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各省区采取超常规手段推进扶贫开发

记者最近到贵州、四川、云南、广西等四省(区)10多个市(地、州)、县农村采访了解到,在新阶段扶贫开发中,西南地区各级党委、政府正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解决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全面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探索扶贫开发工作的长效机制。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省区各级党委和政府,敢于正视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和扶贫开发难度大等困难,采取超常规的措施和手段,积极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扶贫开发工作在一部份地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取消专项做加法整合资金真扶贫

四川省针对扶贫资金使用分散的问题,从今年起,分两年取消全部省列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以扶贫重点村为载体,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四川省扶贫办主任颜继禄介绍说,今年取消的省列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有8个,共计11776万元,每村无偿扶贫资金由去年的20万元增加到40万元以上,分别是:科技扶贫专项4000万元;旱山村专项3800万元;希望之光专项200万元;退耕还林试点专项370万元;民族地区微水电工程建设专项500万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专项170万元;贫困地区大、中专班补助专项60万元;产业化扶贫专项2676万元。明年将取消的省列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有:教育扶贫专项1亿元;民族地区专项3500万元;希望之光专项300万元;基础扶贫贷款贴息专项684万元。4个专项共计14484万元。

颜继禄说,今年取消的专项资金全部用于十年规划中今年实施的1013个重点贫困村,用于与贫困农户有直接关联的项目上,保证重点,专款专用。每村无偿扶贫资金由去年的20万元增加到40万元以上。明年每村无偿扶贫资金将达到50万元以上。

据介绍,过去四川省列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有12项之多,如:教育扶贫、科技扶贫、旱山村、希望之光、退耕还林试点、微水电工程、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大中专班补助、产业扶贫、基础扶贫贷款贴息、民族地区专项等,每年总金额达26260万元,约占国家每年分配全省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总额的三分之二左右。扶贫资金没有真正起到吸引各部门资金参与扶贫的“加法”作用,而是分散到各部门做成了“减法”。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贵州省扶贫办副主任徐屹峰介绍说,针对贫困面较大、重点贫困乡镇、重点扶贫村数量较多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突出重点,省委、省政府把100个一类重点乡镇作为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各个突破。

贵州对100个扶贫重点乡镇的具体帮扶举措有:财政扶贫资金专项共安排5000万元,每个乡镇50万元;每年用20%的易地移民搬迁资金、基本农田建设资金覆盖这100个乡镇;对丧失劳动能力、又没有合法赡养人的贫困人口,实行定期救助,每人每年救助金不低于200元;对极贫人口负担的农业税及附加全部免除;招收各类大中专毕业生解决严重缺教师问题;免除极贫户儿童的学杂费、书本费;对自愿到一类重点乡镇工作的机关干部、教师、医务人员、科技工作者,可向上浮动1-2级工资,连续工作满3年以后,转为正式工资,连续工作3年后,可优先安排子女就业,连续工作5年后,成绩突出的可优先提拔使用。

徐屹峰介绍说,贵州针对全省310多万绝对贫困人口的省情,分三类情况以不同方式加以扶持:

第一类,对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差、自我发展能力弱、经过帮扶可以解决温饱的156.7万贫困人口,着重实施开发式扶贫,帮助改善基础条件,实施有带动能力的扶贫项目或者提供小额扶贫贷款,帮助他们在2005年前越过温饱线。

第二类,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的46万贫困人口,用10年左右的时间进行易地搬迁,配套解决土地、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从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入手解决脱贫问题。

第三类,对鳏寡孤独、呆傻痴残的107.6万特殊贫困人口,建立健全和实施特困群众救助制度,给予长期的社会救助。这项工作先从100个扶贫重点乡镇开始,逐步覆盖到全省农村。

边境老区大会战扶贫开发大跨越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主任胡德才介绍说,在基本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后,广西针对8个边境县(市、区)因受战争影响而造成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薄弱、群众生活质量低、贫困面大的问题,从2000年8月起,集中力量开展边境建设大会战。共投入资金21.61亿元,建设项目17927个,解决边境地区村村通汽车、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和解决人畜饮水等问题,经过两年艰苦努力,取得了较大成效,有效地缓解了边境贫困问题。

区党委、政府针对东兰、巴马、凤山3个革命老区特困重点县的困难,于2003年4月开展了“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采取集中各部门、各方面的资金,集中时间解决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共投入资金21亿多元,其中扶贫资金1.2亿元,建设交通、教育、卫生、水利、生态、电力等12大类、34项共75298个项目。截至2004年5月10日,大会战项目开工率达99.08%,竣工率达96%,已完成项目投资9.73亿元,占批准投资总额的46%。大会战有效地带动了当地投资、消费的快速增长。

东兰县县委书记廖昌军高兴地对记者说,大会战建设的项目,如果靠县里建至少要十年的时间才能建成。用两年时间集中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资源,做了10年要做的事情,这种方式很好。凤山县委副书记黄伟仪介绍说,大会战有效改善了基础设施,全县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去年签订合同4.35亿元,已到位2.2亿元。从项目到资金总量,比解放到现在全县所有招商引资的总和还要多。

创新扶贫机制确保资金到位

针对扶贫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云南省从今年开始选择禄劝、富源、永仕等13个县,按照以县为单位,采取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办法和确定脱贫的目标和时间的要求,采取资金、任务、责任、权利“四到县”的办法,创新扶贫管理体制,推进扶贫开发由政策性扶贫向制度化扶贫转变。

云南省扶贫办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说,近几年来,全省每年投入扶贫开发的财政和信贷资金高达几十个亿,也取得了明显的扶贫效果。但政策不落实的情况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很突出,不少资金并没有真正惠及贫困群众。有的随意挤占、挪用、拖欠扶贫资金,使本来很好的扶贫项目办成了半拉子工程;有的一门心思抓财政收入,把扶贫资金用来办群众受益不大的其他项目;有的对扶贫任务虚以应付,甚至推诿扯皮、弄虚作假;有的干部把扶贫作为个人捞好处的捷径,利用职权把工程安排给亲属和关系户承包,或在项目发包中索要回扣等等。

据介绍,政策落实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是管理部门多,责权利不明。因此,云南省加强扶贫资金的统筹,把扶贫资金与扶贫任务、责任、权力捆绑起来,由省级一个部门为主负责,直接拨付到县,由县统一安排使用,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运行成本,彻底解决多头管理,扶贫资金随意切块的问题。同时,改革财政逐级配套体制,凡是吃财政饭的县,扶贫开发资金一律不要求配套;强化扶贫开发各个环节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建立完善监督机制,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咨询权,确保项目真正落实到户。(记者 周芙蓉 江毅)

新华社 2004年9月14日


中国设“消除贫困奖” 奖励对扶贫有突出贡献者
湖南安仁扶贫资金呈现“裂变效应”
陕西延安斥资近5亿全力扶持两大贫困区
中国农业银行稳步增加对“三农”有效投入
世界银行发展门户基金会中国捐赠项目启动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