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杭州恐艾症患者近两百人 听到艾滋病全身就发抖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7 月13 日 | 文章来源:杭州日报

杭州有恐艾症患者近两百人

听到艾滋病三个字就会发抖

他们急需社会的了解与关爱

艾滋病恐惧症是一种混合性神经症,表现为焦虑、疑病、恐惧、强迫、抑郁症状中一种或几种症状的组合,严重者可出现自杀。

目前这一人群已引起医学界的关注。

每天接诊三四名

90%以上为男性

一青年25天前因洗脚时修破了指甲处皮肤,出了点血,就一直担心感染了艾滋病。寝食不安,每天上网查阅大量艾滋病的内容进行对照。

还有一名大学生在一次高危行为后,也害怕感染艾滋病。到市六医院时,他戴着橡胶手套,用手帕遮住口鼻,认为医院的把手、空气都存在着病毒。他告诉时主任,听到艾滋病三个字都会发抖。

在时主任的门诊日志里,基本上每天都要接待三四名这样的病人,有的病人每周都要来看两三次,其中男性占90%,以青年学生和白领阶层居多。每年到第六医院“关爱家园”咨询的恐艾症患者近200人,数量远远多于艾滋病感染者。他们既不是艾滋病患者,也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却一直担心或者深信感染艾滋病病毒,多次到医院检测,但又怀疑阴性的结果。这些人经常奔波于各大医院间,身心疲惫、精神痛苦。

生理心理双重压力

对艾滋病一知半解

时主任说,艾滋病恐惧症者大多有过高度危险的性行为,这些危险性行为确实会使艾滋病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由于这种行为是社会道德规范所不容许的,因而在内心深处,他们经常感受到道德的谴责和社会的压力,产生矛盾感、羞耻感、负罪感。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看到或了解到一些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但又对其一知半解,因而夸大艾滋病的传染性,把一些艾滋病症状与自己的感觉一一对号入座,使自己陷入深深的恐惧当中。艾滋病是一种几乎100%致死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一些心理素质差的人更容易患艾滋病恐惧症。这种病症也是反映他们性格缺陷的一面镜子。

绝对不能歧视

家庭和朋友是他们的支撑

时主任说,艾滋病恐惧症也可以称为“精神艾滋病”。因为这种长期的恐惧、焦虑、强迫症状使病人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因此,社会不但不能歧视他们,还要更加关爱他们,帮助他们摆脱艾滋病恐惧症的阴影。

时主任建议,首先要加强艾滋病传播科学知识的宣传,让公众了解艾滋病的传播方式,使大家能认识到艾滋病的传播与其他疾病的传播一样,也需要特定的传播途径(血液、体液和母婴传播),同时还需要足够的病毒数量,而且与自身的抵抗力有关,一般生活接触不会被感染。因此不要对艾滋病盲目恐惧。

其次,要为艾滋病恐惧症者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帮助他们评估其自身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实际风险水平,使他们摆脱一些不必要的恐惧。

第三,要帮助艾滋病恐惧症者对躯体症状进行重新解释,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临床表现不是艾滋病感染的症状和表现。

此外,艾滋病恐惧症者的家庭、朋友是他们的支撑,只有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温暖,鼓起积极生活的勇气,才能使他们重新融入美好的生活。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