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流动人口中儿童生活及权益保障现状调查

为了解北京市流动人口中的儿童生活及权益保障现状,北京市妇儿工委进行了此次调查,调查的对象包括流动人口妇女993人,流动儿童494人。本调查包括下列四个部分:1、流动人口中儿童的基本生存状况;2、流动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权益保障情况;3、流动儿童的生活状况和权益保障情况;4、流动儿童对于生活和未来的期待。本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并在流动人口生活的社区进行了访谈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流动儿童生活方面存在问题很多。

(一)流动儿童的主要特点就是“流动”,由于父母工作性质与场所的流动性变化大,随之而来造成流动儿童的生活发生多次的迁徙。

(二)生活质量低,日常饮食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三)居住环境差。

流动儿童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为:

(一)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负担重,公立学校收费标准不统一,普遍存在违规收费现象。

(二)打工子弟学校满足了流动儿童上学的基本需求,有其存在的作用与功能。

(三)流动儿童就学所面临的困难。如,可接受孩子上学的学校太少;此外,流动儿童的家长因工作繁忙,他们往往无法亲自接受孩子上学。这成为仅次于学费昂贵,困扰流动人口家长的另一要素。而且,他们进入学校后, 部分儿童还面临着学习跟不上,语言、生活习惯不适应及本地教师、同学、家长歧视等等困难。

(四)流动儿童的学习环境差,课余活动单一,有些儿童还要承担家庭负担。

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给予儿童必需的保护、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在这个大前提下,北京也应该把流动儿童的问题拿到议事日程上来。

(一)流动人口纳入政府的日常工作中,建立以常住人口为依据的户籍管理体制。

(二)建立多部门合作以完善流动人口工作的运作机制。

(三)各级政府应考虑从流动人口缴纳的工商税及房租税中,完善流动人口在城市中享有市民的同等权益。

(四)全社会要提高对流动儿童少年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五)公立学校要构建平等、无差别、无歧视的教育环境,消除流动儿童进入公立学校的心理门坎。(六)将打工子弟学校纳入相关部门的管理与辅导工作中。

(作者:北京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流动人口权益专题调研课题组)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