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书法家张一飞其人其书:书海融情 汲古出新

2003年,国家邮政总局以“当代中国书法名家精品集粹”为题,出版发行了海军书法家张一飞个性化邮票和邮政明信片专辑,在军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张一飞,从小至今坚持研碑习帖。几十年来,他上攻甲骨金文,下研魏碑唐楷,在主临《石鼓文》的同时,还先后临仿了《殷墟甲骨文字》、《汉简》、《书谱》等10多种碑帖书体,并做到以帖润碑,碑帖相融。为了潜心揣摩书作精品,悉心聆听名家教诲,他朝九华,登泰山,两到西安碑林,三下西泠印社,多次拜谒李白、邓如石等先贤纪念馆。经过数十年寒暑耕耘,张一飞广涉真草隶篆,而尤以篆隶榜书见长,其书作线条舒展自然,布局错落有致,形成一种古拙沉雄、雍容大度,既具军人风骨又有文化古韵的书法风格。

“汲古出新”,是张一飞书作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他从先贤“取法乎上,得乎其中”的论断中受到启迪,遵循“入碑出碑”、“独自成家”的书作理念,坚持走以古为新之路,从“似而不似,不似而似,似我非我”,最终形成“自我 ”。其创作的尺八屏横幅《陋室铭》,便是其熔铸诸家、融古出新的代表作。该作品章法上采用《莱子候刻石》等杂刻中的有行无列法,左右行距规正,上下字距参差,打破了以往隶篆行列整齐的方整状,使作品更加抢眼;书体上以隶书为基调,融隶篆行草于一体,随形变化,生动活泼,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是诸体结合的成功范例;字形上长短相济,宽窄不一,大小悬殊,变化多端,面目别致,稳中求变,既有古源宗法,又有灵犀独慧。

“与古为徒”,是张一飞孜孜以求的创作理念。他坚持以继承为手段,以发展为目的,将甲骨金文这一中华民族古老的象形文字的独特风格,应用于自己的创作之中,并融入当代书法艺术的新时尚,以曲直多变的线条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特别是在用笔上,以篆法为主,逆入平出,圆转波动,质朴自然,极富凝重厚实的金石气息。他创作的8米横幅《赤壁怀古》、6条尺8屏《秋兴八首》以及扇面《鲲鹏飞翔》、《百鸟朝凤》等,或源于甲骨金文,或寻绎石鼓铭文,字画相间,栩栩如生。

飞白,既是张一飞书法的神来之笔,更是其作品的独到之处。古人云:“书法在用笔,用笔在用锋。”张一飞作书,以长锋软毫为主,寓草意、草势于篆隶之中,刚柔相济,飞白自出,以柔和的创作材料传达出挺拔与豪放的艺术风格;墨气上,饱蘸浓墨,由浓出淡,由湿出干,以浓湿之笔勾勒出飞白之效;速力上,将流畅的笔势与适度的笔力寄于腕下,保持着既有速度又有力度,于疾速稳健之中使飞白跃然纸上。其创作的《滁州西涧》、《龙》等书作,如一泓清澈透心的泉水,清新自然。

在3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张一飞累计书就了上千幅伟人名士格言警句,赠送基层舰连和部队官兵,并先后向希望工程、抗洪赈灾等公益事业捐赠数百幅佳作。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70多次荣获国际国内书画大赛金银铜奖。 (方仁野 钱叶平 )

《解放军报》 2004年07月02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