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雏军被告欠公关费用1000万 郎咸平或曾为顾捉刀

香港经纪人告顾雏军欠公关费1000万港元

称顾雏军曾委托其请郎咸平写有利评论

香港经纪人告顾雏军欠公关费1000万港元

格林柯尔(8056.HK)一向是多事之公司,在刚刚被香港联交所公开谴责后,香港《星岛日报》、《明报》等媒体又爆出消息,有经纪人称,格林柯尔主席顾雏军曾经要求香港著名教授郎咸平撰写一篇对格林柯尔有利的文章,并因此而欠下中间人1000万港元介绍费。此案法院已受理。

“你们是第一个就此事打电话来的媒体。”昨天(16日)下午,记者拨通了郎咸平教授的手机。他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已经看到香港媒体的报道,对此他回应说:“第一,顾雏军本人和别人有任何约定,我不知道,我也不会置评,因为这不关我的事;第二,没有一个人要求我写过任何公司的案例,但确实有很多人要求我不要写他们公司的案例。我作任何公司的案例分析,都是按照所披露的资料,因此我的分析是中立的、客观的,我对格林柯尔的一贯言论国内媒体是熟悉的,我不需要多加评论,但是我的言论对格林柯尔带来的影响是负面的,不是正面的,这些谣言应该是不攻自破的。”

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新鸿基证券经纪宋振(SungChun,音译)日前告入香港高等法院,要求取回顾雏军和和格林柯尔承诺给他的约1000万港元。宋振称,2001年底,顾雏军和格林柯尔面临不利传闻,当时格林柯尔的股价因传闻大跌。顾要求宋帮忙澄清不利传闻,宋于是把顾介绍给当时自己就读香港中文大学时的老师郎咸平认识,并向郎提供了有关格林柯尔的财务资料。不久,郎咸平在国内的一家著名财经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有关顾、格林柯尔和科龙(0921.HK)(当时顾已经取得科龙的控制权)文章;内容对格林柯尔有利,结果格林柯尔的股价不久便出现回升。

宋在起诉书中提到,顾雏军和宋几次会面后,顾同意向他支付1000万到2000万港元作为报酬,但却一直没有履行承诺。2003年至2004年间,宋几次提醒顾履行口头承诺。顾雏军向他承诺会将自己的两家英属处女群岛公司(GTTAssetsManage-mentLtd和SimogCapitalLimited)持有的科龙股份出售后,再将钱付给他。到去年5月,顾向新鸿基投资发出书面通知,分别将两笔524.3万和529万港元的资金,转到宋以离岸公司开设的户口。但后来,顾向新鸿基发出指示,表示有关书面签字并非由他开出,而是宋将他在其他文件上的签名剪贴到指示上。因此,新鸿基告入加拿大安大略法院冻结了这笔已经汇进当地户口资金。

宋称,在2000年7月结识顾雏军,担任顾在香港新鸿基证券的经纪。同年11月,顾通过他在英属处女群岛的公司GreencoolConcord买卖科龙股份。到2001年2月顾向宋表示由于GreencoolConcord与上市的格林柯尔公司同名,容易被大众知道他在买卖科龙股份,因此指示宋卖出所持有的科龙股份。2001年3月顾指示以上述两家英属处女群岛公司名义开户,在当年8月到10月间继续买入科龙股份。广东科龙在同年10月底,公布顾收购其股份,成为科龙最大的单一股东,因此顾雏军在当年8月到10月间的证券买卖是属于内募交易。

顾雏军和郎咸平的关系

在2004年8月之后,可以用恶劣来形容。那一个月的9日,郎咸平在复旦大学以《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为题发表演说,批评格林柯尔董事长顾雏军以七种手法侵吞国有资产。郎在演讲中认为顾雏军通过其个人全资公司GreencoolCapitalLimit-ed控制麾下格林柯尔系三大产业:制冷剂、冰箱和客车,以仅仅9亿多元人民币,换了100多亿资产,是利用科龙强大的现金流,而不是靠个人的资金来建立冰箱帝国。没有多久,顾雏军便委托律师上告香港高等法院,以诽谤罪起诉郎咸平。郎咸平也随后聘请律师对峙,案件到目前为止还没了结。(第一财经日报 记者李亚 莫菲)

郎咸平被揭短为顾雏军捉刀写利好格林柯尔文章

郎咸平称自己从来都客观中立,笑称媒体捕风捉影

遭香港联交所谴责尚未过去几日,格林柯尔及其主席顾雏军又惹是非。股票经纪人SungChun15日起诉顾雏军及格林柯尔,向其追讨1053.3万港元酬金。SungChun声称曾协助顾雏军进行内幕交易,还曾向顾雏军引荐了知名学者郎咸平,郎咸平也最终在《新财富》中撰写利好顾雏军及格林柯尔的文章。

SungChun(原告)在诉讼材料中称,2001年底,当时许多传闻对格林柯尔不利,顾雏军找到原告寻求帮助。原告引荐了知名学者郎咸平,郎咸平也最终在《新财富》中撰写利好顾雏军及格林柯尔的文章,后来顾雏军成功购得科龙,格林柯尔的股价也大涨。

在世人的印象中,郎咸平和顾雏军更多的是“对立”。2004年的8月,郎咸平在复旦大学一次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的演讲中,指责顾雏军在“国退民进”过程中席卷国家财富。很快,“郎顾之争”超越了个人恩怨范畴,升格为中国学界、业界和媒体界的大辩论,成为2004年最热门的话题。但是从诉讼资料来看,这二人却似乎曾为“朋友”。

自《新财富》创刊以来,“咸平财评”便是该杂志的固定栏目,郎咸平也是该杂志的学术顾问。在《新财富》2002年6月号上,郎咸平在《从“科龙事件”谈柔性监管》中写道:“据了解,顾雏军的年薪是12元。我听到很多流言说他太过矫情,只是做做戏给股东看而已。当然,我是局外人,不可能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但是当我感觉顾雏军12元的薪酬与美国著名地产大王川普10美元的午餐费及K-Mart的采购相比,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都是一个善良管理人应该做的事。”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郎咸平对顾雏军做法的欣赏之情溢于言表。

记者昨日就此事第一时间向郎咸平求证。他表示,首先,完全不知道诉讼内容中涉及他的内容,而且跟他本人没有关系。其次,他本人写什么公司,完全是基于客观数据而来,从来都是客观中立的。而且,从来没有人要求他写过什么公司,但是有很多人要求他不写很多公司。郎咸平笑称香港媒体对“郎顾之争”不了解,未免有些捕风捉影。(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杨勣)

中国网综合消息 2005年01月17日


郎顾之争击痛国企产权改革软肋
刘纪鹏称郎咸平下手太狠 江平质疑行政叫停MBO
郎咸平提新法治主义 欲为国有企业改革开药方
郎咸平缺选经济年度人物 欺诈造假失去制衡力量
郎咸平落选与央视的尴尬 年度人物究竟评什么
郎咸平:反对社保基金入市
顾雏军资本魔棒指向欧洲 收购两欧洲汽配厂
郎咸平再遭民营企业家围攻
郎咸平再放惊人之言:高速成长的企业最危险
顾雏军1933万美元吃下威力进军洗衣机行业
郎顾之争又见烽烟 国发中心报告肯定科龙经验
顾雏军首次正面回应郎咸平 称入主前科龙亏损大
《北京青年报》:跳出郎咸平与顾雏军之争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