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 [   ]
中国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访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中国网主任黄友义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4 月17 日 | 文章来源:《网络传播》杂志

中国网始建于1997年,是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之一,以多语种形式进行对外传播,是目前网络媒体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也是外宣品的重要品牌之一。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世界的目光逐渐东移,尤其是自2004年中期以来世界主流媒体把注意力放在了中国,而网络媒体的快捷和无国界为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最便利的渠道。中国网的特点是多语种,始终坚持“权威性、资料性”的内容和风格定位,注重提供背景资料和深度分析报道,所以它的位置显得尤为重要。

2006年初,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蔡武对中国网的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这进一步体现了中央领导对网络媒体的关注和重视。

中国网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未来要承担的重任,使得中国网处于新的发展机遇期,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兼中国网主任黄友义。

《网络传播》:2006年初中央领导对中国网的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这意味着什么?

黄友义: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总的来说是要求外文局发挥对外宣传的作用,特别指出要办好中国网,扩大其覆盖面和影响力,在引导海外舆论上发挥骨干作用。中央领导的批示使我们深受鼓舞。这说明了两点:第一,中央领导对中国网过去5年来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以及在对外传播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第二点,因为我们有了这样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中央领导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要中国网再扩大其覆盖面和影响力,在引导海外舆论上发挥骨干作用,这个骨干作用就意味着一定要处于领先水平。在介绍中国的信息方面在国际上要能够对其他国家的媒体起引导作用;对国内整个对外宣传要发挥重要作用。所以,领导的批示,对我们既是鼓舞,也是压力,同时也是责任。鼓舞是我们做出成绩,中央领导看到了,肯定了, 对我们给予鞭策。压力是我们要落实中央领导的批示,真正在引导海外舆论上还要做出不懈的努力,中国网未来任重而道远。

《网络传播》:中国网的特点是以多语种形式进行对外传播,目前中国网的目标定位是怎样的?侧重点是什么?

黄友义:中国网的定位非常明确。中央领导的批示进一步加强了我们的定位。也就是说对外宣传是我们的主业。衡量我们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对外宣传的效果。所以中国网5年来一直遵循这样一个目标,按照外宣三贴近的原则把中国的基本国情介绍给世界各国。当然国际新闻、国内新闻,中国网作为对外宣传的机构必须有自己的声音,所有的大事都要做到及时反映。但是如果只限于把这些重大事件传播出去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新闻过去之后,背后还有许多东西要深入报道,尤其是外国人对中国信息的要求面很广,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交流扩大,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外国人对中国的兴趣越来越浓,他们要了解的包括政治、经济、生活、民族、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外国的研究机构、外国的政府、外国新闻机构,外国的经济界、金融界等,他们对中国信息的需求各不相同,就是经济界、金融界他们了解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有的需要了解小额贷款情况,有的需要了解农村教育情况,有的要了解进出口情况,有的要了解中国的法制,有的需要经济数字,所以,中国网的定位肯定是国情。把中国的基本国情分门别类,做了上千个专题,而且证明效果是好的。外国网民对国情的点击率比较高,采用的也比较多。

再就是国内的这些媒体也大量采用,还有很多国内研究人员,国外研究人员,他们要了解国内的情况,到哪儿去找这么集中的材料,尤其是外文资料,只有中国网有。所以,在内容和风格上中国网一直奉行“权威性、资料性”的原则。

我们通过学习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更加坚定了我们的目标定位,那就是坚定不移地突出外宣特色。做网络的人很容易把注意力放到国内,因为这里有1亿多网民,如此庞大的阵容,直接地效应是给网络带来点击率。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外宣网站的困惑。关注国内网民,你的点击率就上去了,你搞商业运做,说起来也好听,何况还有经济收益。但是你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外宣上,把大量的人力,财力投入到外文版上,那就很难更多地关照国内的读者了。即使是中文版,它的内容也偏向于国外读者的需求。国外有几千万华人,还有大量的驻外机构等等,他们需要了解国内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宁愿放弃国内一部分点击率,也要使我们的内容更加具有外宣特色。不仅是外文版,今后在中文版上我们也会重点突出外宣特色,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对外的,而主要不是针对国内读者的。

《网络传播》:未来在战略发展思路上有无调整?

黄友义:有。首先是整合外宣资源。这个资源就是外文局各单位50多年来已经积累的外文资源。比如说前些天有外国人来查中央十三大报告的一些内容,他搞研究用。外文版的十三大报告哪都没有,但是我们的《北京周报》出过,外文出版社也翻译出版过。那么现在就要把这个内容电子化并把它上传到互联网上。50年来党政文件那么多,其中很多内容今天还有指导意义,学者要用,读者有时候也需要。他们没处去查。除非把旧的《北京周报》一大本搬来,那是不现实的。所以,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就是举全局之力整合各部门已有的外文资源,做大国情资料库。

我们现在正在准备中国文献专题,那是历届党代会、历届两会,以及一些发表过的中央的一些决定,都要把它们做成可检索的数据库。具体做法就是由中国网提供技术支持,各个杂志社一起来完成。外文局现有的外文期刊也是国家重点对外宣传杂志,他们各自都有固定的读者群,内容有各自的特点,这些杂志也在走向网络化,所以中国网将与他们合作,把静态的画面,变成动态的画面,实现网络和期刊的互动,编辑和读者的互动,扩大外刊杂志的时效性和影响力,这也是中国网发挥外宣骨干作用的具体行动。

《网络传播》:中国网始建于1997年,在这些年的发展历程中,有没有特别值得回顾的事情?

黄友义:这太多了。我举几个影响比较深的例子:2002年中共16大期间,中国网制做的英文版16大专题被英国广播公司(BBC)直接链接到该网站的首页上,并冠以“16大官方网站”介绍给读者。BBC对中共16大的报道跟着我们的内容走,他们的读者看到的不是BBC记者写的文章,而是我们组织的深入报道,这是我们的报道登上西方主流媒体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记得2004年的3月初,中国网登了一位北京的台湾问题研究学者写的文章,谈到台湾“绿色商人”在大陆是否受欢迎的问题,这是一位普通学者的研讨文章,但在中国网发表后,立即被台湾最主要的财经网站转载,接着,岛内几乎所有主要媒体都引用了其中的观点,最终导致台湾股市当天下跌二个多百分点,TVBS等台湾媒体还直接打电话采访中国网,了解这篇稿子的背景,可见中国网在台湾的影响力是不可小视的。

还有就是历次我们国家开两会,中国网的专集都特别受到外国记者的青睐和海外学者的特别关注,每当这时我们的点击率就很高。

比如今年的两会,中国网在报道上充分突出外宣特点,注重解疑释惑和深度报道。早在两会之前,中国网就与国家改革发展委员会规划司合作推出《“十一五”规划是如何制定出来的》的文章,并把它精心做成八个语种,并于人大正式审议之日上网发布,文章对“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准备、起草、征求意见、专家论证、收集民意、执政党作用、修改过程及起草工作的制度化建设等进行了权威解释。

文章上网两天之中即被近30家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人民网、新华网和国际在线的几个外文版,都将其长时间放在首页的显要位置。

再就是我平常接触的一些外国人,包括新闻界、出版界以及教育界的人士等,他们都知道中国有中国网,他们来中国访问前都要去中国网找资料,但是他们不知道中国网是外文局办的,所以,我经常听到他们用很惊讶的语气对我说:“中国网是你们办的呀,祝贺你们!” 他们都认为中国网内容很实用。他们想了解中国就必须上中国网。所以韩国的主流媒体也主动找上门来要求与中国网合作,准备共同推出中国网的韩文版。这说明他们对我们的权威性是认可的。

《网络传播》:中国网是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在国务院新闻办的直接领导下,依托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这里拥有非常丰富的外语人才,中国网将如何合理利用这些人力资源?

黄友义:我们每个文种都聘请了外文局退休的老专家作顾问,为我们的稿件把关。你们知道所有的文稿译成外文公开发表之前,一定要请其母语国家的人在文字上把关,不能闹出笑话,所以我们聘请了外国编辑。但日文版我们没有顾日本人,我们聘请的是外文局退休的老专家林国本,他是中国人,但出生在日本,他的第一语言其实是日文。他每天都到中国网来帮助改稿,其他的文种老同志不一定天天来,但在网上给我们改稿,所以这批已经退休的语言专家、老翻译,仍然在发挥他们语言专长的作用,这正是中国网背靠外文局的优势所在。

另外,在整合外宣资料方面,外文局各个杂志社和出版社都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网络传播》:中国网近年来在坚持贴近中国发展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争取海外读者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目前中国网在海外的点击率比较高,国外主流媒体、研究机构、经济团体甚至政府部门都在关注中国网,那么下一步中国网将如何从细节入手,加大传播力度,争取更大的覆盖面?

黄友义:我觉得中央提出的外宣三贴近的原则非常重要,我们要做好外宣工作就必须按照外宣三贴近的原则去操作,外国人需要的信息各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欧美方面对经济信息需求要多一些。第三世界可能更关注我们的改革措施。所以我们不同文版都会有不同的专题。中国网一共有9个文种,它们有其共性的文章,但每个文版都有自己针对特定国家的读者群的专题,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比如两会期间李肇星的记者招待会,各文版的题目设置就不一样。如阿文版的《李肇星外长:中国将努力推动中阿关系》、日文版的《李肇星强烈谴责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俄文版的《李外长谈中俄关系》等,这些稿件一经上网发布,均被纷纷转载。

再比如说美国大学学法律的人想了解中国的法律,将来要做与中国有关的业务,中国网的英文版就提供了关于中国法制建设的专题,美国一所大学的教授到中国来,我与他见了一次面,他说:“我给学生上课就是从中国网下载的材料,你们这些讲中国法律的内容就是我给学上课的教材”。

现在的问题是国内普遍中译外人员比较缺乏,中国网也是在努力克服各种困难,设法把外文版办成权威的文版,不仅内容要权威,语言也要权威,一定要让外国人读得懂。

前些日子一个网站,就有国内读者给它挑错,比如数据错误,3亿弄成了30亿。在中网就不会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外国记者到中国大陆来开会,就到新闻中心去下载中国网各种外文版的资料呢?原因在于中国网的稿件质量相对比较高,即使我们从别处拿来现成的外稿,也不会直接上网,我们要通过外文编辑字斟句酌地改写,同时用我们聘请的外国人再把一次关,然后还要由有经验的高级编辑再定一次稿,虽然费时、费力,但却保证了语言的准确性,外国人愿意看。

另外一个贴近外国人的事例是在互联网检索方面,我们现在的检索功能,技术主要是国内开发的,检索中文方便,检索外文就不方便,于是,我们放弃了与国内检索开发商的合作,着眼于国际上几个大的检索开发商,开发新的检索功能,我们宁可舍近求远,去寻找善于开发外文检索的公司帮我们开发这个软件,也是出于“三贴近”的考虑,为外国读者提供更快速便捷地检索方式。

《网络传播》:在互动网络的盛行之下,中国网有没有新的打算,比如面向海外读者开设中、英或其他语种的论坛?

黄友义:实际上网络的特点就是互动,没有互动就失去了宣传功能,也抓不着读者。中国网几年前就开设了英文论坛,主要是经济、旅游、环境等,我注意到论坛中的很多问题也都是外国读者,如英文读者,海外金融界读者关注的问题。他们通过论坛也了解到我们的基本国策现状。现在是在这个基础上扩大,同时我们还准备开设中文论坛。另外,我们现在的名人访谈做的越来越多。下一步我们准备采用一些新技术扩大与读者的互动,如利用web2.0,提高信息双向沟通,提供RSS服务,我们还准备开设博客,当然我们的博客一定要显示对外宣传的特色,与国内其他博客要有所区别。我们还将开办网上音、视频点播栏目,增强互动性。当然要做到这些还要一些基础建设,比如说我们要扩大带宽,加快网络传输速度。

《网络传播》:中国网未来在规模建设上有没有新的考虑?

黄友义:有的。现在的办公条件严重地制约了中国网的发展。我们有的外文编辑部三四个人要面对几亿读者,比如阿文版,三四个人要满足6亿阿文地区潜在读者,大量的工作等着编辑去做,但是没有地方坐,现在每个办公位置都满满的,新来的人只好坐到走廊里。

中国日报100多人基本都是学英文的,讲同一种语言。而中国网的英文编辑部才20多个人,其他文版各只有三、四个人,但是他们的工作量已经不低于甚至超过其他重点网站,要想扩大编辑队伍,只能等下半年搬到新的办公楼才能实现。

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强队伍的培训。培训分国外培训、国内培训,脱产培训和在职培训等多种形式,尽快提高这支年轻队伍的专业水平。

《网络传播》:目前,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那么请您谈谈您个人对互联网的感受?

黄友义:感受很多。因为互联网太神奇了。首先是给对外宣传开辟了新天地。我们想了解潜在的外国读者动态,网络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及时、方便的参考资料。互联网对我们从事对外宣传有两个突出的好处,一个是手段增加了,平台扩大了。

第二,对我们个人了解并获取新知识帮助很大。比如字典吧,因为搞中译外的人一本字典是远远不够的,过去是不断购买新字典,现在很多东西在网上就能查到,根本用不着去翻阅那一本本厚重的词典,只要动动手中的鼠标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这大大增加了我们的知识面和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网络传播》:讲了这么多互联网的好处,对于它在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缺陷您怎么看?

黄友义:网络技术的发展,新手段层出不穷。现在很难想像5年后它是个什么样子。所以我们在享受它的好处的时候,也觉得很累。追踪新技术一点也不敢放松,就像我们玩过山车一样,上去了速度就慢不下来,你自己无法减速。过山车10分钟还可以停下来,而互联网是没有止境的。

再就是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方便实惠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问题。最明显的问题是网上的消息不准确,两个同事之间发的照片上网,别人拿去给你三改两改便面目全非。至于内容,想编点什么就是什么,读者很难去辨别清楚。

另外一个是google上那么详细的地图,过去各国保密的地方,在google上都清晰可见,这对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都形成了很大的威胁。所以说在兴奋之余也有很多担忧,甚至让人感到可怕。

链接:

黄友义: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中国网主任,国际译联副主席,中国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主任。(文 潘天翠)

(来源:《网络传播》)

编辑信箱 ]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国
阿里巴巴公司库
商业资讯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