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听“两栖人”谈经济学家的良心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6 月17 日 |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先引一段话:“我是一个尴尬的人,在企业,我说自己是一个学者;在研讨会上,我又说自己算不上一个学者,只能算一个懂点经济学而主要从事管理咨询实务的咨询师。不过这也很好,现在我就从这两者的角度来谈经济学家的良心。”

这话,是一位名叫“胡伟清”的“两栖人”在《经济学家茶座》上,鉴于“红火了多年的经济学家受到来自各方的批判”而说的。

胡先生对学者说:“你关注的是现象背后的本质……没有必要考虑为谁说话,而是站在科学的角度说话。”他的结论是:“这时,经济学家既不为富人说话,也不为穷人说话……凡是有利于增进整个社会福利的,就应该赞成;反之则应该反对。这才是一个经济学家的良心。”这话没错儿。

但是他又说,“民众骂经济学家没良心,主要怪媒体”。是媒体把经济学家“站在咨询师角度说的话,当成了研究者说的话”,而媒体也没有注意“研究者说的话,放在公众场合也有问题”这种现象。

胡先生一味“怪媒体”,我看他是更尴尬了!

因为在那些据说是“权威”的经济学家所说的话里,既看不到“科学”角度,也看不到“咨询师”的角度,而只看到“富人”角度,所以老百姓就骂他们“没良心”。

关于咨询角度,咱们的大多数经济学家,都享受国家俸禄,他们也不敢明着打出“企业咨询师”的招牌,却巧妙地为某些或某个企业当“托儿”,“说好话”。如此假公济私,不是更可恶吗?老百姓不骂他们骂谁?真像这位胡先生似的,就说自己是谁的“咨询师”,拿了人家的钱,为人家服务,理所当然,算“公平交易”,犹如律师之于当事人。老百姓知道他就是这类性质的人,就是干这个的,便没有理由和兴趣骂他了。怕就怕挂羊头卖狗肉!

胡先生劝经济学家“不要把作为研究者,作为咨询顾问才说的话拿到公众场合去说,免得引起误会”。这是他完全不懂得那些风云经济学家的心,而给自己造成的“误会”。

君不见那些经济学家,为什么特爱频频于媒体露面,并大放厥词?他们就是为了制造舆论,为了让大众知道他们的观点,从而“影响”人心,使人们接受他们的理念。如果他们只是学者,他们就能耐得住寂寞而在书斋里埋首研究,哪有闲工夫在媒体上絮絮叨叨地聒噪?学者什么时候才上媒体?是他们获得诺贝尔奖,或者至少其研究有了扎实成果的时候。可咱们的经济学家,老百姓看不到他们有多少科研成果,却听腻了他们为富人代言的种种论调,还不该骂吗?

他们当一个或数个企业的“咨询师”也好,就悄悄为企业出主意,赚点咨询费得了。如果他们讲职业道德,则更没有必要在公众场合发表宏论。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况且还拿了人家的钱,难道他们还想故意透露一些他们为之服务的企业的商业秘密不成!他们之所以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诸如“房价还要涨”、“出租车公司赢利尚微”之类的言论,就是要让大众相信他们这样的“经济学家”说的假话,是有根据的,是真话。同样的话,如果房地产商、出租车公司老总说了,老百姓可能有疑惑,但是经济学家因其权威的、利益不相关的“身份”在那里,老百姓便不得不相信。而当大众明白真相或吃亏上当之后,他们不骂经济学家骂谁?

总之,有些“经济学家”被骂,只能怪他们自己的道德行止违背了作为真正经济学家的准则。如果他们学问做得好好的,或默默无闻当他们的“咨询师”,别人就是想骂他们,也找不出骂词啊!

(王乾荣)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