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荟萃| 专题库
 
    如果我们承认所谓的“普通劳动者”主要指的就是工人、农民、一般职员这样社会草根群体的话,那么上述问题的答案显然不难得出,那就是,普通劳动者生存生活状况、质量的普遍性窘迫、逼仄。以劳动者最为关心的工资收入为例,有数据显示,近年来,虽然一方面我国GDP数字一路不断攀升、国家财力日益雄厚,但另一方面,体现普通劳动者收益的重要指标——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1989年的16%降为2003年的12%,总额仅约为1.2万亿,而与此同时,城市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则有3.7万亿。这表明,劳动与收入的关联程度在不断降低,劳动分享国民财富的能力日渐式微,直白地说,也就是:劳动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值钱,而非劳动收入已成为主要的财富积累和转移形式。——如此劳动地位下,劳动者尤其是普通劳动者,又如何具备社会吸引力而不备受冷落?
调查:仅3%的青少年愿做“普通劳动者”
    近日,据辽宁省社科联、辽宁省青少年研究会大型联合调查显示,在年龄为10~20岁的青少年之中,最受青少年青睐的职业是老板或者商人(19%),其次是政府官员或者公务员(17.5%)。另外,影视明星、自由职业者等也是热门选择。“普通劳动者”则备受冷落,仅有3%的青少年愿意做一名“普通劳动者”。 >>>>

不能把普通劳动者遗忘了

    精英人物也是劳动者,不少精英人物还是劳动者的优秀代表,受到重视、尊重、关爱是应该的,无可非议。但是,我们不能光偏爱“精英”,而冷对普通劳动者,甚至把他们给遗忘了。在这方面,我们的社会已经出现了偏差和问题,那就是对广大普通劳动者关注的淡漠乃至失缺。 >>>>

教育部:大学生应定位为普通劳动者

    应该说,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这需要广大毕业生尤其是家长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 >>>>
我们到底需要多少普通劳动者

    选择薪酬高、难度大的职业虽有“世俗”化倾向,但完全符合人的天性、人的本能。因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当前社会需要更多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能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的人。虽然普通劳动者也需要,但真要是所有青少年都只以普通劳动者为职业,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恐怕不是件好事。>>>>

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06年需求分析>>>>
投入产出不平衡让大学生就业进入高期望值怪圈
    4月中旬,新一轮毕业生就业已近尾声,而对于许多工作仍无着落的大学生来说,递简历奔波的过程还远未结束。一方面是高校统计“就业率”,说毕业生心气高,把期望值过高列为影响就业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认为“高期望值说”其实是学校在推卸社会责任。记者采访的一些专家认为,“高期望”现象有其内在原因,除了大学生应积极调整心态,目前学校的教育机制、企业的用人机制有可以反思的地方。>>>>

大学生已进入“低工资时代”

    由于大学生人数激增,谋求比去年更高起薪的许多大学毕业生可能会希望落空。不少招聘企业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开出的起薪在1000元以下。业内人士认为,大学生毕业“低工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在全国范围内,一项调查显示,2005年北京地区应届毕业生的月薪在1580元左右,较之2004年下降16%。有专家预测,继2003年大学生遭遇就业难后,2006年大学毕业生的起薪还将比2005年降低22%左右。 >>>>
解决就业难不是转变观念那么简单>>>>

GDP年年增长就业却更难 大学生身价不敌农民工?

    有媒体报道,像河南这样的人力资源大省,四成以上的大学生月薪在800元左右,而当地的熟练农民建筑工人的月薪也有1200元~1500元左右。大学生从小到大投入的教育成本是12万元,起薪可能还没有农民工的工资高。于是,“大学生身价不敌农民工”在前一段时间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大学生不必以起薪点作为衡量自己价值的标准。”郑功成代表解释,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目前起薪点虽然逐年降低,但单位不会把大学生的工资就控制在这个位置,可能工作一两年,大学生工资马上就会超过那些熟练工人。 >>>>
大学生早已是普通劳动者

    2002年,扩招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社会上已经不再把大学生当作“精英”,有的只是市场竞争以及双向选择。而大学生本身,早也没有人自诩为“社会精英”,更多的是就业路上的徬徨,就业市场残酷的竞争体验。>>>>

疑问
不愿做一名“普通劳动者”有错吗?
    对于这个调查,可以想象,很多人会“条件反射”一样把它上纲上线到“教育问题”。得出“青少年对于普通劳动者的忽视和冷落与社会大环境密不可分”的结论。其实,这是明显偏狭的态度。什么才叫“普通劳动者”,难道老板、商人、公务员、自由职业就不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吗?此外,这组调查数据与“鄙视普通劳动者”存在因果联系吗?小时候我的梦想是做一名伟大的科学家,难道这就代表我“鄙视普通劳动者”? >>>>
喜欢当老板就是庸俗吗?
    青少年是人生的特殊阶段,充满理想主义色彩,青春年少,谁甘愿平庸,谁不把未来想象得轰轰烈烈?相信很多人和我年少时一样,看了战争片,就立志要做将军;读破案小说,又把未来的自己设想成神奇侦探;看到火箭上空,理想又成了科学家——无论怎么设想,就是没想到以后做名教师或农民,尽管如此,这无法证明我当时的价值观就庸俗了,也不妨碍现在的我在岗位上尽职尽责。>>>>
中国大学:收费精英化,就业大众化?
    高等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大众化就业匹配大众化收费是最合理的,当一个月收入1000多元的普通劳动者,并不需要高额的培训投入。但是,如果大众化就业匹配上精英化的收费,那么吃亏的一定是普通劳动者———他们为自己的孩子付出巨大代价、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而如果就业不妙,先前的投资收不回来,那些向上流动的梦想终于破灭。>>>>
分析

咋看青少年不愿做“普通劳动者”

    处于人生观形成阶段的青少年把人生目标定得高一些,也不必大惊小怪。事实上,这个年龄的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他们的人生观会逐步成熟起来,也会不断地矫正自己的人生目标,最终变得切合实际。当然,在这个阶段也离不开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不愿做“普通劳动者”背后的草根困境

    鄙视普通劳动者,而青睐老板、官员,这样的价值观无疑非常庸俗和狭隘,以此来说明青少年所以不愿做普通劳动者的原因当然也是不错的,但如果分析仅止于此,又显得过于空凿、务虚,给人隔靴搔痒之感。一个很难回避的追问是,滋生此种庸俗而狭隘的职业价值观背后的社会现实又是什么呢,换言之,这样的职业观见证了当前底层普通劳动者怎样的草根困境? >>>>

不得已而求其上?

    “职业无贵贱”是一种理念,但不是一个现实,在一个“职业有贵贱”的现实中,向青少年灌输“职业无贵贱”的理念,有一个词叫“忽悠”。再者说,即使“职业无贵贱”已是一个现实,但职业与职业之间还是存在着相当多的差别的,比如收入多少、舒适程度、工作环境、福利保障等等。在职业差别面前,“好逸恶劳”、“挑轻捡重”其实是人之常情——如果有谁不是这样的,倒是咄咄怪事。>>>>

大学生定位普通劳动者掩盖了什么

    问题是,很多大学生连非常普通的工作都找不到,做普通劳动者的机会都没有。“大学生定位为普通劳动者”之说,在有意或无意之间掩盖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有转移人们视线之嫌。 >>>>
就业焦虑让大学生遭遇学习迷茫>>>>
大学生就业 政府还有哪些作为空间?>>>>
责任编辑:李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