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官员表示——超市食品安全有六大隐患

“超市之间为了不降低自己的毛利率,往往一味压低供货商的进价,而忽视对供货商所提供食品的质量控制,从而导致食品质量的下降。”在昨天有关部门举行的2004年超市食品安全论坛上,商务部官员表示,目前连锁超市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六大缺陷”。

在昨天由全国三绿工程工作办公室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共同举办2004年超市食品安全论坛上,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副司长徐加爱表示,商务部会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在对中国市场上的25家连锁超市的食品安全状况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查后发现,超市的食品安全存在六大不足。她说:“有的超市为了保持竞争中的价格优势,又不降低自己的毛利率,往往一味压低供货商的进价,而忽视对供货商所提供食品的质量控制,从而导致食品质量的下降。”

据徐加爱介绍,六大“缺陷”除了超市之间压价导致食品安全质量下降外,还有“92%的超市将质量管理部门设在采购或营运部门,使质量管理部门的作用受到限制或形同虚设”、“不少连锁超市对加盟店自行采购的食品安全完全处于失控状态”、“供应商向门店直送食品的质量监控存在缺陷”、“现场加工的食品原料质量控制存在隐患”、“超市过分压低进价导致食品质量下降”等。她表示,一些连锁超市为了降低生鲜食品的损耗往往将一些新鲜度不佳,但还在保质期内能使用和食用的生鲜食品作为原材料来现场加工制作食品,这些原材料在鲜度和各种理化指标上已大大降低,从而使现场制作的食品留下了安全的隐患。

在徐加爱看来,连锁超市更不应该忽略质量,“一个门店一次小小的疏忽或失误,就可能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集体自杀。”她表示,尽管有关调查显示,连锁超市与其他食品销售渠道尤其是与农贸市场相比,是食品零售环节最安全的渠道,消费者目前购买包装食品的主要渠道是超市,消费者去超市购买食品,主要原因是安全卫生。

记者从这个论坛上了解到,国家有关部门将加强市场检测,建立健全市场卫生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商务部将重点对36个大中城市各级市场上的肉类、蔬菜等主要食品的有害物残留状况进行抽检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向上报告,同时要求当地政府加强对本地区上市销售食品卫生质量安全监测。(记者朱伟东)

北京娱乐信报 2004年11月12日


调查:92%的超市质管部门形同虚设
商务部食品安全调查报告称超市售食品最安全
踢爆超市购物六大消费猫腻
首航超市宣传海报误导顾客 购买特价大米遭换牌
税务总局对进场费征税 小超市面临生存危机
本土超市不理 沪“大型超市听证制度”遇尴尬
超市乱收费问题透视:一个供货商的烦恼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电话: 86-10-68326688