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促农业迈上新台阶 西部农业重要地位逐步形成
李国祥

农业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基础产业。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历史等方面原因,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薄弱,过度依赖掠夺农业资源,不但使比较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而且也极大地制约着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5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工程建设,西部各地紧紧抓住机遇,通过体制转型,不但为农业发展走向市场创造了条件,而且有力地促进了西部优势农产品布局的形成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使西部农业加快告别自然经济和粗放式增长,向现代农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西部大开发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发展

西部地区农业所占比重相对较大,经济发展对农业的依赖性较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农业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西部农业长足发展主要表现在林业、生态后产业、特色农业发展以及农业产业化等各个方面。

生态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标志性工程,直接带来了西部地区林业的发展。过去由于人口迅速增长,许多地方片面执行“以粮为纲”,把解决粮食问题与农业全面发展对立起来,甚至长期采取“毁草毁林种粮”的错误做法。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是西部大开发的重大生态工程,5年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和荒山荒地造林近3亿亩。

随着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工程的全面建设,过去一些比较严重恶化的生态环境已经得到初步改善,农牧民不但直接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直接收益,而且很多地方的生态后产业还得到了发展。西部各地在开展退耕还林后,大力建设基本农田,发展舍饲圈养,开发绿色食品,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特色农业,使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向林果种植业、畜牧业过渡,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特色农业是西部农业发展的重点。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光、热、水、土资源丰富,物种资源多样,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潜力。发展特色农业也是巩固西部地区农业基础地位,保障西部大开发取得成效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西部地区充分各种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西部特色优势农业的发展,重要标志是各类农产品基地的形成。新疆棉花基地,广西、云南的甘蔗基地、内蒙古、新疆的甜菜基地、云南、贵州的烟叶基地、西北地区苹果、葡萄等优质水果基地、西南地区热带、亚热带水果基地、云南等地的花卉基地、整个西部地区中药材及民族药材的种植基地、内蒙古等地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在全国优质农产品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已经形成。

西部各地还围绕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奶类、花卉、中药材等农产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西部大开发促进了大量资金和先进技术流向西部,一些公司或个人利用有利时机,采取租赁土地造林,提供种苗、种羊和技术以及部分资金并回收产品等形式,实行公司加基地加农户,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西部特色优势农产品及其深加工正在成为西部农业乃至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西部农业在全国的重要地位逐步形成

农产品区域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实现农业区域化,需要特定区域生产的特定农产品专业化和规模化,并能够使这种农产品走向国内和国际大市场,要做到这一点,关键需要以健全的基础设施为条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各级政府通过加大以道路、通讯等各类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为西部农产品区域化布局的形成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西部大开发,除了开工建设一大批如青藏铁路为代表的国家级重大工程外,还着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油路到县、通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工程。西部基础设施落后状况对农产品走向更大市场的“瓶颈”制约不断缓解。西部农业大规模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是脆弱的生态环境。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和政策体制等多方面原因,农业发展面临很多不利条件,生态环境恶化,荒漠化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条件较差。通过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西部农业面临的水、土等资源虽然整体恶化趋势没有改变,但小流域的治理为大规模商品化生产奠定了重要基础。西部大开发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的大力推进,很多地方特定的农产品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已经形成。

在国家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优势农产品布局政策的引导下,西部各地结合西部大开发和不断形成的特色优势产业,大胆地走向国际国内大市场,目前以新疆为代表的棉花、陕西为代表的水果、内蒙古为代表的畜牧、云南贵州为代表的烟叶、广西为代表的糖料等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新疆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棉花品质和规模优势非常明显。近年来新疆棉花总产量一般在150万吨左右,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2004年,新疆棉花总产量达到170万吨,棉花总产和棉花单产均位居全国第一,其中皮棉总产量占全国35%左右。随着棉花生产在全国重要地位的形成,棉花也成为新疆的主导产业。

除了新疆棉花在全国大宗农产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外,西部农业中其他经济作物以及畜产品在全国中的地位也十分显著。新疆的甜菜年产量近400万吨,占全国的比重近三分之二;广西的甘蔗年产量约500万吨,在全国比重超过一半;云南贵州烟叶年产量约100万吨,约占全国二分之一;内蒙古牛奶年总产量超过300万吨,位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占全国总产量约五分之一;新疆和内蒙古的绵羊毛年总总产量约15万吨,占全国二分之一。

三、林草业发展为改善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西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为我国重要河流,特别是长江、黄河等的源头。西部地区生态脆弱,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面积大,农业灾害严重。据资料,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2.5%,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北部7省区土地沙化面积占全国90%以上,水资源极度短缺,沙漠化问题突出。西部12省区市,森林覆盖率平均只有11.99%,其中西北5省区森林覆盖率只有3.34%,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青海是长江、黄河的源头,但森林覆盖率是全国最低的省份。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通过国家大力支持,地方配套,政策倾斜,西部地区的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面启动。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设不断推进,一些项目已经开始显现成效。

自从西部大开发中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两大生态工程首先在四川启动后,到2002年已经在以西部为重点的全国各地展开。到2004年底,国家在退耕还林方面累计投入的资金高达751亿元,其中粮食补助资金541亿元,种苗补助费147亿元,生活费补助63亿元。通过全面启动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西部地区退耕还林面积超过1亿亩,荒山荒地造林近1.5亿亩。

对于严重退化的草原,实行封山禁牧、舍饲圈养、休牧育草、划区轮牧,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建设,并配套推进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和易地安置、农牧业结构调整,切实保障生态长治久安和农民长远生计。在退牧还草方面,5年来国家的累计投入也达到了28.2亿元。退耕还草工程已经安排治理严重退化草原1.9亿亩。天然草场恢复与建设、禁牧舍饲等多项生态工程建设,草原已经大面积恢复,荒漠化土地得到治理,越来越多的地方正在走向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良性循环轨道。

国家还从2003年起,用5年时间,在蒙甘宁西部荒漠草原,内蒙古东部退化草原,新疆北部退化草原和青藏高原东部江河源草原,先期集中治理10亿亩,约占西部地区严重退化草原的40%。通过退牧还草,使严重退化的草原得到基本恢复,天然草场得到休养生息,达到草畜平衡,实现草原资源的永续利用,建立起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草原生态系统。

青海省作为全国沙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以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工程为依托,开展规模化综合治理,不仅改变了沙区的生态条件,促进了农牧业生产的发展,还促进了以沙生植物为原料的沙产业的兴起。

四、农业增长方式开始转变

多年来,西部农业由于片面追求粮食当地自给率,偏离比较优势,造成大面积毁林开荒、陡坡种植,农耕地面积过大,而长期的粗放而分散的经营模式严重制约了西部农业的发展。农业发展缓慢,粮食短缺和农民收入过低,农民迫于生计不得不进一步地滥垦、滥伐、滥牧、滥挖,广种薄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利益。

2000年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重点之一是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西部各地结合农业结构调整,集成和推广了一大批先进实用技术,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和特色优势农业的发展,促进了西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旱作农业、节水农业等先进适用技术广泛推广,为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科技支撑。在新疆、陕西、甘肃等省区建立的15个节水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重点开展旱作农业节水、沙化土地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有效地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也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转化了农业增长方式。在西部大开发中,陕西杨凌农业示范区成为重要亮点,一批极具发展潜力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涌现,不但有效地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也加快了西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改变了农村长期以来广种薄收的传统耕种习惯,调整了不合理的土地使用结构。西部各省(区)逐步由片面依靠耕地向综合利用国土资源方面转变,提高了整个国土资源的综合效益。西部地区一些地方将退耕还林与农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退耕还草、还茶、还药、还竹,“还”出了一片产业,一些地方选择了林草兼种、林药兼种、林果兼种等生产模式,不但确保了生态环境建设,也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

我国草原绝大部分分布西部地区。长期以来西部畜牧业发展一味地增加牲畜饲养数量,造成超载过牧,同时对草原只索取不管护,只利用不建设,造成大面积草原退化和破坏,粗放经营,实行外延性扩大再生产。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在追求饲养牲畜质量和效益的同时重视草原建设,改变“重畜轻草”和“重用轻养”局面,扭转“超载过牧”造成的恶性生态经济循环。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中国网 2005年2月22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