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必须要注意发挥城镇的战略作用
宋迎昌

一、 西部开发是开发过度地区加快发展意义上的开发

我国的西部开发不同于美国、前苏联、巴西等大国对落后地区的开发。这些国家面对的是资源丰富、人口稀少的落后地区,而我国面对的是开发过度、人口相对过剩的落后地区。

美国开发的西部,无论是阿巴拉契亚地区、湾流区,还是密西西比河流域大平原地区和西海岸地区,均有适宜的气候和降水、肥沃的土地、良好的植被。前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虽然气候严寒,但是世界上能源储藏量最丰富的地区。巴西的亚马逊地区终年高温多雨,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地区,森林覆盖率达70%,可耕地占总面积的20-30%,矿产和水能资源丰富。我国的西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仅有6%,荒漠化面积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冰雪高原各占1/3以上,1/4的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光热水土气等要素的时空配置不佳。秦岭、祁连山、昆仑山以北土地和光热资源丰富,但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荒漠化、沙漠化严重;西南重庆、四川、贵州、广西、云南五省(市)区水热条件优越,但多崇山峻岭,平地稀少,交通不便,陡坡开垦、森林过伐造成的水土流失严重;青藏高原地区平均海拔4500-5500米,光照充足,但气候高寒,热量不足,交通不便。

美国开发西部之时,当地只有少量印第安人部落和墨西哥人;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有1276万平方公里,当时人口密度只有2.3人/平方公里;亚马逊地区面积占巴西的42%,人口仅占4%。我国西部地区的人口有3.6亿,人口密度50人/平方公里以上。

我国西部地区经历了数千年之久的开发,以“移民垦殖、戍边屯垦”为主要方式,如今已处于过度开发状态。新世纪进行的西部地区,不仅面临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艰巨任务,而且也面临着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再造一个秀美山川的战略任务。

二、聚焦城镇开发是提高西部开发效率的有效方式

西部地域辽阔,不仅各省(市)区发展极不平衡,各省(市)区内部也不平衡。西部开发不可能整体平面推进,必须选择若干经济实力较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投资环境相对优越的空间地域作为战略高地,进行重点开发,实现率先发展,进而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循序渐进,带动区域的整体开发。这若干个重点空间地域就是城镇,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

首先,围绕城镇配置基础设施是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所在,也是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率的有效途径。中央确定,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围绕三个方面加快建设:一是以公路为重点,包括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干线在内的交通运输建设;二是加强电网、通信、广播电视以及大中城市的道路、供排水、供热等设施建设;三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公路、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干线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通畅城镇之间的交流,服务于城镇的发展,公路、铁路、机场的客源、货源和天然气的用户主要在城镇。电网、通信、广播电视的用户也主要在城镇,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用户的主体地位还将进一步增强。输变电站、通信枢纽、广播电视发射设施只有建在城镇或邻近城镇,才能减少运行成本,提高效率。城市道路、供排水、供热、防洪等设施建设在城镇更是无疑。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节水在西部地区水利建设中居优先和突出位置。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用水、耗电将有快速增长,满足城镇供水、供电将成为水利水电建设的重要目标。因而围绕城镇配置基础设施是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所在,也是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率的有效途径。

其次,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赖于城镇的发展。恢复地表植被、治理水土流失是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基本措施。为此,中央在西部省区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等工程。不仅这些工程的实施离不开城镇资金、技术上的支持,而且这些工程完成后要实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目标也离不开城镇的发展。因为上述工程项目区之所以生态脆弱、环境恶化,直接的原因是超量人口必然导致的过垦、过伐、过牧、过采。要使工程持久发挥效益,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必须以大量减少所在地区的人口数量、减轻生态系统负荷为前提。这些地区减少的人口主要出路是进入城镇。

第三,围绕城镇配置教育资源是提高西部教育水平的关键。振兴西部地区经济,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依靠高素质劳动者,所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基础。西部地区农村人口众多,而且居住分散。分散配置教育资源,不仅运行成本高昂,而且教育质量也难以提高。因此提高西部教育水平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逐步撤并分散的教育点,向城镇和中心居民点集中,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

三、西部开发要有创新思路

西部多数地区光热水土气时空配置不佳,形成大量人类目前无法利用之地,如戈壁、沙漠、雪域高原、陡峭峡谷等,因而单位土地面积平均人口承载力只有东部地区的十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所以西部地区地广人稀,是仅就人口空间分布而言的,相对于生态环境容量,则是人口严重超载的地区。当然局部地区存在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制度创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人口承载力的可能。西部开发,必须致力于总体上人口的减少和在空间布局上人口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大地区的相对集中。如何减少?如何集中?这里有几种思路可供选择:

其一是异地城镇化。由于中东部地区城镇发展的条件总体上优于西部地区,以劳务输出为先导和重要形式的西部地区人口迁入中东部地区城镇的数量将高于中东部地区人口迁入西部城镇的数量,从而形成西部地区农村人口的异地城镇化。异地城镇化对西部开发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效应:一是减轻了西部人口压力,为调整用地结构和生态建设赢得了回旋的余地;二是减轻了西部的就业压力,缓解了西部的社会矛盾;三是提高了西部人的收入;四是增强了西部人的市场竞争意识。同样,西部的异地城镇化对中东部的城镇发展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些艰苦行业和服务业已离不开这些“外地人”。然而,这些异地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在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社会福利、行使政治权利等方面还不能享受到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待遇,多数劳务输出地政府也还不能对这种异地城镇化给予全面有力支持。因此,西部的异地城镇化不仅需要全社会转变思想,更需要做出有利于异地城镇化的制度安排。

其二是鼓励富裕起来的农民向各级城镇集中。敞开城门,给农民以进城的自主权,是完善市场要素,消除城乡分割的制度保障。要相信农民的理性判断和选择。正确看待小城镇的作用,防止把进入小城镇作为农民进城的唯一选择。为此,需要西部各级政府思想观念上的更新和政策体制上的创新,给入城农民以“市民”待遇,使之在户籍、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原驻市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彻底根除农民入城的制度障碍。

其三是实行生态移民。目前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禁伐禁牧等生物工程措施固然对恢复生态有重要作用,但难以长期解决西部生态脆弱地区人民的生计,除非另有就业门路,否则一旦国家的生态建设优惠政策到期,很可能再度陷入“越穷越垦(伐、牧、挖)、越垦(伐、牧、挖)越穷”的恶性循环。在那些自然条件差,缺乏人类基本生存条件地区,就地扶贫不仅需要长期持续的大规模财力物力人力投入,而且也存在着投入中断,以往生态建设成果毁于一旦的风险。换一个思路,有计划地将这些地区居民逐步迁移到城镇或城镇郊区,让他们从事二、三产业或者城郊农业,可能不失为生态脆弱地区永久恢复生态的最佳办法。生态移民安置在城镇,遇到的困难:一是资金;二是移民适应城镇生活和工作的能力。由于生态移民效益主要体现为宏观性和社会性,故生态移民投资应以政府投入为主。就目前政府财力而言,将各种渠道的扶贫资金、生态建设资金和专项建设基金统筹使用,集中投入到城镇或城郊,为移民提供居住、就业和培训机会,则生态移民并不难实现。这里要转换安置观念,不能认为农民只能在农村地区从事传统农业,应把生态移民与推进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本文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网 2005年2月7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