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西部12个省年均外商直接投资相当于上海一半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8 月22 日 |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专访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原副主任李子彬

西部地区12个省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在18亿~20亿美元,相当于深圳实际利用外资的三分之二,上海实际利用外资的二分之一

李子彬伸出右手的食指,眉头紧皱。

“墙上的裂缝足足有这么宽。”20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原副主任李子彬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一边用手指比划着,一边说:“这是我在西部考察一所学校的危房时亲眼见到的景象。像这样的学校,我在西部地区看了不下30所。”

自2000年4月担任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以来,一次次的西部考察,一次次的心灵震撼,让李子彬深感西部大开发任务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我在沿海地区工作过几十年,也担任过辽宁省锦西市的副市长,国家化学工业部的副部长和深圳市的市长,我相信自己对国情是非常了解的。”但李子彬承认,以往对于西部大开发的看法还是过于乐观。

美好的愿望

“在讨论国家‘十一五’规划时,很多人都希望提出这样的一个目标,就是在‘十一五’期间,要缩短东西部之间增长速度的差距。”李子彬对记者说,这种愿望是美好的,但在客观上还是有难度的。从东西部的主客观条件看,今后5到10年,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不但不会缩小,甚至还会进一步扩大。

李子彬说,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国家在规划指导、政策支持、资金投入、项目安排等方面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经过各地区、各部门尤其是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西部大开发开局良好,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的统计,2000~2004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8.5%、8.8%、10.0%、11.3%和12.7%,比1999年的7.2%明显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提高,5年年均增速在2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其中2004年有望超过2000亿元,比1999年增长近一倍;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大幅增长,其中2004年为367.3亿美元,是1999年的近3倍。

“但要清醒地看到,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还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李子彬对记者说,主要表现在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仍在继续扩大,“三农”问题相当突出,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制约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生态环境局部改善,但是整体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完全扭转,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环境和自然的约束严重。低水平重复建设态势还在态势,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才不足,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投资环境亟待改善。

不要盲目攀比

李子彬说,上述的困难和问题有的是几百年积累的老问题,也有的是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是5年、10年、20年所能解决的。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几代人长期不懈的艰苦奋斗。

“西部地区要想达到目前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水平,仅仅依靠5到10年的时间,是做不到的。”李子彬对记者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有更多的产业和资金转移到中国来,但这些产业和资金首先会落脚在软硬环境都已经十分完备的东部地区。举个例子,西部地区12个省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在18亿~20亿美元,这个数字只相当于深圳实际利用外资的三分之二,相当于上海实际利用外资的二分之一。”

“汇集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不可能建立在地区差距拉大、贫富悬殊的基础之上,也不可能建立在大江大流上游生态持续恶化的基础之上,更不可能建立在丰富的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的基础之上。”李子彬说,要用科学发展观加深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大意义的认识,从更高的角度和更高的层次,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西部大开发的内涵。

李子彬透露,“十一五”期间,国家在西部大开发上的基本工作思路是,西部地区要在努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有的地方能快则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具备加快发展条件的地方,不要盲目攀比,不要盲目追求发展速度,否则就不可避免地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甚至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发展问题上必须立足国情、省情、市情。

李子彬认为,鉴于今后5年,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不但不会缩小,甚至还会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西部地区不要在发展速度上与东部地区攀比,要转变发展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各级政府要努力增加西部地区广大群众的基本社会服务产品的投入,努力提高西部地区广大群众的受教育、医疗卫生保健等基本社会保障水平。与此同时,要加大解决“三农”问题的工作力度,集中力量建设好一批关乎西部地区发展全局的重点工程,继续加强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加快发展西部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走出一条消耗低、污染少、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