的46.2%下降10个百分点。伴随而来的是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的大幅度增长,迫切要求我们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二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

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将其具体化。《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

这个体制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部署建立的;是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是确保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保证党和国家重要新闻媒体喉舌性质不变、党管媒体和干部不变、正确舆论导向不变的;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作用,解放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事业特别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是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具有多元投融资体制的;是对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实行不同的管理体制,让经营性单位加快转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让公益性事业单位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是形成了一批有活力、有实力、有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并且真正实现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建立了能够不断地进行精神产品的生产和再生产的生产经营体制的;是形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打破了行业和地区垄断,有健全的社会文化信用,生产要素在国内外统一市场适当流动的;是强化政府职能,实现了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对文化进行规范管理、依法管理,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的;是有利于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多出精品、多出优秀人才的;是实现了精神产品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是既能够不断继承中华文明优秀传统又善于吸收世界各国文明成果,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

三 正确把握文化生产的双重性质

文化体制改革在理论上的最大的难题,就是文化产品的一般性和特殊性问题。任何文化产品在制作中都要消耗劳动,因而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同时,任何文化产品都具有社会导向功能,带有明显意识形态特征,又必须与社会性质相一致。所以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既不能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又要注意到特殊性。

那么文化生产与一般物质生产相比,其特殊性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至少有以下特殊:一是工作性质特殊,文化本身属于上层建筑,特别是文化中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在党和国家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承担的任务特殊,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三是工作要求特殊,新闻宣传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文艺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四是队伍要求特殊。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的原则,政治上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遵守纪律。队伍要做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五是经营目的特殊。文化生产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在特殊情况下,宁可放弃经济效益也要确保社会效益。

四 正确把握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坚持“两手抓”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要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并且分别提出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任务。

首先要明确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区别。所谓“文化事业单位”,从经济活动的角度讲,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利用国有资产,基本没有收入,不搞经济核算,全部经费由国家财政拨款的文化单位;所谓“文化企业单位”,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流通、经营和服务性活动,以营利为目的,进行工商登记和独立经济核算的单位。

在我国文化发展的实践中,文化事业单位和文化企业单位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如下方面:事业单位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虽然可以盈利,有的还可以获得巨额盈利,但其主要目标不是盈利,而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不是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企业单位则要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盈利是其惟一目标;事业单位有严格的准入条件。大多数企业单位是自由进入,公平竞争。事业单位在经济上有各种政策优惠。企业原则应当是公平公正,一视同仁;事业单位不拥有完整意义上的法人财产权。企业是独立的法人,享有完全意义上的财产权。

正确区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为了更好分类指导。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

如何抓文化事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明确任务: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国家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根据这一任务和当前文化事业发展的实际,必须要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要理顺管理体制,实行政事分开,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规划、指导、协调、检查、监督、考核文化事业单位的运行和发展。文化事业单位按规定的职能完成任务;要改革政府投入机制,多扶“事”,少扶“人”,多扶“强”,少扶弱。要根据文化事业单位的基本职能进行投入,主要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转变对公益性文化的投入方式,对职能范围内的公益性文化项目(如政府组织的重大活动)等,可以实行政府“采购”制,事业单位可以通过竞标方式获得项目资金,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要改革文化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单位领导实行聘任制,内部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制”,合同化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要改革分配机制,实行成绩实效工资制,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公益性文化事业必须是政府主导,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继续坚持国有、国办事业单位性质,各级政府要给予扶持,财政要保障必要的经费供给,并逐步增加投入力度。同时要注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益文化事业不同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公益文化事业,必须尊重价值规律,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样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什么有的办得好、办得活,有的办不好、办得死,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目前有些地方敢于面对市场,勇于创新,通过举办公益文化项目推介会等形式,带动了社会投资文化建设的热情,探索了公益文化如何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如何抓文化产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也提出了明确任务: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关键是要围绕面向群众、面向市场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具体如何抓文化产业,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已有很多措施。这里只想谈几点个人认为当前最需要重点抓的工作:一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二是制定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战略,从战略布局、企业规模、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三是改革投融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四是着力培育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五是运用高新技术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服务的科技含量;六是促进文化行业之间相互渗透,以及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

五 把握搞活微观主体和加强宏观管理,坚持“两头抓”

深入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要重点抓好两个层面,即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和微观运行机制的改革。

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有两重含义:一是要改进;二是要加强。政府管理部门要实行“两个转变(转变作风,转变职能)”、“两个分开(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由主要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主要是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由主要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由主要是管理系统向管理社会转变。在宏观管理上要实现党委领导有力、政府管理有效、调控适度、运行有序,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

首先,政府管理部门要放权。从改革的实践看,要下放国有文化资产的使用权,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通过委托、承包、租赁、转让等多种形式,将目前文化单位所使用的文化资产授权文化单位法人代表经营管理;要下放干部人事自主权,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在授权基数内相对自主,文化企业按现代企业制度执行;要下放收益分配自主权,公益性单位改革现行工资制度,文化企业按现代企业制度执行;要下放文化发展的经营管理权,政府不再直接下达指令性文化产品生产计划,不无偿调用文化企业的人财物和文化产品,建立文化产品政府采购制度。

其次,政府管理部门行为要规范。政府管理文化的职能要通过法律得到明确和恰当界定,凡是市场机制能够很好解决的问题,政府就不必干预;凡是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的问题,政府则必须负责。政府管理部门要有民主和透明的决策程序。政府管理部门的权力要受到法律法规的有效约束,对政府管理文化的内容、方式、权限等做出符合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要求的尽可能详细的规定。

再次,政府管理部门职能要转变。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主要为文化事业与产业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不直接干预微观文化活动和企业。要把管理重心放在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上,管导向、管原则、管规划、管布局,管市场、管秩序,管住方向,管活机制,管好质量,管出效益。真正形成一个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

最后,要注意发展中介服务组织。要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要逐步建立和健全版权代理、广告经营、市场调查、信息咨询、资质认证等服务机构,逐步实现中介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要进一步发挥各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六 充分调动各方办文化的积极性,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党的十六大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体制改革也必须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首先,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文化的主导作用。

其次,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发展文化。

再次,要进行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中国网 2004年2月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